首页北京切换    | 城市分站: 北京 天津 上海 广州 保定 唐山 399个城市>>   移动版 登录注册  |
您现在的位置:网上车市 » 资讯首页 »  深圳车市 »  程远对话东风高层解读“大自主”背后的故事

程远对话东风高层解读“大自主”背后的故事

2013-06-20 14:24:11 来源:网上车市深圳站      编辑:胡马东   

东风喜欢赛马方式做自主品牌

程远 :商用车继续按照现在的轨道发展,基本没有大问题,现在还有一个合资自主,合资自主你们是怎么规划的?

刘卫东:合资自主也分成几块,一块叫大中华自主品牌,就是东风裕隆,是海峡两岸大中华区域的自主品牌。东风裕隆虽然成立才三年,真正上市才两年多,但表现是不错的。另外一块就是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

程远 :合资自主品牌怎么做?

刘卫东:也选用了三种模式。

程远 :也是三个,巧合?

刘卫东:我们喜欢用三个。

程远 :启辰算一种?

刘卫东:启辰算一种,这种模式完全是在合资公司创造一个新的品牌,从研发到渠道建设,到品牌打造,全是独立的,在合资公司里,国外品牌和合资自主品牌两条线,从品牌推广、渠道扩展等全是独立的。

第二种模式,叫适应性模式,例如东风本田思域,它跟东风本田并网销售,但是产品上还是有差异,产品上更多的是追求协同,品牌做差异化,渠道上尽量做协同,不完全独立。

第三种模式,目前还在探索。现在的合资自主品牌,外方看它是半个品牌,对我们来说也是半个品牌,有没有可能在合资公司既做外方品牌也做中方品牌?比如在神龙,我们想探索一种新的模式,它的自主品牌是东风品牌,品牌管理,车子造型,都由东风来做,渠道也是东风掌控,只是利用合资公司的技术、产能和工业布局做自主。

程远 :不用单独另外建开发体系?

刘卫东:研发体系用东风的,工业化和制造领域用的是神龙的,渠道是东风的。我们的设想是,与其大家都做半个品牌,不如外方做外方的品牌,中方做中方的品牌,大家共同把合资公司作为一个制造和质量控制的载体。

程远 :这个品牌不同于启辰,也不同于思域,品牌完全属于东风的,PSA不参与。

刘卫东:对,产品开发,造型都由东风做,合资公司只是生产。我们想制度创新,会在明年北京车展上正式发布这个计划,现在还在做细节上的讨论。在合资自主品牌方面,我们认为可以有一些新的考虑,可以创新。

程远 :是否可以理解东风自主品牌的核心是风神?

刘卫东:我们不希望这样来做。总体上是希望创造一个平台,让三个子品牌共同发展,侧重点不一样。要风神覆盖所有领域,一下子还做不到,并且柳汽和郑州日产发展也不错。我们希望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大家都去做,看谁做的更好谁是主力军,要看最终的表现。东风喜欢用赛马方式,就是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大家都去发展,东风这么多年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二级板块特别有活力,我们非常愿意让二级板块更有创造力,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核心意义。

程远 :就是调动一切积极性!

刘卫东:对,调动可以调动的一切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不愿意轻易说谁是主力军,谁是地方部队,希望创一个更好的平台。

差异化之上的模块化

程远 :有一句古语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发是自主品牌的基础,东风自主研发现状如何?这也是外界非常关心的问题。

刘卫东:确实是,我们最深的体会就是做自主品牌的核心是自主研发,东风自主品牌最大的挑战也是自主研发建设,没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自主品牌是做不出来的。

程远 :对,自主研发是自主品牌的基础。

刘卫东: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最初是想用市场换技术,就是换研发。东风做自主品牌,应该说商用车已经建立了非常完整的研发体系,虽然东风有限合资时,研发人员和结构过去了一些,但我们在总部保留了一块阵地,主要是做军车,由于有这样的基础,2003年我们开始重新组建集团的研发中心。

程远 :到现在又是10年功夫了。

刘卫东:对,目前我们从组织架构来说,是一个中央研究院,叫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另外下面八大板块还建立了分中心,包括合资企业,形成了“1+8”的组织架构。

程远 :这8个板块是不是有重复的?

刘卫东:应该是有的,每个合资公司会根据公司本身的需要来设立研发中心。

程远 :像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都各有自独立的体系?

刘卫东:对,就是合资公司有体系,自主品牌也有体系,例如在柳汽,也有自己的研发中心。

程远 :风神呢?

刘卫东:风神的研发跟集团中央研究院合并一起了,这又形成了另外一个组织架构:商用车研发院和乘用车研发院,另外还有工程研究院,以制造技术为龙头,这么多年,我们最大的积累还是制造,毫不夸张地说,东风制造技术已经接近跨国公司水平,比如建新厂,工艺改善,我们的水平已经比较高了。

程远 :“1+8”是一个架构,商用车、乘用车是另一个架构。

刘卫东:目前感觉力量最弱的是先行技术研究。汽车既有科技创新,又有经验积累,这种创新的技术才真正是未来的动力,我们在筹建新型技术研发机构。

程远 :有大概的时间表吗?

刘卫东:已经开始走了,全国“千人计划”中,我们有9个专家;国际资源利用方面,已经在瑞典成立了一家电子电器公司,实际上很多公司都是在做先行技术开发。完整的架构大概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建立五个专业类别,把非常齐全的先行技术研发做起来。最近在跟华为谈合作项目,分析未来手机跟汽车的关系、跟网络的关系,这都属于先行技术开发,这是我们第二项要做的。

程远 :这方面事情听到的不多。

刘卫东:第三方面是开发理念,我们内部叫“五化”。第一个是“产品魅力化”,我们开发理念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用户,始终围绕客户转,为用户创造价值,要用户更好地享受汽车生活。通过八个维度评价研发体系,如安全性,燃油经济性,时尚美观等,整个研发是围绕客户需求做的。

第二个叫“平台模块化”,汽车越来越同质化,差异化的压力越来越大,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平台大概占整个车型成本65%,35%是差异化部分。平台越公用,成本就越低。我们在差异化中还能做模块化,未来做汽车越来越像堆积木,这样成本更低,质量更好,开发周期更短,所以我们叫“平台模块化”,车型分平台,每个系统里分模块,一个个模块开发。

第三个叫“资源国际化”,自主品牌不是关起门做,全球经济一体化,汽车业国际化是大趋势。

程远 :汽车产业是全球化走得最远的产业。

刘卫东:对,我们的心态更好,一个是合资伙伴的资源我们要用,另外国外很多中小型创新技术公司也能够为我们所用,我们已经在瑞典收购了一家公司,做电子电器,下半年美国成立我们第二个海外研发机构,可能会以整车管理为主。从人才到研发资源,一定要国际化,未来的东风是一个有多种国籍组成的团队。

第四叫“管理系统化”,研发更多的是出一套控制体系,汽车是一个系统工程,质量、成本,期限,都要去把控,汽车是批量生产,既要有创新的技术,又要有经验积累,很多知识是靠积累形成的,所以要形成一套组织体系,有标准的规范和流程。

第五个叫“中心美誉化”,就是为技术人员创造更好的环境,就是一种企业文化,通过文化建设,让技术人员更好地发挥聪明才干。

近几年东风研发投入将达157亿元

程远 :从硬件设备讲,东风研发都有些什么手段?

刘卫东:东风以前在技术中心建设上比较花工夫,除之前商用车强大的研发中心外, 80年代在襄樊建立了当时亚洲最大的试车场,这几年主要是建研发中心,中央研究院来到武汉后,在武汉已经建立了一大块研发中心,一半商用车,一半乘用车。投了7个多亿,建立了一期工程,第二期正在进行,大概要投15亿,这光是乘用车部分。近期要建专门用于轿车开发的试车场,现在是选址阶段。襄樊试车场的场地主要是针对乘用车,负荷很满,而且主要承担国家的检测,起着国家质检中心的作用。到2020年,我们研发总投资会在157亿左右。

程远 :光自主品牌研发?

刘卫东:光自主品牌乘用车。

程远 :还不算商用车?

刘卫东:对,另外这只是在中央研究院的投入部分,只是“1加8”中的“1”。从统计口径来说,还有工业化的费用含在其中,车型模具投资都不含在里面,研发中心的投入主要是车型开发,目标是希望研发投入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保持在5%到8%,这几年都在10%,想保持一定的研发投入强度,来支撑我们的未来事业。

程远 :已建的试验室有哪些?

刘卫东:整车台架,发动机台架,电磁金融,这些全部建了,下一步已经纳入投资计划的是多角度安全碰撞,现在已有碰撞试验,但我们要建多角度,或者叫任意角度,360度检验各个角度碰撞的安全性。

程远 :风动和噪声呢?

刘卫东:风动在下一步考虑当中,噪声试验室本身就有。

程远 :试车场不一定在武汉吧?

刘卫东:考虑在武汉周边,因为土地资源越来越金贵,我们不想占良田,最好是丘陵,在跟周边政府协商。

程远 :襄樊试车场扩建改造吗?

刘卫东:面积不够,通过几轮扩建后,容量到了极限了,没有办法了,本来就是国家级检测中心,承担了国家的许多检测项目,对外检测任务很重,远远超负荷运行了。

程远 :你觉得东风研发能力在中国自主品牌中处于什么地位?

刘卫东:从目标来说,我们是希望做到最好,从目前能力看,还是属于领先水平,但不是最好,国内其他公司,上汽,一汽,包括奇瑞、吉利,对研发的投入都比较大,目前处于你追我赶的状态,还没有一个非常科学的评价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但是我们是力争做到最好,汽车行业不是那么封闭,我们跟上汽,一汽都有交流,有些研发资源是可以共用的,我们跟天津来往最密切,有很多事情都在天津做,大家共同把研发能力提高。

基数虽低但速度很快 最后都会形成一种自己特色的品牌和管理模式

程远 :和国内其它自主品牌企业相比,东风这种模式有什么优势,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

刘卫东:国内自主品牌的模式,奇瑞、吉利和比亚迪这样的公司跟东风和一汽有区别,他们在组建的时候就是全价值链,因为一汽和东风有很多板块以前已经形成,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既要立足于未来品牌发展应用先进理念,也要正视已经形成的若干事业板块,这在奇瑞、吉利和比亚迪都不存在,上汽目前只有荣威和MG,相对简单一点,我们跟一汽情况更接近一些,东风是兼顾未来的发展,一汽也在做调整,我相信最后都会形成一种自己特色的品牌和管理模式,还是更多的立足于自己的企业现实,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去做,东风是在做这样一个选择。

程远 :从实力上讲,在国内自主品牌企业中,东风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刘卫东:这样说吧,去年东风广义乘用车自主品牌做了50多万辆,处于行业第七位,今年我们希望能做到第五、第六位,往前进一步。一到四月份的表现我们前进了一位,这是目前情况。相对来说东风三家自主做得时间都不长,现在不光是排位在提前,比较自豪的是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去年东风风神增长了130%,柳汽也超过了50%的增长。今年到四月份,东风乘用车三家也都增长了。今年整体自主品牌压力比较大,郑州日产还受到钓鱼岛事件影响,这种情况下,仍然实现了高增长,东风风神一到五月,增长了将近50%,柳汽也增长了40%多。虽然我们基数低,但是跑得速度快,这是目前的一种现状。当然我们也注意到,自主品牌这几年发展得都非常快,所以近期朱总也要带我们去长城学习。

程远 :请你再概括谈一下东风自主品牌近期和远期目标,集中讲,听了更清楚。

刘卫东:集中讲,目前的目标还是围绕“乾”D300计划。希望到2016年,在三个领域超过100万辆规模,在东风整体规模里面占到50%的份额。在每个领域里面,都有事业计划,具体等等,我们已经陆续发布了一些事业计划,例如东风风神,去年发布了A1计划,希望2016年累计做到100万辆,当年做到30万辆规模,用中期事业计划管控这一目标的达成。

三大板块有七大协同

程远 :你们是充分调动各自的积极性,不给各自做“御前封王”,说谁大谁小,但是在各自发展的情况下,有没有一些协同的?

刘卫东:东风这几年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自主”和“大协同”,因为东风目前规模相对比较分散,战线比较长,协同就至关重要,我们提出七个协同,第一是品牌协同。正式建立了母子品牌协同,即将发布我们海外品牌战略,海外没有子品牌,在海外只有一个东风主品牌。

程远 :就是双飞燕?

刘卫东:双飞燕,英文是DFM。第二,最重要的是研发协同,特别是平台协同和模块协同,现在中央研究院不光承担我们的研发,郑州,柳州未来的一些产品也由集团来开发,包括东风裕隆的一些产品也会由集团来开发,未来福汽的产品,也会由中央研究院承担一些研发,只有研发的协同,才能真正做到大协同。

程远 :几个板块有何特点?

刘卫东:子品牌要避免同质化和互相竞争,就要突出各自特点。东风风神以后主要是围绕时尚科技,更加时尚,更加符合80后、90后的消费习惯,体现央企国际化的特色;郑州日产走专业性道路,以SUV、皮卡为主;柳汽更加关注家庭生活,关爱家庭,它很多车符合家庭用车标准。我们希望子品牌略有差异,同时共同传递主品牌战略。

程远 :将来会不会逐渐淡化一些板块,合资不说了,比如柳汽、郑州逐渐淡化,把研发力量都向中央研究院里集中?

刘卫东:我们没有淡化的概念,只有分工的概念,平台的开发以后全部集中在集团,差异化部分全在二线板块,大家侧重点不一样,不能说强化什么,弱化什么,因为平台的开发决定了未来的基本构成。

第三个协同是动力总成的协同。第四是海外协同,海外只能有一个东风,从营销,服务,一整套体系,全部权力放在海外事业部。

程远 :平台都集中在中央,三个品牌车型差异化明显吗?

刘卫东:非常大。

程远 :就是说不是共用平台?

刘卫东:应该是非常共用的,现在平台技术发展非常快,SUV,MPV都能在一个平台上做,包括轿车,无论是两厢、三厢还是wagon,都可以去做,以前一些承载式车身的品牌,也会陆陆续续集中到中央研发院来,中央研发院会有好几个平台,并不是靠一个平台去管,大概会有五到六个平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按键盘上的←或→可以直接翻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