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北京切换    | 城市分站: 北京 天津 上海 广州 保定 唐山 399个城市>>   移动版 登录注册  |
您现在的位置:网上车市 » 资讯首页 »  芜湖车市 »  外媒:中国为何放松成品油价格管控

外媒:中国为何放松成品油价格管控

2013-03-28 13:41:09 来源:参考消息   转载      编辑:弗朗西   

从3月27日开始,中国将实行更灵活的成品油调价机制,以帮助避免成品油短缺、抑制消费。外媒称,这是4年来中国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首次重大改革。

据路透社3月26日报道,鉴于国内成品油价格经常滞后于国际油价变动,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等的国有油企在炼油业务上蒙受亏损。伯恩斯坦研究公司指出,此次改革应该给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带来最多好处,后者炼油业务的营业利润应该能从2012年的每桶7元人民币增加到每桶10至12元。

分析人士说,新的成品油调价机制将扭转炼油企业因国内成品油对国际原油价格反映不足而造成的亏损,还能给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制定严格的调价机制。

韩国未来资产证券公司驻香港的能源研究部门负责人关荣乐表示:“这是能源产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炼油企业的一次巨大胜利。新规定应该能促使成品油价格与市场更紧密挂钩,提高能源产业的盈利能力。”

此外,报道称,政府还想借助成品油调价机制的改革来抑制能源消耗方面的浪费,因为到2030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翻番。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其网站上说:“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朝着市场化方向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将更加灵敏地反映国际市场变化,更加有利于利用境外资源,保障国内市场供应。”

发改委表示,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内容,一是将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二是取消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三是适当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品种。

但发改委也给出了政府对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或者少调整的情况:如国内物价水平出现显著上涨或国际市场油价短时间内出现剧烈上涨等特殊情形。另外,当汽油、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

新机制运行后,国家还将继续对农业、城市公交、出租车和困难群众生活等民生领域实行相应的补贴,以应对成品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国家发改委还宣布,自3月27日起将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10元和300元,降幅约为3.2%和3.4%。上一次价格调整是在2月25日。

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6日报道,中国这次采取行动,放松了对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的控制。短期来看,若油价上涨,此举可能会损害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但此举将使国内炼化企业受益。这些炼化企业之前受到中国价格管控机制的影响,一直没有动力提高燃油质量。

报道指出,在北京推出此举之际,中国正在奋力应对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日益依赖外国原油的局面。此举也标志着北京再一次承认其需要提高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能源效率。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设计新机制旨在放松对价格的控制,同时防范国际油价突然暴涨。他把新机制称为“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即便这不是完全的市场价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