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广州车展

网上车市

车市首页 » 资讯 » 对比 » 专家透视汽车消费维权难题 话锋直指厂商

专家透视汽车消费维权难题 话锋直指厂商

2007-04-27 08:22 来源:现代司机报 王春宝 作者:网上车市 编辑:网上车市 动感互联观致3五门版

各行业专家发言
本报讯 (记者 王春宝)4月18日,在由现代司机报、中国汽车消费网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汽车消费维权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部分汽车厂家在重视发展速度和产量的同时,放松了质量管理,造成一些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邱建国对汽车投诉日益增多的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他说,目前汽车投诉中反映最多的是对汽车质量的投诉,2002年至2006年5年间,中国消费者协会受理的关于汽车质量的投诉有22069件,占汽车投诉总量的70.13%。消费者投诉的质量问题涉及汽车动力系统、燃油系统、冷却系统、制动系统及其他方面,其中发动机、变速箱、制动器等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较多。 对于汽车质量投诉日益增多的原因,邱建国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新产品更新速度快,来不及进行合理的试验,还有一些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厂商在重视发展速度、重视产量的时候,放松了质量管理,造成一些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市场。汽车厂商应重视消费者的投诉,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据了解,随着汽车消费投诉案件的增多,汽车维修引发的纠纷案也迅速上升,而美国的汽车保有量比我国多,但是投诉却很少。对此汽车专家阚有波认为,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存在着极端的信息不对称。即车主与修理厂的信息不对称、修理厂与汽车厂家的信息不对称、汽车厂家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这些不对称,很容易导致消费者在维修汽车故障时因为不了解情况而产生纠纷,不仅对消费者,而且对修理厂、汽车厂家都不利。因此,应尽快改变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并加强消费者汽车知识普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汽车维修纠纷。 汽车消费者尤先生在会上说,他的车修了多次,多次找有关部门,但最终不是管不了,就是不管。应当给消费者建立一个能一次解决问题的渠道。现在很多消费者都是求助无门才做出极端行为的。 北京汽车律师网的蒋苏华律师认为,消费者最后的解决办法只能是诉讼。但诉讼成本高昂,证据获取困难,导致很多消费者最终放弃法律途径。他建议消费者如果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除了注意收集保存足够的证据外,还应找专业律师代理,胜讼率较高。 针对近年来网上购车出现的问题,网上车市总经理华雪认为,一些网上购车出现的不诚信问题,影响了正规网上汽车交易的企业发展,因此现在应当尽快建立网上汽车交易企业的诚信机制,对网上购车的平台进行品牌化管理。 在论坛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季军、中国汽车工业经济信息研究所所长李京生、中国汽车品牌科技研究中心理事长秦国、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申、北京市场协会汽车流通分会秘书长吴刚、易车网总经理李斌等20多位汽车界及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就汽车消费维权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探讨。 专家细说汽车消费维权 在4月18日由现代司机报社、中国汽车消费网共同主办,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单位支持的第二届中国汽车消费维权高峰论坛上,汽车界相关行业专家纷纷踊跃发言,就我国汽车消费趋势与如何科学维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邱建国:质量投诉多因厂商放松管理   很多汽车质量投诉的原因,是由于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新产品更新速度过快,来不及进行长期试验而造成的。另外,由于某些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汽车厂家在重视发展速度、重视销售数量的同时,放松了对质量的管理,造成一些不合格产品进入了市场。另外,我国一部分车型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些车型虽然在国外已是成熟产品,但引进国内之后,需要进行适应性改造,所以很容易出现纠纷,同时这些车的配件也常常困扰消费者。    有些经销商为了扩大销售量,夸大宣传,隐瞒真相,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引发消费者投诉,甚至于诉诸公堂。还有一些汽车售后服务问题,无论汽车配件质量还是服务质量,都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 李京生:建立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体系 我希望媒体和消协在为消费者维权的同时,能帮助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呼吁建立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体系。这当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我国的消费环境比较差,政府的管理比较滞后。这些需要政府来解决。对于我们来讲,一方面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监督汽车厂商的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呼吁政府和社会建立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体系,并对汽车厂商的生产、销售、售后进行监督,对消费者的购买、使用等环节的权益进行专门的维护,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少些烦恼,让汽车行业也更加规范发展。 刘明:矛盾源于汽车业发展速度过快 目前,我国的汽车市场发展速度很快,汽车企业利润丰厚,因此对于消费者的声音不是很重视。我国相关部门虽然制定了一些政策法规,但由于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过快,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些导致消费者在向汽车厂商讨说法时,在向政府有关部门寻求帮助时,出现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情况。对此,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这些问题。 王若兰:要解决消费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目前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车辆状况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售车人员隐瞒销售车辆的真实情况。例如,改公里数、隐瞒车辆是否是非法车辆。第二,到目前为止全国没有统一的二手车评估标准,二手车的评估依据没有及时出台。第三,二手车在交易过程中存在搁置期,也就是说存在着二次过户,在这期间存在的问题没有正规的文件规定由谁来负责。第四,二手车的诚信问题,主要反映在服务和诚信缺失有效监管。第五,我国车辆的管理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二手车的流通,现在的管理体制还沿用过去的管理体制,因此在某种情况下不适应二手车的发展。第六,二手车的政策制定相对滞后,例如评估规范、市场准入等问题。 吴刚:应建立消费者基金会 行业协会的权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与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紧密协作,把经销商违反行业规范的行为,提示给政府职能部门,将其列入政府监管的黑名单,使他们的不诚信行为被记录在案,随时监督他们的行为,增加他们的违法成本。另外,国家有关部门应对汽车经销商进行资质认证,没有行业资质认证的,就不能经销汽车产品。    对于汽车消费维权的举证难、鉴定贵等问题,我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基金会来支持消费者的行为,为那些在产品质量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解决因为鉴定费用太高而无法维权的困境。 张超:应取消二手车各项杂税 对于二手车消费者的维权,首先在二手车停驶时间段内,政府应该将二手车的税费扣除,减轻消费者的负担。第二,从事二手车的经营主体的营业执照问题。办理二手车经销企业的营业执照后,必须交增值税,所以90%的二手车都是通过汽车市场交易的,二手车商家办理的营业执照,也只是二手车经纪公司的营业执照,这样可以少交税费,这种状况对于二手车售后的维修保养和消费者维权很不利。第三,二手车的售后保障和评估的问题。目前,二手车市场只解决了二手车交易的问题,对于二手车的售后保障和质量评估的体系建设则没有。汽车厂家不提供一个汽车各项部件技术指标数据,二手车评估起来就会很困难,评估时也就是根据使用时间,大致估算一个价格。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引起关注。 李斌:媒体应关注什么 其实每一个品牌的车,或多或少都有过负面报道。尤其在网上,正面的声音往往少于负面的,一般消费者都是报以怨言,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下降了。对此,我希望媒体能够在这方面有个思考。    另外,我们的媒体应该多关注一下政府的不作为行为,还有制度缺陷方面的问题,这样也许对消费者维权会更有帮助。 华雪:尊重市场 要维护各方权益 防范诚信缺失是所有网上汽车交易要防范和解决的问题。如何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维护消费者的消费权益,同时在此基础上保护商家的权益,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对于商家,我们设置的门槛很严格,就是商家必须有资质,必须是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合法企业,商家的经营状况我们也有很严格的限制。    价格是竞争中最频繁出现的问题,我们从技术上保证经销商的所报价格是真实的。还有就是建立客户投诉档案,有些问题我们直接可以和商家沟通,能够帮助消费者解决很多问题。而且,我们还积极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沟通的方式和机制,有利于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 阚有波:关注汽修的“三个不对称”    从2002年开始,我国就开始进入了汽车消费投诉日益增多的阶段。 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加紧普及汽车文化,普及汽车科学知识。当消费者在买车前就已经懂得了很多汽车知识,就不会因为出现一些小问题而大惊小怪,更不会因为自己的汽车知识匮乏,而做出对汽车有损害的事情。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存在着极端的信息不对称,即车主与修理厂的信息不对称、修理厂与汽车厂家的信息不对称、汽车厂家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这些不对称,很容易导致消费者在维修汽车故障时因为不了解情况而产生纠纷,不仅对消费者,而且对修理厂、汽车厂家都不利。 蒋苏华:维权不应忽视“小问题” 目前,汽车维权碰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如果产品出现了很大的质量问题,例如发动机坏了,或者因此发生了重大事故,消费者要求退货或者赔钱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对于一些小的纠纷,维权就会产生很多困难。因为汽车维权涉及到消费者维权成本问题。    退车有两种情况,一是有质量缺陷,又无法靠维修解决,汽车厂家有义务退车。另一个是经常出现小问题,但这些小问题太多,影响了消费者的正常使用,导致消费者购买汽车的目的无法实现,消费者也可以从合同法的角度向厂家要求退车。(编辑 任伟)

(编辑 网上车市)

分享到:
热点资讯

24小时本周本月

更多>>
·奔驰闪耀美利坚 车市北美车展实拍汇总
·目标年轻群体 试驾雪佛兰科鲁兹掀背车
·宝马M3小心 英菲尼迪Q50 Eau Rouge解析
·郑州日产NV200自动挡及VIP车型 2月上市
·不为牌照担心 试驾体验华晨宝马·之诺1E
·春节前优惠将持续 本周中级车行情汇总
·奥迪A4L最高优惠7.7万元 部分现车销售
·速翼特运动版上市 售价17.88-18.88万元
·穿上运动服 四款20万元以内运动车型推荐
·东风风神三款特别版上市 售价5.98万起
·目标年轻群体 试驾雪佛兰科鲁兹掀背车
·宝马M3小心 英菲尼迪Q50 Eau Rouge解析
·郑州日产NV200自动挡及VIP车型 2月上市
·不为牌照担心 试驾体验华晨宝马·之诺1E
·春节前优惠将持续 本周中级车行情汇总
·奥迪A4L最高优惠7.7万元 部分现车销售
·速翼特运动版上市 售价17.88-18.88万元
·穿上运动服 四款20万元以内运动车型推荐
·东风风神三款特别版上市 售价5.98万起
·4S店月均销量仅12台 欧宝在华销量三连跌
·启用新车标 凯迪拉克ATS Coupe亮相车展
·细节打败一切 试驾体验华泰路盛E70 5MT
·大微客时代 郑州日产俊风对比五菱荣光S
·或为中国市场加长 英菲尼迪Q30明年推出
·DS 5LS预售14.99万起 提供三种动力系统
·宝骏汽车将推两款新车 SUV车型明年上市
·新车布局硬碰硬 法系新车争夺德日系市场
·奥迪A6L最高现金优惠11.88万 现车销售
·奔驰闪耀美利坚 车市北美车展实拍汇总
·相煎何太急 日产途乐对比英菲尼迪QX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