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万车主的认可 荣威RX5 MAX能否延续传奇

越来越多的车企在给自己的新车命名时采用数字的形式,一来容易辨认,二是容易让人一下区分车型在品牌内的定位。市场上最典型的代表算是奥迪和宝马了,不过这两个品牌对数字的理解却不尽相同,市场对于它们的反应也并不趋同。宝马一直是“逢双数必输”,而奥迪以单数命名的车型一直徘徊在小众边缘,就好像宝马6系与奥迪A6,奥迪A5与宝马5系之间迥异的命运。

今天聊的这个品牌同样也采用了数字为旗下的车型命名,而且它的“5系”表现也与宝马相似。在荣威的SUV序列中,荣威RX5是其首款车型,这款车上市短短三年时间就达成了超过50万辆的累计销量,是名副其实的畅销车型。不久前荣威又推出了一款名为荣威RX5 MAX的全新车型,同样以“5”命名,而且这款车当时的官方定价为11.88-18.98万,在新车发布会上厂家就推出了购车即享1.2万现金礼的政策,也就是说实际成交价为10.68-17.78万,可以说单在售价上这款车就表现出了十足的诚意。那么从产品力上看,它是否具备足够的实力来延续前辈的神奇表现呢?

超50万车主的认可 荣威RX5 MAX能否延续传奇-图1

消费者对待新鲜事物总是持保守的态度,毕竟谁也不想成为小白鼠。荣威RX5开创了互联网汽车的先河,其搭载的斑马智行系统在当时还属于新事物,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一点造就其市场上的现象级表现,显然并不符合常理。事实上,在大量的车主口碑中,越级的品质才是消费者选择这款车的原因,互联网属性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从荣威RX5 MAX身上我们能明显看到它传承了荣威RX5的越级品质,通俗点讲就是汲取了前辈的成功经验。除了车身尺寸更大外,荣威RX5 MAX的颜值、品质、智能以及性能等都展现出了越级水准,而且很多新技术和硬性指标都是同级首创和领先同级的。

超50万车主的认可 荣威RX5 MAX能否延续传奇-图2

外观硬朗霸气,符合中型SUV气质

荣威品牌已经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家族化设计,律动设计语言也成为荣威标志性的设计语言。作为一款中型SUV,设计师赋予了这款车更加强健的感觉,第一眼看上去很霸气,这恰恰是这类车型给人的传统印象。新车的车身线条更加硬朗,细节设计也更具视觉冲击力,这一点你从官方的局部命名上就能明显感知到。比如悬浮鲸翼格栅进一步放大,与“星海战舰”大灯相连接,更具张力;引擎盖和车身侧面运用了更加锋利的线条;而车尾的视觉中心更靠下,而且厚实饱满,配合“星海闪跃LED交互尾灯”,带来满满的力量感。

超50万车主的认可 荣威RX5 MAX能否延续传奇-图3

得益于尺寸的升级,荣威RX5 MAX的轴距比本田CR-V足足多了100mm,比汉兰达也仅仅少了30mm。此外,这款车采用的是5座的布局,所以在乘坐空间和行李厢容积方面这款车有着天然的优势。从这款车11.88-18.98万的售价来看,它的竞争对手大都是紧凑型SUV,因此在空间表现上,荣威RX5 MAX完全是以大欺小。

超50万车主的认可 荣威RX5 MAX能否延续传奇-图4

熟悉的豪华氛围,科技感同级无敌

在内饰氛围上,荣威RX5 MAX依然延续了极高的品质感。内饰整体采用了游艇环绕式的设计搭配大面积的真皮材质,豪华感出众;再加上全新设计的真皮多功能方向盘、精致的电子档杆、BOSE音响、全液晶仪表盘以及醒目的2.5D曲面玻璃中控大屏都将这款车的内饰品质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荣威RX5 MAX在车内静谧性上也让人耳目一新,甚至达到了剧院级的静音水准。这款车采用了大量的隔音材料,比如全系都配备了双层隔音玻璃,地毯的隔音垫也增厚至25mm,这在同级别中实属罕见。

超50万车主的认可 荣威RX5 MAX能否延续传奇-图5

同级首创“智能座舱”,再次引领行业

在荣威RX5身上,厂家率先提出了“互联网汽车”的概念,而荣威RX5 MAX的推出又给我们科普了一个全新的理念——智能座舱。官方对其解释是“赋空间以情感,赋智能以情商”,从实际的功能来看可以归纳为“更懂你所需,具备深度学习功能”,其强大的功能和前瞻性的理念无疑又一次走在了行业的前面。
在“赋空间以情感”上,荣威RX5 MAX座舱整体以展翼式IP台为中心横向展开,灵动舒展。座舱还搭载14.3英寸2.5D四曲面大屏、BOSE沉浸式立体声音响系统、256色随心溢彩交互式氛围灯等硬核配置,为乘员打造出听觉、视觉、触觉多感官联动的沉浸式体验。

而在“赋智能以情商”方面,荣威RX5 MAX用诸多智慧科技让车内的每一位乘客都能感受到车的“关怀”,真正做到“不偏心”,而且车辆本身也成为了一个可以实现万物互联的智能终端;比如新推出的BYOD多用户随心控实现了从大屏的前排交互到整车的全员交互,一键授权,后排乘客也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娱乐信息、空调、窗户等。让驾驶更为专注、安全;SKYEYE天眼系统可自动脸部扫描识别用户身份,启动车辆及专属身份,打造专属的智能驾驶服务;此外,荣威RX5 MAX还搭载了AR-Driving实景驾驶辅助系统2.0、情感化智能助理、智慧推送、全新车载社交和娱乐等诸多智能功能。

超50万车主的认可 荣威RX5 MAX能否延续传奇-图6

如今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开始在“智能互联”上发力,但是作为先行者的荣威已经将这一理念玩出了更多的花样。荣威RX5 MAX的系统还支持个性化定制语音,你可以录制自己或者家人好友的声音,然后经过AI处理后生成一套音色完全一致的全局语音,每次坐进车内就好像你的亲人好友在你身边和你交流。另外,荣威RX5 MAX还是全球首个支持车载AI定制形象的车型,用户只需要在上汽荣威APP中录入人脸形象,系统就会生成Q版AI卡通形象,用各种表情动作在车机屏幕中陪伴用户。

超50万车主的认可 荣威RX5 MAX能否延续传奇-图7

其实荣威车型此前搭载的斑马智行系统很早就具备了车主之间的组队交流功能,但是在荣威RX5 MAX身上,这种车辆与多人的沟通变得更加实用和智能。率先搭载于这款车上的全新斑马智行系统新增了一个“车信”功能,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汽车版的微信,它可以说极大地完善了人们在行车途中的安全交流痛点。借助这项功能,你在车内全程只需用语音就能实现与车友或好友的交流。比如你只需要用语音指令让车机发送你想要传达的信息或共享位置给联系人,对方的车机或是手机APP上就能接收到相应的信息,同时联系人的回复信息或定位地址会以语音播报的方式反馈给驾驶席上的你。

超50万车主的认可 荣威RX5 MAX能否延续传奇-图8

 很多人在开车的时候会突然想起某个事情,但碍于开车无法及时记录备忘,过后又可能完全忘记。荣威RX5 MAX新增的“闪念”功能就能很好的帮你解决,在车内你只要发出语音指令有“提醒”或“提醒我”,系统会自动启用闪念助手设置提醒事件。一旦到了设定时间点,系统会弹出通知提醒你待办事项,如果你不在车内,上汽荣威app也会在手机端同步提醒。还有一个比较牛的是它可以通过GPS数据设定提示地点,例如“提醒我晚上到南京路见朋友”,一旦路过此路段,系统会弹出通知提醒。此外,整个操作都是通过语音完成,只要包含关键词就可以使用此功能。 

智能科技除了为消费者的行车、用车带来更加智能、人性化的体验外,它使得整车的安全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荣威RX5 MAX配备了L2级别自动驾驶的AI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拥有行人识别功能的AEB主动刹车、ACC全速域自适应巡航、ICA高速智能巡航系统、TJA交通拥堵辅助系统、车道居中保持+偏离预警/辅助系统、盲区监测、倒车侧方报警、开门警示、ARP车辆主动防翻滚系统等。这些安全科技配置此前往往只是出现在高端车型身上,放在荣威RX5 MAX身上也绝对属于越级的配置,再加上这辆车采用的超高强度钢结构笼式车身和整车6安全气囊,整车的安全性能也属于越级的表现。

超50万车主的认可 荣威RX5 MAX能否延续传奇-图9

拥有自主最强芯,动力领先同级

近些年,新能源技术特别电力驱动的加入使得汽车动力性能的提升似乎不再是什么难以跨越的壁垒,甚至很多自主品牌制造的新能源车动不动就能做出媲美传统超跑的加速表现。这种有些投机取巧的做法使得市场对传统动力的关注度也不如以往高,但是一些坚持传统动力研发的自主品牌近些年在动力系统方面取得的进步的确不该被忽视。

在荣威RX5 MAX身上,我们能明显看到自主品牌在传统动力上取得的进步,其搭载的两款发动机在性能表现上已经丝毫不逊色于合资甚至豪华品牌。其中2.0T发动机采用全铝机身,最大功率170kW,最大扭矩370N·m,这个数据要远远超出大众EA888的高功率版本。即使是1.5T版本,其动力数据也要远高于竞品车型,足以可见这款车在动力上的强势表现。

超50万车主的认可 荣威RX5 MAX能否延续传奇-图10

结语:互联网改变了中国,过去20年互联网成为全行业最大的风口,几乎任何跟它沾边的东西都会火一把。作为首先将互联网概念融入到汽车上的品牌,荣威也确实大火了一把,其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仅用三年时间就取得了累计销量超50万辆的成绩。其实冷静分析下来,如果将这样的好成绩仅仅归功于互联网,其实并不确切。因为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讲,只有真正好的产品才能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红利。而从很多车主口碑中也不难发现,消费者选择荣威RX5往往最为看重的是其越级的品质。
作为一款全新的战略级产品,荣威RX5 MAX依然延续了荣威RX5的越级品质,它车内的豪华感、舒适度、动力性能等传统指标依然在同级出类拔萃,而且主打的“智能座舱”又进一步稳固了自己在“智能互联”方面的领头羊地位。如今消费者对“汽车智能互联”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而且未来的比重肯定会逐渐加大,荣威RX5 MAX前瞻性的“智能座舱”理念很可能会成为下个市场引爆点。

网友还看了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