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广州车展

网上车市

车市首页 » 资讯 » 其他车市 » 赛车场上的英雄 三菱Lancer EVOLUTION(EVO)车型进化史-1

赛车场上的英雄 三菱Lancer EVOLUTION(EVO)车型进化史-1

2006-08-14 17:27 来源: 作者:网上车市 编辑:网上车市 动感互联观致3五门版

源自:网上车市 引爆狂野EVO VII

<-查看 第七代 引爆狂野EVO VII 图片->
由于Lancer车系的全面大改款,牵动着极受车迷们注意的EVO VII之发展,因此在Lancer大改之后,EVO VII会是以什么样的面貌推出众说纷纭,不过这一切在2001年1月26日EVO VII在日本正式发表之后豁然开朗。 EVO VII的外观是以全新改款的Lancer Cedia为基础,但仍保有EVO系列车款的强悍气势。车头部分大致维持该系列的风格,引擎盖上的盾形散热口,令人感到熟悉向外拱出的前后叶子板,看起来更加霸气。尾翼的设计则由EVO VI的双层式回归EVO V的单层设计。内装方面,战斗气息自然也更甚以往,否则怎敢称为「进化」,造型上以Lancer为基础,但所采用的材质与配置,都非常具有运动风格,金属质感的中控台、Momo三幅式附气囊的跑车方向盘还有Recaro专为其设计的赛车座椅,显现出不凡的气息。动力系统上,虽然仍是采用型号4G63的2.0升DOHC涡轮增压引擎,且碍于日本法令280ps的马力限制,进化方向朝扭力发展,在涡轮增压器、散热系统的改良与零件轻量化像是凸轮轴中空设计之后,榨出惊人的39.0kgm/3500rpm最大扭力,堪称世界之最。    不过相当可惜的是,EVO VII并没有如车迷所预期地装上六速手排变速箱,仅仅搭配成熟度高的五速手排变速箱。虽然EVO VII没有搭载六速变速箱,不过却搭载了全新开发的ACD(Active Center Differental)主动式电子中央差速器,以电子方式控制可变多板离合机构,效能较过去的VCU式高出三倍之多,再搭配上原有的AYC(Active Yaw Control)主动式偏向控制系统,在路感的回馈以及循迹性能的表现上有大幅的提升。接着在车身与底盘部分,虽然EVO VII在车身尺码上不论是车长、车高还是轴距都较EVO VI来得大,但轻量化的工作一点也不马虎,悬吊系统与车架一律采用锻造铝合金材质,再加上于接合处处的补强工作,使得EVO VII的刚性大幅提升,抗曲性能较上一代高出1.5倍之多,车身重量却只有增加40kg。EVO VII的悬吊系统仍然采用前麦花臣支柱式,后多连杆式设计,但为因应车体的扩张,在悬吊支臂与衔接部位都做了强化,并增加避震行程,以达到惯性中心高度最佳设定。煞车系统采用Brembo制通风碟,前17后16吋设计,再搭配上Sport ABS,不仅煞车效能提高,弯道中的制动更加安定,轮胎尺寸更增至235/45 ZR17,操控表现更胜以往。 外观全新设计的EVO VI

<-查看 第六代 外观全新设计的EVO VI 图片->
轮距加宽大幅提高转向性能的EVO V,成功地赢得1998年WRC的车手、车队双料冠军。但为了迎合1999年WRC空力套件之比赛规定而展开尺寸变更,于是在1999年1月22日,EVO VI正式问世。 1999年WRC新规定的内容是,空力套件必须?#123;于车体之内,所以EVO VI除了倾全力消除前保杆和后尾翼的突出部外,并实现与EVO V同水平的冷却效果与空力性能。车牌位置的修改、雾灯的小型化及独具特色之半球状的雾灯罩等而增大冷却开口的面积,并多多少少地减少些风阻。至于虽然将后尾翼小型化,但可?#123;式的双翼片,确保了充足的下压力。车辆的?#123;效方向从动力转移至耐久性升级基于EVO V以2L排气量发挥最大马力280匹、峰蹬ち?8kgm的惊人实力,此次变更目标锁定于信誉性的升级。首先是活塞使用冷却槽方式,此乃利用机油循环于活塞顶部,来冷却活塞并提高耐爆震极限。不过,由于这种方式使油温上升,故气冷式机油冷却器规格加大,增加23%左右的散热量,同时采用从前保杆的进气口引入冷却空气,并从侧面排出热气的设计。再者,并改良冷却水管路,增加循环水量,而大大地增进整个引擎的冷却性。此外,油底壳形状亦加以改良,以因应油温的增高。    RS车型还采用世界最早之钛、铝合金涡轮。此曾经在WRC战场上试炼过,由于十分轻巧,不但减少大约50%的回转惯性力矩,同时改善引擎反应性。而在传动系统方面,离合器因承受强大扭力而进一步升级,并将双板式离合器列为RS车型的选用配备。这种双板式离合器使用耐久性优异的超耐热硬度合金材质,可耐传动扭力达标准型离合器1.3倍以上。悬吊系统也施以改良EVO V着眼于抑制侧倾的设定,但EVO VI则着重于上下弹跳的?#123;效。为了达成此一目标,EVO VI变更悬挂几何角度,降低防倾杆中心高度,增加轮胎接地性能。后方不单是传统的铝制悬梁而已,就连后摇臂、拖曳臂、传动轴等全部改为锻造铝材,以实现轻量暨高刚性的目标。车体补强作业亦是EVO历来最严谨的,前后车窗周边以及后行李箱周边约增加了130点的焊接点,引擎室内的钢板厚度亦加厚,并在接合处使用工业胶水再次补强,使得车体的刚性有更长足的进步。与EVO V之GSR车种一样,Brembo煞车系统列为标准配备,并改良卡钳形状来增进刚性。轮胎方面,GSR:225/45ZR17、RS:205/60R15规格均为标准设定。随着Makinen夺下四连霸的车手冠军,LANCER EVOLUTION的声誉如日中天,限量7000辆的EVO VI早已销售一空,在年底的东京车展中曾展出EVO VI的Makinen纪念版--EVO VI.5,并将于2000年正式贩卖。 驾乘性能标准更臻完美的EVO V

<-查看 第五代 驾乘性能标准更臻完美的EVO V 图片->
驶新世代赛车EVO IV在WRC中缔造佳绩的Makinen,连续2年蝉联车手冠军,大大激发MITSUBISHI的野心。因此,在EVO IV问世后的1年半,即1998年1月26日,第五代的进化版本EVO V隆重地问世。 EVO IV在赛场上优异的表现令其它对手更加紧脚步发展,为了继续保持战果,MITSUBISHI改善了引擎扭力并加宽轮距,EVO V在整体操控稳定性上更为升级,再加上大尺寸Brembo煞车系统的采用,让EVO IV得以进一步化身为更成熟的EVO V。扭力小幅提升的EVO IV引擎动力在涡轮排气口的扩大、活塞的轻量化、散热器及油冷却器的大型化的效下,最大马力仍维持280匹,但峰值扭力则由EVO IV的36kgm提高为38kgm,因此变速箱亦全面地增强以符合需要,这对于在赛程中成绩的缩短帮助菲浅。悬吊系统方面,前、后臂的延长、后摇臂之各个固定点的变更而促使轮距加大,前方采用倒立支柱式的悬挂设计,轮胎亦改为225/45ZR17规格,煞车系统使用尺寸加大之前17吋4活塞卡钳、后16吋2活塞卡钳的Brembo制煞车系统(RS选配),增进无比的制动力。外观上除了铝合金制引擎盖、宽型叶子板采用以外,空力套件亦焕然一新,如后方使用水平翼可四段?#123;整的扰流板。限量上市6000台的EVO V堪称「完美成熟」的境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进化的脚步并不会就此打住。 [1][2][3][下一页]

(编辑 网上车市)

分享到:
热点资讯

24小时本周本月

更多>>
·奔驰闪耀美利坚 车市北美车展实拍汇总
·目标年轻群体 试驾雪佛兰科鲁兹掀背车
·宝马M3小心 英菲尼迪Q50 Eau Rouge解析
·郑州日产NV200自动挡及VIP车型 2月上市
·不为牌照担心 试驾体验华晨宝马·之诺1E
·春节前优惠将持续 本周中级车行情汇总
·奥迪A4L最高优惠7.7万元 部分现车销售
·速翼特运动版上市 售价17.88-18.88万元
·穿上运动服 四款20万元以内运动车型推荐
·东风风神三款特别版上市 售价5.98万起
·目标年轻群体 试驾雪佛兰科鲁兹掀背车
·宝马M3小心 英菲尼迪Q50 Eau Rouge解析
·郑州日产NV200自动挡及VIP车型 2月上市
·不为牌照担心 试驾体验华晨宝马·之诺1E
·春节前优惠将持续 本周中级车行情汇总
·奥迪A4L最高优惠7.7万元 部分现车销售
·速翼特运动版上市 售价17.88-18.88万元
·穿上运动服 四款20万元以内运动车型推荐
·东风风神三款特别版上市 售价5.98万起
·4S店月均销量仅12台 欧宝在华销量三连跌
·启用新车标 凯迪拉克ATS Coupe亮相车展
·细节打败一切 试驾体验华泰路盛E70 5MT
·大微客时代 郑州日产俊风对比五菱荣光S
·或为中国市场加长 英菲尼迪Q30明年推出
·DS 5LS预售14.99万起 提供三种动力系统
·宝骏汽车将推两款新车 SUV车型明年上市
·新车布局硬碰硬 法系新车争夺德日系市场
·奥迪A6L最高现金优惠11.88万 现车销售
·奔驰闪耀美利坚 车市北美车展实拍汇总
·相煎何太急 日产途乐对比英菲尼迪QX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