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车市丽水站讯】专卖针对中国市场所进行研发设计的朗逸取得了成功,这是对有的放矢策略最有力的一种肯定。无数个青睐德系风格的家庭在它的身上找到了更贴近于传统的设计,是这些坚定的消费者让朗逸始终处在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的前茅。
4年多的辉煌让负责更新换代的设计师们面临考验,但他们并没有将压力看做成枷锁的束缚。有一条开阔的“公路”可以为其提供防止南辕北辙的正确方向,无论是从中德合作层面,还是老百姓的选择需求上来说都可以算作是一种保险----大众家族化的设计不仅是风格上的统一,还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归属感,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仅凭车头上的标志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去年的北京车展上我们第一次看到了新朗逸的样子。当然,是展车上的铭牌告诉我们它就是朗逸。它完全变样了,无论是轮廓还是线条的处理都是一辆标准的大众品牌汽车。在展台上它就是小弟弟一样乖巧的停在新帕萨特的旁边,由哥哥领着出来见见世面。当时的很多评论都像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说的那样“你们长得真像,就像一个模子了刻出来的似的”
深深刻化的侧面腰线,矩形的大灯和与之连成一体的进气格栅,恰到好处的镀鉻装饰点缀提升了档次。车尾的设计异曲同工,线条毫不掩饰对力量的展现,甚至连尾灯都加入到刻画的行列中。这些新的元素让我几乎忘记了朗逸之前的样子,作为设计上的更新,它至少在加深记忆方面获得了成功。
与外形相辅相成的内饰也同样几乎放弃了对圆形的追求,转而专心来展示横与竖的魅力。但这些并不是重点,最关键的还是人性化的设计。在储物分类与空间等很多方面,新朗逸均有所变化和提升,这会给驾驶者和乘客带来更便利的感受。另外,导航系统也比较出色,它能够根据你的车速来自动改变导航界面的比例,无论放大或者缩小始终都按照你的预想来进行变化,从而省去了认为的操作。这对于处在陌生城市中,心里总显得有些紧张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重要的是还能保证安全。
安全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承载着每一个家庭梦的紧凑级车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标配ESP系统显得顺利成章,这一点是新朗逸应该具备的。除此之外它还得到了激光焊接的车身和各种先进的车身加工工艺。尽管这种技术是否能够提升车辆的被动安全性仍让不少专家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路遥知马力,几年之后依然能够保持不错的车身刚性和耐腐蚀能力都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至于其他的方面,新朗逸没有太多的变化,PQ34平台,前麦佛逊、后扭力梁式的悬挂组合。仅仅是在内饰中增加了诸如金属拉丝等新的装饰元素和质感方面还算不错的一键式启动按钮。1.4升带有直喷和涡轮增压系统的发动机成为了提供动力的主力选择,它的5挡手动变速箱的组合是专为那些驾驶爱好者准备的。事实上我就是它们的“粉丝”。尤其是那台带有三维面同步器的MQ系列变速箱,顺滑而带有吸力的换挡手感超过了任何一台我曾试驾过的变速箱。
这台变速箱承受着太多压力,而不仅仅是来自发动机。它实际上还算兢兢业业,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你获得更低的燃油消耗。尤其是7挡巡航时,发动机可以比较省力,转速很低,这还能进一步降低具有实际意义,因为每一个指令最终都会体现到发动机的输出上。
发动机的最大输出能力没有变化,依然是131马力的最大功率和220牛▪米的最大扭矩,这个数值在单纯的家用轿车上来说已经足够了。我们乘坐5人且开启空调的状态下也完全没有必要通过过度的拉高转速来榨取马力。这就是涡轮发动机的优势,在相对较低的转速下,就能获得最大扭矩,且这股力道可以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不过,这台发动机始终有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问题----当转速超过3500转/分钟后,发动机就会产生让人感觉非常心疼的噪音,就好像润滑油瞬间全部流失一样。好在这种情况发生的机会不多,因为在3500转/分钟之前,它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你的动力需要了。
至于这套成熟的悬挂系统,你需要分开来看。如果追求高端的操控要求,那么它也许在精准性方面难以满足。但如果只是需要拥有相对扎实的底盘反应,同时又不想因此而放弃后排和行李厢的空间。那么请相信我,它的表现还算是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