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电动旗舰轿车ID. AERO设计深度解析
大众在电动车层面的起步不早也不晚。现在中国市场上的三款在售纯电车型有两款SUV和一款两厢轿车。从产品布局上来看,大众需要一台尺寸较大的三厢纯电轿车——毕竟这是中国消费者的刚需。
做为最早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国际企业之一,大众在中国征战已近40年,对于中国消费者的了解程度已经非常深厚,所以,一款首要面向中国市场的纯电三厢轿车——ID. AERO终于正式揭开面纱。准确地说,ID. AERO是一辆概念车,但却向我们展示了未来量产车的诸多设计细节。
鉴于这款车的重要性,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设计部门负责人Jozef Kabaň先生专门通过连线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它的设计理念。
一、为何如此重要?
这次连线的地点位于Walhalla的设计中心——这里是大众汽车对目前及未来所有车型进行设计并进行内部展示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这里是大众汽车设计部门最核心的位置,也是一个高度机密的区域。之所以选择这个地点,自然是为了体现ID.AERO的重要程度以及大众的重视程度。
按照大众汽车产品传播负责人Stefan Voswinkel先生的话来说,ID. AERO是大众汽车品牌及其未来最重要的车型之一,同时也是ID.家族下一个重要成员。它不仅仅只是一款展车,还预示着大众未来量产车型的设计方向。
与此同时,ID. AERO面对的最主要市场就是中国——毕竟放眼全球,只有中国市场的环境才能支撑大众开发出这样一款尺寸较大的纯电轿车。这也是为什么Stefan会特意强调“这款车型的出现要感谢中国这个伟大的市场”。
二,大众的电动车更加感性
既然说到设计,那就很有必要回顾一下大众这些年推出的经典车型。Jozef专门举了三各例子: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问世的甲壳虫车型,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移动出行的渴望,这个车型所推出的时机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又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推出高尔夫车型。它的诞生成功应对了当时经济危机情况下各行各业人们对移动出行的需要。进入新世纪,随着人们对生态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纯电的ID.车型因此诞生,成为了新篇章的开端。
基于纯电平台推出的ID.家族,现在已经有了不少量产车型。在Jozef看来,纯电平台可以生产出很多全新、颇具吸引力且独具特色的强大产品。而在设计层面,他认为电动车应当更加感性。关于这一点,Jozef专门提到了于去年在慕尼黑车展第一次亮相的ID. LIFE。这款小型车展示了三个重要特点。首先,尝试使用不同的美学元素来呈现该款车型,和主流审美形成反差。其次,重点展示可持续理念在车辆上的应用,比如可回收的材料等。例如选择材料的过程不仅是关注它的观感,还要关注它的原材料、制造方法和对环境产生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第三,对日渐庞大的年轻客户群体的关注。综合上述三点,他认为在未来,小型车将更具趣味性,而高端车型更具豪华感。
Jozef提到的另外一款车是ID. Buzz。他说,大众在上世纪50年代就创造出了T1车型,时至今日,已经有了70年的历史。作为一款非常有特点的产品,ID. Buzz和《星球大战》进行了合作。大众的设计师们还专门为这一合作精心准备了特别版本的车型,收获了来自星战和大众汽车粉丝的一致好评。
三,ID. AERO有何亮点?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ID. AERO的车身尺寸。它的长宽高分别为4,975/1897/1528毫米,轴距为2966毫米。从它的身材上就能看出,这是一款介于中级和行政级之间的轿车。如果和自家的ID.6相比,轴距几乎完全一样,但却更长、更宽,高度则略低一些。因此,这台车的存在感很强。
接着我们就来看看这台车的设计细节有哪些亮点。
ID. AERO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车身侧面。一眼看上去就非常的流线,呈现出了轿跑车的感觉。Greenhouse的面积并不大,车顶线条因此显得更加扁平,整车也更加年轻、更加动感。车顶的溜背线条不仅视觉上非常优雅,而且符合空气动力学设计,能够提供很好的节能效果。
整车的腰线传承了大众的家族特征,硬朗而有力。来自车辆前部的线条通过流畅的肩部向车尾延伸,并通过车尾的线条将设计的张力传递给车轮。车身侧面下部的线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让这款车显得坚固而稳重。车身侧面的细节也做得很到位。例如,大灯、翼子板上的标识、车门把手以及尾灯的线条都工整地对齐在同一条线上。
车辆前脸的设计简洁且引人注目,大众的标识位于整车中间,横向拉伸的线条都让整车看起来更宽,也更有力量感。空气动力学方面,前保险杠下方的开孔在具备独特美感的同时,可以允许更多气流穿过车身。细节方面,有着钻石般形状的大灯及前保险杠的菱形设计元素,其灵感实际上来自于大众的高端车型,如GTI或者R系列车型。具体一点说,大灯中采用的设计细节实际上来自珠宝的设计理念,钻石般的形状也和尾灯中反复出现的设计元素相互呼应。
车尾的造型给人的感觉强健有力,而且富有豪华感。车尾同样使用了很多珠宝般的设计,例如尾灯的细节。大众希望如同建筑设计或珠宝设计的美感不仅体现在静态层面,还应该在之后体现在这辆车上路行驶时动态的客户体验中。
除了非常流畅的车身侧面线条之外,在配色方面,车身下部所运用的黑色高光元素处理同样也使用了在车顶,整车的色彩搭配深邃且具有雕塑般的流动感,这也让这台车的特点更加鲜明。另外,这台车配备的轮圈为22英寸,非常运动化,兼顾了美学与高效的空气动力学设计。
关于ID. AERO的8个疑问
1,作为大众的第一款电动三厢轿车,ID. AERO的尺寸还是很大的,明显超过自家旗下标志性的中级轿车迈腾。为什么要设计得这么大呢?
Jozef:这款车确实很大,长度接近5米。大尺寸的优势就是可以提供更多的车内空间。这也是我们一直追寻的目标——为用户提供高端的车型。我们很自豪能够为客户提供如此大的车内空间。在与其它竞品进行对比测试时,它在尺寸方面的表现很棒,非常显眼、轮廓分明。不仅仅车身很长,它的车内也很宽敞。我认为高端品牌往往都是这样的,能够在滚滚车流中脱颖而出。我觉得这辆车的车身尺寸和造型将实现同样的效果。
2,ID. AERO的设计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设计成轿跑车的造型?
Jozef:我们认为有两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首先是不要打造一辆传统的三厢轿车,因为传统三厢轿车的车顶线条在第二排座椅头部之后会快速下降,这会让设计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围绕是否应当追求后排头部空间的争论也会变得更具挑战性。我们可以结合车辆侧面的线条看出,实际上在后排头部空间的位置车顶高度仍然很充足。然后车顶线条开始下降,但到车尾的距离还很长——我们真正最大化地利用了这部分空间,但是让它看上去更加轻盈舒适,更像轿跑车。我想当您看到实车时会非常喜欢它,在拥有轿车基因的同时和轿跑车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并不想打造一辆单纯的轿跑车,而是需要它具备更强的代表性。
当我们开始设计这台轿车时,因为它的底部是有电池的,所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它变得低矮一些。但是我们又不希望让它过于低矮,因为在我们想要突出它的存在感,希望它能够更为引人注目。我们相信过于低矮的造型在当下已经不再具备那么大的吸引力了。因此我们一直努力使这台车看起来足够醒目——我们使用了一些富有ID.家族特征的元素,例如黑色车顶以及底部的黑色部件。当然,对我们来说,减少外观的攻击性也非常重要。我们希望你在驾驶ID. AERO时,它的吸引力可以让你开心。你是独一无二的、有专属于自己的特质,无需过分张扬地展示自己有车或品位很棒。
与此同时,空气动力学也同样重要。现在的ID.4或ID.5都拥有很多带有加速感的线条使得它们看起来像是轿跑车。而这次的ID. AERO是真正的轿跑车,我们可以为其赋予完整、流畅的轿跑车车顶设计。最终ID. AERO取得的0.228的风阻系数也表明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们觉得,让它成为ID.家族中真正的一员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的辨识度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ID. AERO这个名字中的AERO其实就代表了空气动力学设计和宽敞空间。因此通过命名可以看出这两个元素在这款车上是相辅相成的。
3,既然降低风阻很重要,那么ID. AERO的前脸为什么比燃油车更高或者说更厚呢?
Jozef:确实,我们是有意为之的。我们本可以将它设计得更低矮一些,但却没有这样做。因为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利用空间创造车头和车尾的平衡。一方面我们希望打造一辆非常有代表性的车型,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车内空间不应该为此妥协。因此,我们在设计时首先决定了车辆的高度,我们不希望让它变得过于低矮。尤其是当这辆车和其他车并排停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想让它更有存在感,更加自信。
4,ID. AERO的车身线条还是很有特点的,这些线条的设计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Jozef:不同线条的设计、动向和形状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在设计时总会考虑到这些元素之间的反差和平衡,就像中国文化中的“阴阳”一样。
如果希望车身设计更加完美,车身线条不仅需要动感的造型,还需要展现出稳定的一面,这是我们所理解的豪华感应具备的特点。当设计需要展现动感时,通常需要加入俯冲的线条元素来体现。而在加入一些平直的线条后,就能让外观设计更加平衡。我们一直希望小型车具备一些趣味性,而大型车则需要更有代表性。设计的意义在于需要了解产品所面对的用户群体,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现在的这辆ID. AERO非常接近实车,两者之间不会有太大差距。这是我们为中国打造一辆非常酷的产品,我真的非常期待。
5,作为大众汽车的第一款纯电三厢轿车,对比之前的燃油车,ID. AERO的设计水平实现了怎样的突破,并具有怎样的优势?它所采用的设计语言会否被应用在大众未来的燃油轿车上呢?
Jozef:当我们讨论移动出行话题时,问题的关键在于动力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一方面取决于能源的类型,比如,燃油或者纯电动力系统,这也许是一个和生态有关的话题。另一方面,对我们而言,这也意味着在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新挑战。
综合两者来看,我们认为大众在燃油车领域曾获得巨大成功,因为我们通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让出行更加完美。我们会在电动化领域继续这样做。也许在一些情况下会存在一些不同,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是非常相似的。因为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动力本身,而是人们怎样使用车辆。
具体到设计方面,最重要的概念仍然是一贯延续的美学理念——我们不会让车辆呈现出突兀或不同寻常的外观比例,因为这会让我们每个人感到不适。因此,我们正在追求把美学设计的平衡从不同的动力系统中独立出来,使其遵循大众汽车品牌的风格,通过品牌基因和情感共鸣打造更具代表性、更年轻的品牌形象,这便是我们想要继续提升的方向。
关于设计语言,我们将会看到新的燃油车型的设计美学也将进入下一阶段。然而,我们并不会将品牌设计根据动力系统的类型一分为二,也不会认定某一种动力形式的受众更为年轻、更具潮流,而另一种动力形式则不是这样。这样的想法是不公平的,我们也不会仅仅因为动力系统不同就进行区别对待。实际上,未来燃油车型的设计美学发展步伐会越来越大,喜爱燃油车型的客户应该会非常高兴,因为这些车型看上去将会越来越出色。我们正在逐渐将这些车型的设计推向下一个新阶段,将会具备更多样的灯光、更富有雕塑感、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特点,同时也会变得更大胆一些。
6,现在的市场上,SUV车型显然更受欢迎。相比SUV,设计一款纯电轿车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你们又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呢?
Jozef:SUV如今是很多人喜爱的车型。SUV不仅可以适应更多复杂的路况,坐姿高也是它的优势之一,但这在空气动力学设计上却成为一项劣势。因此,提供一款电动轿车就是在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移动出行的需求。
对于轿车而言,它不能过于低矮——如今路上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更多的人驾驶坐姿更高的车型,因此我们不希望由于车辆过于低矮而造成可视度下降,给轿车的驾乘者带来不安全感。这是一项令人兴奋的挑战,我很高兴能够处理这类问题。特别是当我看到了中国用户对于创新、现代化和使用优质材料的诉求以及不断出现的新的建筑。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让所有品牌不断加速向前。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正如我们当初为所有人创造移动出行一样。
7,当我们回望ID.家族时,这些车型的主要设计特色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Jozef:这些车型都有着微笑的前脸设计,它们为移动出行发展带来积极的意义,我认为这就是大众汽车一直秉承的理念——不断满足用户和社会所需。
现在我们希望我们的汽车能够为用户营造更多积极的感受,我们希望车灯真的能够像“眼睛”一样,虽然现在这样的设计越来越少,但我们并不想失去它。我们希望人们可以和我们的车进行交流,甚至给它起个昵称,让它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当你靠近它时,它能让你感觉不错。这就是我们想做的,我们试图让车变得对你而言更有存在感。作为驾驶者,我们希望能够让你直观感受到美观、积极的用车体验。
8,目前ID. AERO还只是一个概念车型,未来会有多少元素会被应用到量产车型上?
Jozef:正如之前所说,这款概念车和量产车的差别并不大。实际上量产车型并不只有一个设计,而是有两个不同的版本,未来将在中国两个地点进行生产。它们都非常漂亮,但并不完全相同。今天我们已经展示了这款车型的很多设计,当然后续我们还会带来更多。我们将在明年推出ID. AERO的量产车型,也希望能够为明年保留一些惊喜。
-
8万起
-
11.29万起
-
12.79万起
-
17.18万起
-
17.98万起
-
8.49万起
-
10.86万起
-
14.98万起
-
42.79万起
-
8.18万起
-
8万起
-
8.49万起
-
8.18万起
-
8.79万起
-
8.99万起
-
7.38万起
-
6.79万起
-
8.39万起
-
0万起
-
4.89万起
-
8万起
-
11.29万起
-
12.79万起
-
17.18万起
-
17.98万起
-
8.49万起
-
10.86万起
-
14.98万起
-
11.98万起
-
11.68万起
-
17.18万起
-
17.98万起
-
32.18万起
-
17.49万起
-
17.98万起
-
29.99万起
-
22.49万起
-
33.48万起
-
29.69万起
-
16.45万起
-
42.79万起
-
43.99万起
-
44.82万起
-
37.98万起
-
29.69万起
-
44.72万起
-
43.39万起
-
50.68万起
-
48.88万起
-
25.58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