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运动还不够得品质说了算 凯美瑞漆面缝隙测试
看到凯美瑞的第一眼,消费者们大多都会明白,年轻动感的外观一定很受年轻人的青睐。不过不仅仅是受到年轻人的好评,因为结实耐用的品质,凯美瑞也受到众多消费者的欢迎。而结实耐用却离不开靓丽的漆面和车身做工,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揭秘那些平时容易被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地方。一起去看看《车市料理》之车身漆面缝隙测试篇的主角——广汽丰田-凯美瑞。
我们都知道,制造工艺不仅会影响车辆的品质,还会影响车辆的美观和耐久度。不过,普通人很难直观的用肉眼,反映出一台车的整车制造工艺究竟如何,还是要依靠专业的测试方法和仪器。与往期一样,我们还是通过采集凯美瑞的车身缝隙数据,体现出它应有的整车品质。
良好的缝隙做工对于车辆尤为重要,车身缝隙的大小可以很直接反映出一辆车制造工艺水平的高低,越小的缝隙,不仅能表明整车装配工艺的高水平,还能说明外观件的设计与制造上的高精度标准,同时缝隙越小更有利于提升整车的NVH静谧性和驾乘品质等等。
我们是怎么测试的呢?首先,我们会使用高精度的钢片塞尺,它的最小测量单位是0.01mm,同时我们会选取车辆外观上的10条主要缝隙进行测量,并且每条缝隙采用上、中、下3个测量点,以最终取得缝隙平均值。特别提示,下文中出现的数字,单位均为mm,部分图片由于排版需要不再单独标注。
开始测量之前,我还要先向大家阐述一下测量结果衡量标准。通常情况下,车身缝隙一般会在3-5mm的合理范围值内,并也不是说车身缝隙越小越好,而是要看各个覆盖件之间的缝隙是否足够均匀。差异值越小,说明车企在造车技术上的细腻程度。
注:因测试仪器属于民用版测试仪器,测试结果会存在小幅偏差。特此说明!
从获取的外观缝隙数据来看,凯美瑞的装配工艺较为精湛,装配稳定性较高,缝隙均匀度水平也很不错。除了尾门之间的缝隙出现了较大的误差,差值达到了0.8mm,其余各条缝隙之间的差值均可以忽略不计。整体来看,凯美瑞展现出了很高的装配工艺。
来到漆面部分,既然是车漆质量测试,那咱们就直接聊聊关于车辆涂装工艺上的那些事。其实我们都知道,汽车涂装是个复杂又繁琐的工序,工序基本可以概括前处理、电泳涂装、PVC、中涂、面漆、修饰等这几大步骤,而车漆也不单单只有一层,而是分为底漆层、中间涂层,以及面漆层。更重要的是,这些工序要按部就班的才能实现,不能“跳级”也不能偷懒,否则车漆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一定不尽如人意,而且国家对于车漆质量的评判标准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有车辆出厂最终都要符合国标《QC T484-1999漆面质量标准》,这也是我们对于车漆厚度的评判标准。
也许很多朋友是第一次听说国标《QC T484-1999漆面质量标准》?其实它只是一条评判标准。质量标准中的TQ2项目规定了两种漆面标准,一种适用于裸车价低于5万元的车型,另一种则是裸车价高于5万元的,前者规定漆面最薄不能低于90μm,后者规定漆面最薄不能低于120μm。
漆面质量测试要基于专业的设备,才能保证测试的真实性与说服力。我们所使用的测试仪器是业界较为常用的宇问传感(YUWESE)生产的EC-770漆面厚度测试仪,它可以在铁磁性金属(钢和铁类金属)和非铁磁性金属(铝合金类金属)中自由切换,并采取数值,而漆面硬度测试仪器,我们则选择了机械式涂膜硬度测试仪。
注:因测试仪器属于民用版测试仪器,测试结果会存在小幅偏差。特此说明!
测试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测试方法。我们会在凯美瑞的车身外观覆盖件中,采取相关漆面数据,四个车门、发动机舱盖,以及后备箱盖面积较大,我们会选择多点采样法(前、后、正中、左、右)进行采集,而前后翼子板和车顶则采取三点采样法(前、中、后)。最终车身每个覆盖件的漆面厚度,我们会以平均值作为评判标准。
整体来看,凯美瑞的漆面质量还算是十分优异,漆面呈现出的光泽度和平整度不错,在视觉上看不出任何端倪,漆面的整体厚度也仅在极个别细节上略显差异。从其他车身覆盖件的漆面厚度来看,它达到了国标《QC T484-1999漆面质量标准》,涂装工艺水平不错。
凯美瑞采用了传统的钢制车身+点焊工艺,这是很多同级别车型的常规配置,钢制车身可以让车身的强度更佳,抗扭能力更强,同时修复的成本也相对低廉。对于“皮实”一词就是如此,或许消费之也更看重车辆的“抗造”性,也更看重车辆相对低廉的修复成本。
漆面的平整顺滑首先就决定了一辆车的美观程度,就像人脸一样需要每天面对别人审视的目光,而缝隙越小代表着车辆的造车工艺越高,磨具更加精密,但是同样带来的还有更高的造车成本,厂商在研发车辆时,成本肯定是重要因素,所以车型的售价和车身的缝隙也有着一定的关系。而凯美瑞对于这一点把控的还是十分到位的,也让我们清晰的看到厂商造车时的用心,如此结果也间接证明凯美瑞一直以来居高不下的销量是何种实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