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参与生产制造 上汽大通“私人定制”底气何来
100多年前流水线的诞生,让汽车生产制造成本更低,小轿车从此逐渐走入千家万户。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一部汽车少则区区两三款、多则十来款的配置车型,似乎已不足以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上汽大通业内首创的C2B智能定制系统应运而生。C2B(Customer to Business,即消费者到企业)是互联网经济时代新的商业模式,它改变了原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与供需模式(DSM, Demand Supply Model)恰恰相反。
具体到上汽大通的C2B模式而言,这一智能选配器是根据用户自身的要求,从而由自己决定即将到手的新车有哪些配置,由车主主导、驱动整个生产环节。2月2日,上汽大通第2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一台由车主自己选配的大通D90驶下生产线。大通D90于去年上市,是上汽大通C2B模式下的首款车型,目前售出的D90的70%都是出自该模式下的定制化生产。借此机会,网上车市也在上汽大通无锡工厂内,切身体验了这条生产线的不同之处。
C2B工作特点
在总装车间内,KSK模块化供货系统放置着几百套车身顶棚线束,它们均是来自上游的供货商,每套线束都是独一无二的,全都是根据车主的下单内容组装而成送至整车厂。在每套线束上,都有一个车架号,对应着一辆车,车主可通过车架号查询生产进度。在SPS选料区域,每台机器人小车,也是通过选取整套的配件,不必重复以往单个零部件的运输,提高了工作效率。
那么这些专属零件又是怎样装到汽车上的呢?在上汽大通生产线中,每个工位均设有智能屏幕,运营端通过捕捉用户需求,数据分析后,可以显示与当前订单对应的的装配需求,从而指导装配人员作业,形成专属的安装作业指导书。以底盘线为例,它拥有左右对称的60多个智能屏幕,在更复杂的生产环节还有数量更多、且能够移动的屏幕。
在以往的成品质检、验收区域,现在显得有些空荡荡。这是因为在D90的生产过程中,是根据智能手持终端进行专属车辆的装配检验,从而保证专属订单需求的全部完成,也就是说质检环节贯穿在每个生产流程中。
总装车间外,我们见到了一块特殊的大屏幕,屏幕显示了多个大通D90、T60和G10的生产线路图,由于目前只有D90支持C2B模式的生产,因此在触屏上仅能看到D90的生产信息。随意点开一个青蓝色的方框,便显示出这台D90的个性化选装配置,如车身颜色、座椅布局、格栅样式等。以往高配车型匹配LED灯组,在选装上可实现高配车型搭载卤素灯组的搭配,具有10,616个价格梯度的组合搭配。
如何下单选装呢?在这里给上汽大通打个广告。用户只要关注上汽大通的官方微信“我行MAXUS”,注册后在线完成选装,缴纳1万元定金即可。在此过程间,用户可在线查看生产流程和进度,等到车辆生产完成后,运送至4S店,缴纳尾款即可提车。当然,车辆必要的安全配置,是不接受选装的,是必须配备的。
C2B的主要优势
不言而喻,C2B模式让以往只有豪车才能有的定制化服务,普及到了普通消费者的的购车过程中,让用户参与到下单、调配和生产中。它打穿了营销、生产和研发端,从下单到用户提车,平均只需要24天,避免动辄数月的等待。
另一个明显优势在于,C2B模式让厂家得到信息反馈的时间从以往的3个月缩短至3周,可更迅速地调整生产方案。2月28日,新一代C2B智能选配器将正式推出,届时可支持更丰富的选择。
C2B的业务核心和限制
上汽大通D90上市5个多月持续火爆,至今已收获超过1.5万的订单,但实际交付新车仅6,300多辆。上汽大通规划及项目管理部总监、C2B项目组副组长潘雪伟告诉网上车市,C2B的核心业务,也是最难的部分在于大数据的采集。此外目前大数据化打通了用户与厂商的智能车间,但是从厂商到供应商的生产车间数据还没有打通,未能实现实时组织生产。
随着上汽大通D90的热销,关注的用户更多,其数据采集也将更加迅速和完善。根据上期大通规划,3个月内大通D90的产能将达到3,000-4,000辆/月,且未来旗下其他车型也将实现C2B智能定制化生产。(网上车市 2018年2月3日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