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洞察:后1100万时代,看北京现代的“变与不变”
深耕中国汽车市场20年,并获得技术和造型口碑的北京现代,产品矩阵已经冲上后1100万销量全新时代。回顾2022年,北京现代通过一系列新产品与创新式的营销,展现出了不断上攻的品牌姿态。
20年的历程,对于北京现代这个日渐成熟的品牌而言,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是不断创新的历程,也是行业巨变的见证者与参与者。这其中既有“不变”的坚守,也有“变”的魄力。
站在20周年的节点上,北京现代的“变”与“不变”更值得深入思考。
【“不变”的创行者】
累计销量1100万辆的北京现代,无疑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位创行者。
不变,是北京现代20周年发展历程中的根基,与未曾改变过的姿态,也是造就北京现代1100万时代的基础,更是后1100万时代继续高质量出发的起点。
可以说,北京现代的20周年,首先是对“不变”的持续坚守。
20年来,不变的是对时机的把握。
回溯北京现代20周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与中国私人汽车市场的发展壮大同频,也与家轿市场的发展同步。时间回到2001年。这一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同年,也是中国家轿的起步年。
当时,曾有国家计委的一位官员做出了清醒地判断:
“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是两个“不可阻挡”:一是轿车进入老百姓消费不可阻挡。二是民营企业、国外厂商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的参与竞争不可阻挡。”
作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首个获批的汽车生产领域的合资企业,北京现代在“不可阻挡”的趋势中,踩准了中国家轿市场的起步节点。更在2002年取得了“当年签约、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出车”的“北京现代速度”。一举以索纳塔、伊兰特车型向当时国内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家轿选择。
2009年,面对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北京现代经过对市场的准确分析,精准洞察到了市场的发展趋势。在业内被悲观预期笼罩的情绪下,以乐观的态度和充足的准备,逆势而上制定增产计划。
果不其然,随着国家对1.6L小型轿车鼓励政策的出台,中国车市又一次迎来了井喷,踩准趋势与政策的北京现代也获得了产销双丰收。
一组数据即可证明:2009年北京现代产量57万辆增长94%,远超同年中国乘用车市场54%的汽车生产增长率。
此外,随着北京现代不断以新车型入局市场,其具有的年轻化产品设计理念,更踩准了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整体趋势。“年轻”就成为了当时韩系车的代名词。
20年来,不变的是对品质的追求。
90年代以来,现代汽车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崛起,如今已经成长为全球销量前三的车企。
这来自于现代汽车一直在坚持“学研发、拼质量、创品牌”的发展路径。这是从学习到超越的过程。而北京现代也在不断的学习与洞察过程中,持续为市场输出质量更优、体验更佳、定位更准的优秀作品。
从起初的索纳塔、伊兰特再到后来的ix35、途胜再到新晋的库斯途,对于品质的打磨,让北京现代不光在20年里诞生了多款能够定义细分市场的明星车型,也建立起千万级体量的产品口碑。
20年来,不变的是对效率的看重。
在2002年仅用时8个月就完成了从签约到出车的壮举外,业内称赞的“北京现代速度”还来自于销量的快速达成。速度的背后就是效率。几组数据就能证明当年的“北京现代速度”到底有多高效:
2003年,索纳塔销量达到了5.2万辆,占据了当年B级车市场的10%份额。2007年5月,伊兰特只用了40个月就达成了累计销量超50万辆的成绩。2008年2月,北京现代仅用5年就完成了累计产销100万辆的最短用时纪录。而从2013年至2016年,北京现代的销量也连年突破百万。
随之带来的,是北京现代超高的发展速率与可观的市占率。不仅建立起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广泛认知,也助力中国市场更快的进入黄金市场。
20年来,不变的是对企业责任的坚持。
从建立至今的20年来,北京现代在教育、环保、赈灾、文体赞助等各个领域已经累计投入资金近6亿元,不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更广的范围内建立起用户对于北京现代的品牌认知度与好感度。
前几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北京现代经历了一段业务发展的低谷时期。而在低谷与蜕变的节点上,北京现代又迅速通过高效的转变开启了高质量的复兴重振之路:从产品布局到营销打法,一个更新的北京现代已经站在我们面前。
如果说不变的是坚守,那么“变”则需要魄力。
【“求变”的创新者】
后1100万时代,北京现代要在“不变”的创行者基础上,在行业中成为不断“求变”的创新者。
首先,要以“变”洞察中国市场。
前1100万时代,北京现代有过高光,也经历过彷徨。后1100万时代,北京现代正面临着寒冬之后的再次破茧新生。要以“变”洞察中国市场,要以“变”全面“投资”未来,要以“变”再次回归并领军第一梯队。
客观的讲,从当前北京现代在市场中的身位来看,今后的发展有两个任务。其一,要在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的包围中,再次建立起合资品牌的差异化与品质感。其二,要重新参与到和日系、德系主流品牌的正面竞争。
这就意味着北京现代要打造三个标杆:销量标杆、产品标杆、品牌标杆。而理解本地需求、融入本地发展就是打造标杆的支撑,也是以“变”洞察中国市场中的“变量”。
其次,以“变”找准新定位。
今年,北京现代实现了连续五个月销量稳定增长,其中伊兰特和中型SUV组合连续月销过万。从曾经遇到的发展瓶颈,到如今的销量回暖,北京现代已经开始找到了新的定位:通过亮出产品优势、亮出技术亮点、亮出品牌新形象,将此前一段时间内形成的性价比印象,转变为高价值感与新格调感的品牌定位。
因此,一个布局未来的全新品牌发展计划—2025向新计划,也应运而生。这是达成“创新者”的途径,也是助力北京现代再次回归第一梯队的基础。
其核心在于,首先要准确锚定两个时代坐标:引领市场发展趋势的智电时代和引领年轻消费市场的Z时代。其次,要在时代坐标的基础上,从产品转型、品牌向新、服务创新三个层面,达成转变并实现2025年年销50万以上的销量目标。
目标有了,具体如何达成?
在笔者看来,有两个大的维度:以“变”建立新布局,再以“变”实现新破局。
新布局来自于产品端的向智电时代进军与转型。这既是现代集团未来发展的主线,也是北京现代在中国市场求变的重要支撑。
在2025向新计划中,产品转型分为三部分:一是2025年实现燃油车全面混动化;二是引入全新纯电品牌;三是全系新产品搭载OTA技术,实现全系产品智能化。
具体来看,首先,未来3-5年混动化燃油车仍将是市场的主流产品,北京现代将构建一款MPV车型、两款轿车、三款SUV车型的混动化产品矩阵;其次,从明年开始推出专属EV车型,在未来3年内,投放4-5款纯电车型产品;此外,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新上市产品都将搭载OTA技术,2025年实现全系产品OTA。
这不仅将现代汽车更前沿的技术全面应用到中国,也将未来整体市场中对于“智”和“电”的要求,全部在产品端进行了布局,由此助力北京现代在电动化转型时代中,重新回到市场第一梯队。
新破局,则来自于品牌与服务层面。
在品牌层面,为实现品牌向新,北京现代将对年轻人开展零代差互动。在产品定义与品牌传播层面,都聚焦于打造“科技、运动、活力”的品牌标签。比如产品定义方面,将话语权多交给年轻设计师。在品牌传播体验上,则将体育、娱乐、游戏等年轻文化融入到营销传播领域。
在服务破局层面,从业内盛行噱头大于实质的过度服务,转变到对服务舒适感的追求。真正成为具有高效率、有温度感的品牌服务。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也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上。品牌破局与服务破局,将为北京现代以创新者角色,创造全新机遇,也让北京现代以创新者的角色,更好的展现合资车企深度布局中国市场的定力与决心。
【总结】
北京现代的20周年,是与中国汽车市场走向成熟、壮大与质变发展同频的20年。
20年间,北京现代是中国汽车市场爆发性增长的一位重要的参与者,通过一系列现象级车型,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优质选择;亦是见证者,在构筑高光时刻与蓄力重振之时,也纪录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更是助力者,通过“北京现代速度”和1100万的销量,驱动国内私人汽车消费市场进入到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
在第一个20周年所达成的1100万时代,北京现代展现出是一种创行者之姿。从新的20年开始的后1100万时代,北京现代也正在以创新者之势,创造全新的北京现代时代。
北京现代的下一个20年更值得期待。
-
8万起
-
11.29万起
-
12.79万起
-
17.18万起
-
17.98万起
-
8.49万起
-
10.86万起
-
14.98万起
-
42.79万起
-
8.18万起
-
8万起
-
8.49万起
-
8.18万起
-
8.79万起
-
8.99万起
-
7.38万起
-
6.79万起
-
8.39万起
-
0万起
-
4.89万起
-
8万起
-
11.29万起
-
12.79万起
-
17.18万起
-
17.98万起
-
8.49万起
-
10.86万起
-
14.98万起
-
11.98万起
-
11.68万起
-
17.18万起
-
17.98万起
-
32.18万起
-
17.49万起
-
17.98万起
-
29.99万起
-
22.49万起
-
33.48万起
-
29.69万起
-
16.45万起
-
42.79万起
-
43.99万起
-
44.82万起
-
37.98万起
-
29.69万起
-
44.72万起
-
43.39万起
-
50.68万起
-
48.88万起
-
25.58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