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不如威马!理想召回一万余辆,避重就轻如何赢得消费者信任?

舆论压力倒逼下承认召回理想的价值观令人不寒而栗-图1

当资本市场沉浸在造车新势力股价疯狂上涨的喜悦中时,理想汽车近日刊出的一封“道歉信”却以另一种方式吸引了全网目光。

11月6日,理想正式针对此前“车辆硬件升级”的处理方式进行致歉,并宣布将于11月7日起,严格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要求,主动召回一万多辆理想ONE,并为它们免费更换球销脱出力更高的前悬架下摆臂。

舆论压力倒逼下承认召回理想的价值观令人不寒而栗-图2

就在不到一周前,理想于秋季沟通会上宣布将推出OTA 2.0版软件、ADAS更新内容以及所谓的“硬件升级”内容——为了降低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后前悬架下摆臂球头脱出的概率,针对2020年6月1日及之前生产的理想ONE升级球销脱出力更高的前悬架下摆臂。

此番“升级”信息发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许多车主、媒体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更换零部件完全够到了“召回”的标准,“升级”的表述显然不合常理,也与行业的传统认知相左。理想似乎在用一场“文字游戏”来掩盖已经发生的硬件质量问题,以达到蒙混过关的目的。

而此次理想正式发布“召回”信息并致歉,足以证实这一点。

舆论压力倒逼下承认召回理想的价值观令人不寒而栗-图3

尽管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在近年来不断提高,但它毕竟是一种与用户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交通工具,“硬件升级”这种在消费电子领域流行的说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汽车产品。

的确,造车新势力们的崛起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汽车行业的某些玩法和生态,但无论何时,企业诚信经营的底线绝对不可突破。

舆论压力倒逼下承认召回理想的价值观令人不寒而栗-图4

自去年12月正式交付以来,理想仅用10个月的时间便达成了交付两万辆的成绩,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中最快的。但实现交付不久,首款车型理想ONE就多次发生“断轴”事件,为这家争议不断的企业再添重重迷雾。

今年1月,一辆理想ONE在行驶过程中与一辆宝马发生碰撞。事故中,理想ONE右翼子板撕裂,前保险杠变形严重,右前轮处于脱落状态,即俗称的“断轴”;5月,一辆理想ONE在行驶过程中撞上马路台阶,右前下摆臂球头脱落,发生位移的车轮甚至将传动半轴拉出,“断轴”情况再现。

舆论压力倒逼下承认召回理想的价值观令人不寒而栗-图5

根据理想汽车的官方统计,截至今年10月31日,理想ONE累计发生前悬架碰撞事故97起,其中有10起发生了前悬架下摆臂球头脱出的情况。几乎可以确定问题源头就在该部件上。

事实上,早在今年初第一起“断轴”事故发生之时,理想就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随即在生产过程中着手强化该部件。因此,今年6月1日以后生产的理想ONE,出厂便已换装了脱出力更高的前悬架下摆臂球销(脱出力由原先的35kN加强到现在的50kN)。

事已经在做了,但话怎么说又是另一门学问。

在11月1日举行的秋季沟通会上,理想汽车CEO李想对此给出的解释是——产品的确有缺陷,但只要正常行驶,不撞它就没问题。颇有些薛定谔理论的意思。

舆论压力倒逼下承认召回理想的价值观令人不寒而栗-图6

不仅如此,李想还一再强调这次更换零部件的行为是“升级”,绝非“召回”。这显然不能说服广大车主和围观群众。

有人认为,理想起码没有使用新势力的传统技能,把锅甩给车主的“使用不当”,已经相当厚道了;但更多人的声音是,理想就是在回避自身的质量问题。在此前的几个月里,这家车企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或许是迫于不断发酵的舆论压力,理想终于在近日改口,承认此次行动是“召回”而非“升级”。

舆论压力倒逼下承认召回理想的价值观令人不寒而栗-图7

具体到细则,从11月7日开始,理想将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要求,为6月1日及之前生产的10469辆理想ONE,免费更换球销脱出力更高的前悬架下摆臂。全部召回工作预计将在3个月内完成。

白纸黑字已写下。回头再看“升级”话术,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舆论压力倒逼下承认召回理想的价值观令人不寒而栗-图8

同样是面对产品质量问题,我们不妨看看同为新势力的威马是怎么做的。

10月27日晚,北京一辆威马EX5发生起火事故。随后,威马汽车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已第一时间上报主管部门,并派专业人员赶往现场协助处理后续事宜。

舆论压力倒逼下承认召回理想的价值观令人不寒而栗-图9

这是威马在当月发生的第三起起火事件。

基于此,威马于10月28日便主动开启官方召回程序,决定自当日起,召回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9月23日生产的,装备某型号电芯的2020款威尔马斯特电动汽车,共计1282辆。这等于承认了供应商生产的动力电池存在安全隐患。

舆论压力倒逼下承认召回理想的价值观令人不寒而栗-图10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主动召回事件发生后,威马的终端销量也并未受到很大影响。10月,威马共交付新车3003辆,同比增长46.1%,环比增长 42.5%,再创年内新高。

对比之下,理想畏手畏脚的“升级”说辞未免过于傲娇。如果不是舆论的压力,理想的“升级”计划很可能已经悄无声息地完成了。

好在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不少网友都应该记得,理想的“诡辩”已经不是首次出现。

舆论压力倒逼下承认召回理想的价值观令人不寒而栗-图11

今年5月,湖南长沙一辆理想ONE在街道上发生起火,理想官方微博却堂而皇之地把熊熊火焰描述成“前机舱冒烟”,漂亮地玩了一招偷换概念。一家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在那一刻被抛至九霄云外。

根据理想公布的最新数据,理想ONE在10月共交付3692辆,连续三个月刷新单月交付量纪录。同时,10月新增定单量也创下历史新高。今年1-10月,理想ONE已累计交付21852辆。

一家仅交付两万多辆车的新造车企业,就敢在质量问题上闪烁其词,等到它成长为一家百万级用户基盘的企业,又将伤害多少人的感情乃至生命安全?

舆论压力倒逼下承认召回理想的价值观令人不寒而栗-图12

在“道歉信”中,理想诚恳地向外界保证,“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正视问题的本质,实事求是地沟通并高效地解决问题,才是理性汽车应有的担当和态度。”

我们也希望,理想可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网新社观点:

著名投资人张磊在他的新书《价值》里写道,“每次危机出现,都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压力测试和投资复盘的机会,而最终是价值观决定了你将如何自处和应对。”

从表面上看,产品质量是造车新势力面对传统车企的最大短板所在,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当下,几乎所有造车新势力都处于品牌形象构建的关键阶段,如何去对待每一次质量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一时的销量和股价,更是衡量这家企业未来价值的重要标尺。

舆论压力倒逼下承认召回理想的价值观令人不寒而栗-图13

网友还看了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