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试驾阿斯顿•马丁DBX 给自己的未来上保险
导语: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顶级豪车品牌的竞争又越来越激烈。身在其中的阿斯顿·马丁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当然也得全力应对。品牌历史中首款SUV的推出,就是CEOAndyPalmer给阿斯顿·马丁的未来上的一份保险。
第一次驾驶阿斯顿·马丁DBX是在阿曼的荒漠中,这种见面方式倒是颇为有趣——一个以奢华跑车著称的品牌,居然在荒无人烟的地方给我们提供了一台脏兮兮的、贴着各种贴纸的试驾车。当然,这并不是一台真正的试驾车。准确地说,这是一台还在测试中的原型车。虽然看上去有些灰头土脸的,但这台车恐怕比那些跑在路上的光鲜的DB11还要珍贵,因为现阶段它仅有几十台,此时正分布在全球各地,接受各种严苛路况和气候的挑战。这件工作对于阿斯顿·马丁的工程师来说也并不轻松,毕竟在他们看来,有些工作以前从未做过。
一向以超跑著称的阿斯顿·马丁居然出现在这样的荒山野岭,而且还脏兮兮的——这不合乎常理呀?是的,这就是阿斯顿马丁历史上的第一款SUV——DBX。它的诞生意味着阿斯顿·马丁今后将在出现在更多的场景中。
作为阿斯顿·马丁旗下的第一款SUV,DBX的确给技术研发团队带来了若干个新课题,但对于品牌及其它的拥趸,又何尝不是带来了新的闪光点呢?至少,希望能够全家同乘一台车出游的阿斯顿·马丁的粉丝们就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粉丝的需求有多大呢?调查数据显示,现有的阿斯顿·马丁车主中,72%的人还拥有一辆SUV。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不让这些人买的SUV是阿斯顿·马丁自己的产品呢?
阿斯顿·马丁的CEO,Andy Palmer相当重视DBX,并称之为品牌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款车型。它的成功将为阿斯顿·马丁后续的产品开发提供更加稳固的基础。
对于DBX的关键程度,阿斯顿·马丁的CEO,Andy Palmer相当直言不讳:“这是阿斯顿·马丁品牌创始以来最重要的一款车型”。在他的心中,DBX之于阿斯顿·马丁,就好比卡宴之于保时捷。这款SUV一旦成功,阿斯顿·马丁将会有更稳固的基础来研发超级跑车、大型GT、甚至中置发动机的Valkyrie,去和法拉利、迈凯伦正面交锋。从这个意义上讲,DBX对于阿斯顿·马丁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2015年的日内瓦车展上,DBXConcept概念车已经向世人展示了阿斯顿·马丁旗下第一款SUV的大体样貌。消费者和媒体的积极反应让阿斯顿·马丁坚定了研发决心。
这点从DBX正式亮相前预热期之长就能看得出来。早在2015年的日内瓦车展上,阿斯顿·马丁就展示过一台名为DBXConcept的概念车,这就是DBX的最早雏形,当然也是为了试探用户的反应。2019年的美国圆石滩(PebbleBeach)车展期间,DBX就曾经做过秘密首秀——当时我也在现场。各路富豪们对于DBX真的是喜爱有加,瞬间把发布会直接变成了订货会。后来阿斯顿·马丁的工作人员也向我们证实,DBX的订单数量完全超出预期。
DBX就是在阿斯顿·马丁的首席创意官Marek Reichman的笔下诞生的。如何去理解DBX的设计精髓呢?也许按照Marek的建议做做那个小实验,就能恍然大悟吧……
能够吸引富豪们下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DBX优美的设计。从当下超豪华SUV的设计层面来看,宾利添越端庄大方、兰博基尼Urus科幻极端、劳斯莱斯库里南威严霸气……DBX则精准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阵地——把自家经过多年磨练的、近乎完美的跑车设计风格运用到了自己身上。可以说,如果挡住车辆的下半部分,在这四辆超豪华SUV里面,DBX的设计是最具有经典跑车范儿的。长长的车头、优雅的流线和上翘的鸭尾都是一台经典的超级跑车、一台阿斯顿·马丁所应该拥有的。阿斯顿·马丁的首席创意官Marek Reichman甚至建议我们再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如果你用一块布把DBX盖上,那么你一定会看到一个非常优美的轮廓和完美的车身比例,辨识度非常高。而如果你同样把宾利添越和奥迪Q7盖上,恐怕是看不出来区别的。
阿斯顿·马丁DBX侧面线条流畅,看上去就像一台经典的超级跑车那样优美。
支持Marek做到这一点的,是一副完全重新开发的底盘架构。对于阿斯顿•马丁来说,找奔驰要一个现成的底盘并不是多难的事情,毕竟奔驰持有阿斯顿•马丁5%的股份,而且双方合作已经持续很多年了。但这样一来,设计师将会受到很多局限——诸如轴距、前后悬长度、前风挡位置、防火墙与前轴距离、腰线高度等设计关键点都无法改动。这也是为什么被盖上之后的添越和Q7无从分辨的根本原因。
DBX侧面看上去并不显得非常魁梧,主要是因为流线型的设计巧妙得隐藏了它的体量。可以说,在超豪华SUV市场中,DBX算是在设计上最像跑车的那辆。
换个角度、换个光线,鸭尾营造出的光影效果竟让DBX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请牢记这个由LED尾灯勾勒出来的图案,今后这将会是DBX独有的背影。
Marek告诉我们,由于掌握了全车设计的96个关键硬点(hard points),所以他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设计手法。DBX的车尾就很类似现款的Vantage,尤其是贯穿车尾的灯带。车头则更像DB11。在Marek看来,因为DBX的车头面积更大,所以给了他更大的发挥余地。他甚至认为DBX的车头是当前阿斯顿•马丁设计语言的最完美的代表作。
DBX从侧面看上去非常灵动,很有跑车的味道。优美的曲线从视觉上巧妙地隐藏了DBX地体量感,让它看上去并没有传统SUV那么雄伟,不过车内空间却是足够大了。我们全程四个身材超过1.8米的壮汉同乘一车,并未感觉到一点拥挤——无论横向的肩部空间,还是纵向的腿部空间都没有问题。头部也没觉得压抑,除了空间充足,车顶一个巨大的天窗也大大增加了敞亮的感觉。
从阿斯顿•马丁家族继承而来的大嘴,再加上抬高的车头让DBX从正面看上去很霸气。
保险杠下方左右两侧的进气口有着实际功用,周围环绕着的是日间行车灯。
发动机罩上的线条、大嘴进气格栅、大灯及旁边的进气口都赋予DBX独特的识别特征。
前轮后方设有排气出口,用于引导气流,降低阻力。这种设计在高速行驶时非常必要。
由于车长超过5米、轴距超过3米,所以DBX的后排空间足够宽敞。这恐怕也是当前阿斯顿•马丁旗下拥有最大后排空间的车型了。
几乎覆盖了整个车顶的天窗让车内宽敞而明亮,可惜这扇天窗无法打开,是一个遗憾。
仪表台的布局和DB11很类似,最大区别在于10.25英寸中央显示屏的位置。DBX上的显示屏已经与中控台融为一体,而不是DB11那样类似一个Pad竖立在中控台之上——据说这也是按照消费者的反馈做出的调整。关于内饰材质和做工,在这辆车上并不能做出准确评价,因为这毕竟只是一辆用来测试的原型车。按照阿斯顿•马丁品牌一直以来的调性,这是最不应该担心的地方。
内饰整体设计风格和布局都与DB11类似,但中控屏的位置下移至中控台中部,这是按照消费者反馈做出的调整。
中控台采用悬浮式设计,下部有比较宽大储物的空间,便于放一些随身携带的小件物品。
虽然被厚厚的尘土覆盖,但依然能从按键、出风口等出细节上看得出做工的精细程度。
其实我们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评价DBX的工艺、材质与做工,而是要体验一下它的动态表现,看看这副阿斯顿•马丁自己打造的底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驾驶感受。与旗下其他车型一样,DBX的动力系统来自奔驰,确切的说是AMG。这台4.0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与Vantage和DB11V8车型上的相同,但功率却从503马力上调到了550马力,最大扭矩700牛•米。搭配同样来自于奔驰的9速自动变速箱,DBX的最高车速达到291公里/小时,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为4.5秒。
发动机舱里面隐藏着一台来自AMG的4.0升V8发动机,最大功率550马力,最大扭矩700牛•米。
9AT变速箱同样来自奔驰,胜在输出平顺、换挡快速。换挡按钮被放置在中控屏上方。
对于阿斯顿•马丁这个跑车品牌来说,优异的公路性能是首要保证的目标。但在DBX上,凶悍的加速性能和在Autobahn上的极速并不是唯一的追求。如何让它能够应对一定难度的越野路面,并同时把这种能力和公路性能相统一,这才是DBX的核心要义。底盘开发的重任都在MattBecker的肩上——他是阿斯顿•马丁的首席工程师。Matt曾经效力于路特斯(Lotus)长达十几年,可想而知他在运动化底盘调校方面的造诣之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厌恶SUV。正相反,DBX项目启动初期去德国试驾了各种型号的SUV之后,他对开发这些车型的工程师深表敬意,同时也感觉到开发DBX的艰巨性。“你必须让这辆车既有跑车般的强劲、又有家用车般的实用。既能拖着游艇去度假、又能翻山越岭去远行,还得在高速公路上跑到300公里/小时……”
加盟阿斯顿•马丁任首席工程师之前,MattBecker在路特斯工作了近20年,因此在运动化底盘调校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介绍起DBX的技术亮点来,那简直是如数家珍。
DBX的底盘采用了很多阿斯顿•马丁首次应用的新技术。四驱系统整体仍旧偏向后驱,三腔空气弹簧能优化车身高度变化范围和速度,eARC可以单独调整任意一个车轮防倾杆的软硬等……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DBX在底盘方面采用了多项在阿斯顿•马丁历史上首次采用的新技术。比如四驱系统在阿斯顿•马丁的历代车型上就从未出现过。这套系统最多能将47%的扭矩传递给前轴,也可以将100%的扭矩传递给后轴。后轴还配备了电子限滑差速器,以实现扭矩在两个后轮之间的分配。这样一来,DBX既能保证提供一辆高性能后驱车所具备的乐趣,又具有了一定的脱困能力。
除了四驱系统,可升降的底盘也提高了DBX的通过性。在三腔空气弹簧的帮助下,底盘能够升高45毫米,离地间隙相应地从190毫米提升到235毫米。当然,在高速情况下,底盘还能下降30毫米,离地间隙降至160毫米,以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在装载模式下,车身还能再降低20毫米,使离地间隙降到140毫米的最小高度。
毫无疑问,公路性能是DBX首先要保证的,这一点也是阿斯顿•马丁这个品牌的DNA。
轻量化材料的采用,以及转向机构的运动化设置,都让DBX开起来相当灵活,弯道里面很自如。驾驶技术高的话,偶尔来个漂移,享受一下驾驶乐趣也很容易。
底盘的亮点不仅于此,阿斯顿•马丁还专门为DBX加载了自行研发的48V系统。准确地讲,是48V主动车身防倾控制系统。这套系统被称为eARC(electricAntiRollControl),四个车轮的防倾杆可以通过电动马达控制,根据需要调整软硬程度。Matt很自豪地告诉我,每个防倾杆上最大都能施加1400牛•米的力,算得上是同类系统里面最强大的。此外,eARC还有一个独门绝技,那就是每个防倾杆的力度可以单独控制。这种能力可以在使后轮防倾杆变硬的同时让前轮防倾杆变软,这时DBX就更容易进入漂移的状态。如果此时在越野路面,前后防倾杆都变软,则能够增加前后车轮的弹跳行程,提高车轮的抓地力。而这一切只需要选择不同的驾驶模式就能轻松实现。
DBX有多种驾驶模式,“Sport”和“Sport+”是运动爱好者的选项,“Terrain”和“Terran+”则能DBX尽可能提高通过性。“GT”模式则是在运动性和通过性上最均衡的选择。还有一个是“个性化”模式,能让你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设定DBX的性格。
个性化设置能够单独调节动力系统、悬挂、转向及排气声音等选项。
按照Matt的建议,我们驾驶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选择了“GT”模式。这是阿斯顿•马丁推荐的驾驶模式,因为它是在运动和舒适之间较为均衡的一种驾驶状态。在这种模式下,DBX表现得很温和,无论是油门、换挡、转向,还是减震、排气声浪都很有分寸。再加上本身的坐姿比较高且车内空间宽敞,所以此时并不觉得自己在开一辆阿斯顿•马丁,倒是会误认为身在一辆大型豪华轿车内——这个感觉非常符合GT应有的风格。不过沉稳的背后依旧藏着一些灵敏。DBX的转向比是14:1,方向盘的左死点到右死点只有2.6圈,可以说转向的调校非常精准。再加上大量采用铝材料之后,整车只有2.2吨重,因此DBX的敏捷性让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高高的坐姿、开阔的视野、充沛的动力、良好的隔音、宽大的空间,这些DBX所带来的感受与以往阿斯顿•马丁品牌给人的印象还是有些差异的。毕竟这是阿斯顿•马丁的第一辆SUV。
在铺装良好的公路上,采用GT模式就足够了。此时DBX就像是一辆大型豪华轿车那样,车内宽敞而静谧、减震柔和而舒适,动力强劲而内敛……难怪阿斯顿•马丁强烈推荐这个模式呢。
虽然尺寸并不小,但高大的车身并没有让DBX显得笨拙,弯道中非常灵活。在炸裂的“Sport+”模式下,DBX的侧倾水平甚至可以和DB11相媲美,那可是跑车的感觉。
当然,如果你想再炸裂一点,那就选择“Sport”或者“Sport+”模式吧。在这两种模式下,车身高度会相继降低15毫米,排气声浪也会更加宏亮,而且在收油和换挡的时候会有回火的“砰砰”声刺激你的肾上腺素分泌。方向盘也会变得更紧、悬挂自然也会变得更硬,转弯时的侧倾会更小,而且扭矩会更多地传递给两个后轮。此时的DBX仿佛瞬间褪去松弛的感觉,浑身肌肉紧绷,化身为一只准备捕食的猫科动物。Matt说,如果选择最硬核的“Sport+”模式,DBX的侧倾水平甚至可以和DB11相媲美——这就是DBX运动内核的最直接的体现。
能在荒漠砂石路面上飞驰,这对于阿斯顿•马丁的产品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对于很多喜爱这个品牌的车主或潜在消费者来说,或许期待这个场景已经许久了。
在砂石路面上,DBX给人足够的信心。原本以为如此强大的动力会让DBX难以驾驭,但实际上它却非常得好开,与公路上的表现并无二致。
DBX的涉水深度为500毫米,虽然比不上硬派越野车,但已经足够日常用了。至少在旅行途中制造些水花还是手到擒来。
全新开发的底盘赋予DBX运动天性,在砂石路面上,这种天性也展示无疑。而且,DBX很好控制,想领略它带给你的驾驶激情一点也不难,一点点油门的加减、一点点方向盘的转动之间,你就已经和它融为了一体。
经过研发团队几年的努力,使得驾驶一辆阿斯顿•马丁在野地上撒花已经不是梦想,而是现实了。无论在何种路况,DBX天生就有着强烈的展示欲,希望把自己的运动DNA完全表达出来。能否满足它,这就要看你的心情、胆识和驾驶水平了……
阿曼山区的砂石路,这恐怕是以前任何一辆阿斯顿•马丁都从未涉足的区域,而这次我却开着DBX狂奔了几十公里。考虑到地面附着力、对车辆熟悉程度以及原型车昂贵的价格,我还是忍住内心的躁动,将驾驶模式设定在了“Sport”。不必太快,80公里/小时的车速足以享受DBX的运动天分。路面的细微震动都会有所反馈,方向盘和车身的反应速度几乎没有时间差,发动机对油门的响应非常细腻。出弯时稍微加一点油门,车尾就会有相应的滑动,感觉很可控也很渐进。比起在铺装的赛道上突破极限,砂石路面的变化更加丰富、也更加出乎意料。想要享受这份乐趣,车和人都得有更高的水平。当然,在我和DBX这对搭档之间,还是DBX更强一些。它在工程方面达到的水准以及科技配置水平之高,让享受驾驶乐趣这件事变得非常容易。我越开越有信心,越开越兴奋,在野地上撒花儿——这也是以前任何一辆阿斯顿•马丁都不曾给过我的。
除了上述种种首创,DBX还有一个历史上的第一次,那就是首款为消费者提供车道保持、主动巡航、自动刹车等主动安全配置的阿斯顿•马丁。安全方面不落伍,这点对目标消费群体来说相当重要。
夕阳下绝尘而去,这恐怕是DBX潜在车主们梦寐以求的场景吧。这就是阿斯顿•马丁赋予DBX的生活方式的最佳呈现。
作为自己品牌所倡导的生活方式的体现,阿斯顿•马丁给DBX准备了种类多样的专属附件,如高级皮革制成的旅行包,和DBX内饰颜色浑然天成。当然,内饰和皮具的颜色都可以个性化定制,这是顶级豪华车必须提供的选项。
说到消费者,如我们前面所述,DBX的前期预定情况相当好。虽然不允许透露实际数字,但Matt还是非常肯定地告诉我,订单数量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基于热烈的市场反馈,Andy希望DBX的产量稳定在4000辆/月。即便按照这个速度排产,以当前的火爆程度,可能还是会造成订单的积压。
如果DBX真能如预期这样,那么Andy恐怕真的能成为阿斯顿•马丁的功臣。毕竟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有钱人的手头也不会太宽松,跑车的销量肯定会受到影响。而一款具有跑车般的性能、功能却更多样的SUV自然会受到更多有钱人的青睐。DBX便是阿斯顿•马丁给自己的未来上的保险。
作为顶级跑车品牌,阿斯顿•马丁将这次体验活动安排在了阿曼的首都马斯喀特附近。一方面,这里是中东一票产油国之一,富翁扎堆儿,另一方面,这里的沙漠、荒原、海洋、山地及高温都为车辆测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次行程中,多哈是中转站,因此卡塔尔航空(QatarAirways)自然成为了首选的航空公司。说到卡塔尔航空,熟悉的小伙伴一定非常了解。这家航司以优质服务著称,尤其是商务舱,而这次活动恰巧有机会体验了一下。
北京飞往多哈的QR895航班由波音777执飞,总里程约6200公里,约需9个半小时。登机之后第一印象就不错,客舱里面是白色、灰色和紫红色搭配,显得很有档次。
商务舱的座位要特别称赞一下,每个座位都是单独的一个小隔断,飞机起飞后会由空乘开锁,隔断的门就可以自由开闭了。关上门之后,就是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空间。这种布局几乎和国航的国际航班头等舱一个待遇了,只是空间略小一点而已。
商务舱的座位相对独立,飞机进入平飞状态后,可以关上门,形成自己独立的空间。
私密的空间感觉不错,除了面积小一点,其他方面感觉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头等舱几乎没有差距,甚至更好。我大国航要加油了。
隔间里面的布局很合理,左侧的桌子很宽大,方便安放随身的提包或者小件行李。
各种插口都是直接面向乘客的,不管给手机充电,还是插耳机都很方便。调节座椅的按键也都很显眼,易于操作,完全没有那些反人类的设计。
线控手柄可以取出。因为屏幕离得太远,所以这种线控手柄就非常有必要了。
细节方面做得很到位。几乎每个表面都会有花纹,而且材质也不仅相同,真是花了心思。
乘客背后的位置同样被照顾到。三个不同的区域采用三种不同的颜色和材质,辅之以不同的花纹,看上去质感爆棚。
左侧下方还有一个隐藏的储物盒,便于放置比较私密的物品。当然,把自己名贵的皮鞋放进去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机上的乘务员气质很好,也非常热情,会很主动的和你打招呼,并介绍各项服务和周边设施的功能,最后还把自己的名字告诉你,行为举止的标准可以与高级餐厅和高级酒店的服务人员看齐。
特别要赞一下的是餐食。我选择的是中餐,可以说无论色、香、味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虽然比不上餐厅里面的煎炒烹炸,但至少能够达到八成。我甚至觉得这些餐是由大厨现做的,丝毫没有做好的套餐然后再加热的痕迹。机上提供的酒类也非常全,而且品质不错。来一杯机组人员推荐的波尔多圣爱美隆特级(SaintEmillionGrandCru)产区的科宾米肖特(ChateauCorbinMichotte)酒庄2012年产的红酒,口味甘醇,很是享受。
准备开餐了。经过精心布置,瞬间有了烛光晚餐的赶脚。那盏摇曳的小蜡烛其实是一盏小LED灯,虽然不怎么贵重,但胜在营造气氛。在豪华质感氛围的塑造方面,国内同行的确还有不小的差距。
主菜登场,干贝蒜香大虾和炒饭。虽然量不大,但口感不错。感觉都是现做的,完全不是那种套餐加加热就给你的做派。居然第一次有了想再来一份的冲动。
吃饱喝足,去洗手间简单洗漱一下。洗手间的卫生一直保持不错,因为加了镜子,所以并没有压抑的感觉。
洗漱完毕返回座位,空乘妹子已经把床给铺好了。我特别喜欢这个能完全放平的座椅,让我这个大个子能很舒展地进入梦乡。
感觉还没睡多久,就被空乘温柔的声音唤醒。一看表,原来已经睡了5个小时。快速整理一番之后,早餐已经摆在了面前——姬菇鲈鱼粥。在远离祖国5、6千公里之外,能吃上一口味道还不错的热粥,这也算是一份幸运了吧。
清早6点到达多哈,准备转机去马斯喀特。期间4个小时的候机时间都花在了卡塔尔航空头等舱休息室中。这个休息室相当宏伟,挑高非常高,感觉像进了一座巨大的展览馆或者音乐厅。座位间隔很大,没有丝毫的拥挤感,大家也都不会互相打扰。或许是为了不让休息室显得过于空旷,卡塔尔航空甚至在这里面安置了一个百货商店,里面有不少像Burberry、BV这样的国际名牌入驻。
这个被称为AlSafwa的头等舱休息室入口的气场很足,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休息室里还设有商店,里面不乏Burberry和BV这样的国际大品牌。
一道高达5、6米的喷泉飞流直下,但别害怕,经过特殊设计,它一点也不吵。
经过一夜飞行,肚子有点饿了,来到餐厅。这里的餐食都需要单点,和其他休息室那种自助餐的感觉完全不同。点上一份当地阿拉伯式的早餐,悠闲地慢慢享受,之后再来上一杯香浓的咖啡,4个小时不觉很快就过去了。
餐厅的装饰非常有档次,门口也有Usher恭候,完全没有自助餐那种乱哄哄的感觉。
点了一份阿拉伯式早餐,还是比较丰盛的。吃下后立刻元气满满,准备迎接下一段旅程。
与阿斯顿马丁DBX相遇地这段旅程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现在回想起来依旧历历在目,这恐怕就是这个品牌和这个品牌背后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