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洞察》沃尔沃:辉煌的“十年再造”——袁小林访谈录
作者|李安定、李蛮(网上车市驻欧洲记者)
整整10年前,2010年3月28日,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后来被证明是中国汽车跻身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转折——吉利从福特手中收购了北欧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
当时、极为关注那次收购的我,对吉利收购团队中的并购总监,并兼作媒体关系的袁小林印象尤为深刻。今天,他已是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当时的他,面对各种唱衰质疑,表现出一种力挽狂澜的淡定。日前,我们进行了一次回顾10年的对话。
1 抓住机遇
李安定:记得李书福在2002年就考虑过收购沃尔沃。当年他和我说过,收购沃尔沃就是要“明媒正娶”地获得一个好出身,改变自主品牌的“模仿秀”起家的草根形象,以“根红苗正”的技术渊源,进军全球汽车业。
你是从沃尔沃被吉利收购到全面再造振兴的全程参与者。请你谈一下,为什么在2010年这个节点收购成为可能?
袁小林:2009年全球金融风暴袭来,美国三大车企破产了两家,仅存的福特也受到重创,不得不进行“回到一个福特”的战略调整。沃尔沃在福特的体系中成为从战略上必然要剥离的部分。
当时,蒸蒸日上的吉利有一种在全球汽车格局中寻求突破的战略期待。我们正好抓住了这个档口。以适当的成本、清晰的战略,并找到合适又专业的团队,在这样的一个市场条件下切了进去。从操作层面,齐心协力的去分析运作,成功完成了收购,举世瞩目。
2 企业的根本:创造价值
李安定:当时人们普遍质疑,被吉利收购后,沃尔沃能否转危为安?但是历史雄辩的证实了沃尔沃的成功涅槃,亮出的成绩单远超人们的想象。从这10年发展来看,什么是沃尔沃再造的精髓?
袁小林:我非常喜欢您前面用的“淡定”两个字。这么大的事,激动很正常,但淡定的底气在哪儿?我觉得沃尔沃抓住了企业运营的根本——创造价值。
不论是股东、公司运营团队、上下游合作伙伴、客户,以及整个社会,都必须让他们受益,对方才觉得你有价值,你才活得下去,这个是最本质的地方。
为什么吉利要接手连福特都赔得很惨的沃尔沃,因为我们看到沃尔沃有创造一系列价值的良好基础。比如品牌理念、历史上的技术积淀、以及完整的供应链以及营销体系。还有很特别的优势,沃尔沃品牌理念深入人心。
当时全球有不少并购案例,成功率并不高。回头看,吉利不仅成功收购沃尔沃,还战胜了重重挑战,成功的走过10年,最根本的正是李书福董事长所笃信的理念:坚持现代企业分层治理架构——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这也是沃尔沃10年再造的“定海神针”。
当时,沃尔沃建立起新的董事会,有评论说,这是瑞典历史上最豪华的公司董事会人员组成。李书福是董事长,董事中有MAN前CEO、全球轴承领导企业瑞典斯凯孚董事、前奥迪董事长Damel这样的汽车界的大佬,他也是麦格纳当时的执行副总裁。从初期的战略制定,到其后的稳定发展,他们都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这些董事们本来已经功成名就。应董事长李书福之邀来到沃尔沃,吸引他们的,是能够把这一生积累下来的经验、知识、能力,发挥出来,再造沃尔沃,再一次证明自己。
李书福董事长很了不起的一点是从善如流,尊重经济规律、尊重专业人士、尊重市场。不论是公司战略,还是重大决策,在董事会中,董事长和所有其他董事一样,投票权、发言权都是一人一票。
3 战略实施和全球化运营
李安定:2011年,第一次董事会之后,我赴瑞典哥德堡采访了李书福董事长。记得董事会很快确定了沃尔沃的总体战略,最明确的大方向就是稳定欧美成熟市场,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持续保持高端豪华的定位等战略布局。
袁小林:在沃尔沃,董事会制定出战略方向,剩下的就是CEO带着各个领域负责人去落地和实施。
这就意味着一个年产三四十万辆体量的公司,必须从技术产品的选择上,有明确的横向和纵向协同效应,一个平台要能够解决中型和大型车的技术基础。一个发动机平台,要解决所有发动机上下延伸的复杂问题,并且它还要是面向未来的环保高效、有电动化基础的发动机平台。这都是在2010年的时候就定下来的方向。按这一目标研发的第一台发动机2013年发布,一经问世就夺得“沃德十佳”发动机称号。
这些战略和举措效果十分明显。十年来沃尔沃在欧洲、美国和中国市场都有很大增长,销量翻番。2010年沃尔沃汽车全球销售30万辆,2019年则已突破了70万辆。沃尔沃在全球的员工,2010年是19600人,现在超过40000人。
十年间,沃尔沃汽在中国建成了三个整车厂、一个发动机厂、一个亚太的总部、一个研发中心和一个设计中心,还有采购中心、生产中心、销售公司等。
沃尔沃亚太的员工已从2010年的1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8000余人;我们在中国的配套体系从无到有,有了1700多家供应商服务于沃尔沃,在中国的采购量超过了30%。
在美国,沃尔沃也建立了一个工厂;欧洲的工厂完成了全部更新,沃尔沃真正成为一个全球运营的公司。
沃尔沃的全球化运营体现了一个原则:哪里有市场,就在哪里生产;在哪里生产,就在哪里采购;在哪里采购,自然就在哪里进行研发。各大市场之间当然也会有协同效应,以瑞典的研发中心作为总部,中国的研发中心、美国的研发中心,各有各的侧重点,体现了不同地区有优势的、有独特性的追求。
过去沃尔沃的管理团队都是瑞典人,今天管理团队12位高管中,有我一个中国人,还有瑞典人、美国人、荷兰人、西班牙人、德国人、比利时人。高管们来自不同的背景,这也基本上体现了沃尔沃汽车全球运营的现状。
回想沃尔沃汽车这10年,可以说,这是全球化的10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成长为一个汽车跨国集团的10年。
4 沃尔沃和吉利的协同
李安定:我们换一个角度,沃尔沃做得这么成功,吉利也从10年前的草根企业,变成如今全球瞩目的汽车集团,这个转变,沃尔沃的反哺功不可没,这也圆了李书福当年的初衷。
袁小林:吉利和沃尔沃两者就是在一个控股集团下的两家企业,虽然一直强调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是非常清晰的独立个体。但是在一个控股集团的架构之下,从公司运营、采购、品牌、服务的客户群等诸多方面,会产生巨大协同效应。
从整个集团的角度谈运营,如何制定技术发展策略、如何管理供应链、如何推动市场、如何加强品牌,是双方各自市场区间和强势领域相互滋养的过程,最终形成互动互补的强大力量。
无论是沃尔沃现在健康积极向上发展的势头,还是吉利这种大爆发式的突破,交流与合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谈到协同效益,一个具体的载体就是CMA架构,甚至产生了吉利和沃尔沃合资的新品牌——领克。通过共用这一中小型豪华车的平台,对于沃尔沃来讲,大幅摊销了开发成本和采购成本;同时,也保证了领克品牌从问世之初就具备了很强的产品竞争力。
包括吉利集团下的伦敦出租车、Polestar极星品牌,都是在不同层面上的协同效应一起做出来的。毕竟是自家兄弟,有很多东西能够通过高效的成本投入来实现。
可以很骄傲地说,早在2010年,沃尔沃的模块化、小型化、轻量化、节能环保这些技术方向的选择,不但给吉利的腾飞提供了技术支持,也非常精准地引领了汽车工业的潮流。
现在外界和媒体关注的一个话题是,面向未来全球汽车业的挑战,双方能不能再上一个台阶,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把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以更紧密的方式加深合作,特别是在沃尔沃比较强的北欧资本市场所加持。
但是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动作,而是这10年从协作、发展、发挥协同效应的一个延续。对于吉利和沃尔沃来说,这一步会在全球化,包括影响力、软实力等方面都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5 沃尔沃的人文价值
李安定:你在沃尔沃全球和亚太区一干就是10年,在国内职业经理人中并不多见。是什么牢牢吸引了你?
袁小林:我为什么愿意一直在沃尔沃工作,愿意和一帮同事一起奋斗?首先是价值追求上的契合。对于93年来沃尔沃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不是从内心笃信的话,恐怕早就失去了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信心。
第二个就是人,有一拨有能力、有意愿、认可沃尔沃价值观的人共同工作。10年以来,无论在瑞典,还是在中国;无论是顺境,还是在逆境;我很高兴地看到这些人体现出来的韧性和付出。
有一个说法我比较认同:“你从理念上明白了30%,要实现余下的70%,必须靠扎扎实实地工作”。即便有李书福董事长这样高瞻远瞩、有胸怀的掌舵人,方向再正确,没有扎扎实实地执行,他的大战略也无法实现。这也是我喜欢沃尔沃的一个地方,价值追求、人、扎扎实实地工作。
-
8万起
-
11.29万起
-
12.79万起
-
17.18万起
-
17.98万起
-
8.49万起
-
10.86万起
-
14.98万起
-
42.79万起
-
8.18万起
-
8万起
-
8.49万起
-
8.18万起
-
8.79万起
-
8.99万起
-
7.38万起
-
6.79万起
-
8.39万起
-
0万起
-
4.89万起
-
8万起
-
11.29万起
-
12.79万起
-
17.18万起
-
17.98万起
-
8.49万起
-
10.86万起
-
14.98万起
-
11.98万起
-
11.68万起
-
17.18万起
-
17.98万起
-
32.18万起
-
17.49万起
-
17.98万起
-
29.99万起
-
22.49万起
-
33.48万起
-
29.69万起
-
16.45万起
-
42.79万起
-
43.99万起
-
44.82万起
-
37.98万起
-
29.69万起
-
44.72万起
-
43.39万起
-
50.68万起
-
48.88万起
-
25.58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