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品牌车价大跳水 但它们为什么还坚持后驱布局?
买车是买前驱还是买后驱?这在之前似乎是一个不成立的话题,因为几乎在同等价位上不太可能会出现前驱和后驱的车型供大家同时选择。不过随着豪华品牌入门级中型车的大幅度价格跳水,和豪华品牌入门级车型从后驱架构逐渐变为成本更低的前驱架构,这个问题似乎开始有了现实意义。你会选一台亚洲龙还是宝马3系,开始让25万级的消费者有了自主选择权。可是回头一想,为什么在节约成本/纯电动化/小排量化等多个风潮席卷后,哪怕是20万级别的豪华车依然沿用着百年前发明的后轮驱动呢?
为什么豪华品牌的汽车大都选择后轮驱动为主力呢?很简单,因为它们从诞生之初就一直是这么做的(某A字母开头自诩豪华品牌的德国企业表示看不见)。首先豪华品牌区别于其它普通品牌的第一点,就是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年代感。在汽车发明之初,由于受众群体和初始设计的关系,后驱车是一直以来的主力。直到石油危机后,不少“弯道超车”的品牌以前驱架构来获取较低的油耗,从而有了今天两种驱动形式分庭抗礼的趋势。可是那真的是因为后驱不“香”了吗?并不是,恰恰是因为它太好了!
除了前驱和后驱之外,还有哪些驱动形式呢?或者说前驱和后驱,这些代表什么意思呢?首先汽车的发动机有前中后三种布局方式,又分为横置和纵置安放。所以驱动轮也分为很多种:包括了前轮/后轮/四轮。所以我们在前文泛指的前驱后驱大概是指前置前驱和前置后驱,毕竟只有这两项形式,对于一般的家庭用车的消费者来说接触的可能性较大,相互之间有交集也才能有比较。
性能层面的优势其实很多消费者也都很清楚,更多的情况是因为后轮驱动的车型普遍定位更高,取得更好的操控成绩和赛道圈速也是情理之中。可是在有交集的那一部分价格区间的车型中,不得不承认依然是后驱车型更有优势,脑补一下Giulia和天籁2.0T跑赛道的画风吧。对于此类中型轿车而言,前轮驱动的车型实用性要更加出色,这也束缚了它们在运动方面的能力。而后轮驱动的车型可以通过加长轴距,来取得对等的整体空间。“前轮转向后轮驱动”这些俚语其实我们的消费者早就烂熟于心,可是后驱车的优势并不只是这些。
不只是操控变得更出色了,甚至后驱车的加速能力也是优势。不少读者肯定会说了,明明是四驱车加速更快呀,你看看什么高尔夫R奥迪S3什么的。没错,在相对马力较小的车型上,四驱车型会抵消一些因为传动轴失去的动力,而取得更好的防滑效果,加速快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对于豪华品牌经常涉及的高价位大马力车型来说,动力无论损失与否都是极度冗余的存在。那么后驱加速重心后移,更加符合物体向前的基础物理逻辑,也能提供更为持久的加速力。以美国drag racing赛车为极端例子,前轮的存在感微乎其微,自然也就不存在四驱车加速更快的争议了。
买S级的用户可能会留言,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强的性能。那舒适性呢?舒适性好吧,还是后驱车型要更胜一筹。首先并不是说前驱车型做不好舒适性,前驱车型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机械结构最小化,以获得更大的乘员使用空间,这会让他们做出同尺寸比后驱车型更大的车内空间。但是舒适性并不只有空间一个维度,更好的隔音静谧性、更好的动力平顺性和更佳的整体滤震性都需要更多机械元素。例如横置前驱布局的车型,最大的记录也只有凯迪拉克安放下了北极星V8,还得是OHV结构。但纵置后驱布局可以轻松安放下各种V12,多缸数发动机带来平顺性上的提升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在本文的最后依然要纠正大家的一个误区,就是“唯硬性指标”而评价车的体系,这点在中国车迷以及媒体中尤其盛行。你可能可以举例出在20万价位性能/舒适性都完爆同价位后驱车型的反例,那是因为除了驱动形式,各个厂家之间的水准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如何看一台车的产品力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至于同价位消费者如何选前驱和后驱车型,对于目前有价格重叠的25-35万的消费者来说,价格和日常维护保养费用也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选项,所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