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指数超宝马X3 领克靠什么成为碰撞测试No.1

2019年4月16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在上海车展期间发布了2019年度C-NCAP第一批7款车型的评价结果。其中吉利高端品牌领克旗下的02以95.0%的最高综合得分率获得最高五星+评级,超越了同批测试车型——宝马X3(五星评级),成为现行中国汽车安全碰撞标准体系2018版规则实施以来唯一获得五星+成绩的车型。

惊讶之余不免心生好奇,作为一个刚成立两年多的新品牌,是什么造就了领克如此出色的安全性能,能打败百年豪华品牌宝马?5月13日,在领克汽车原创分享平台——领享会第二季活动中,我找到了答案。

安全指数超宝马X3 领克靠何取得碰撞测试NO.1-图1

安全指数超宝马X3 领克靠何取得碰撞测试NO.1-图2

※应用与大众MQB、丰田TNGA“并驾齐驱”的CMA模块化架构

CMA架构诞生于CEVT(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的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由来自25个国家的2000多名顶级汽车工程师,历时3年多全新开发。在安全部分,CMA架构采用了比全球最高标准更严的安全验证标准,在中、美、欧安全碰撞测试中均得到最高评级。

安全指数超宝马X3 领克靠何取得碰撞测试NO.1-图3

领克目前在售的01、01 PHEV、02以及03均出自CMA架构,除了领克02,领克01也取得了2015版C-NCAP五星+最高星级以及C-IASI(中国保险安全指数)最高星级评价。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出自CMA架构的“同门兄弟”——沃尔沃XC40也于近日在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获得了“Top Safety Pick+”的顶级安全评价。

从上述权威测试成绩可以看出,CMA架构在安全方面的“硬核”实力绝对称得上全球领先。另外,CMA在研发之初就兼顾了各种车型形态,可适配不同车辆的长宽高要求,这也意味着CMA对于所有适配车型均具有相同的安全性能,换句话说除了上述测试过的几款车型,其他领克车型(包括在售03以及未来新车型)均拥有五星+的安全标准实力。

※承袭了沃尔沃近100年的安全基因

沃尔沃在安全性方面成绩在业内绝对首屈一指,从1959年发明汽车三点式安全带,到1991年首推侧撞保护系统,再到1995年发明第一个侧安全气囊,沃尔沃一次次引领着行业对于汽车安全的定义。领克也继承了沃尔沃对于安全标准的“苛刻”态度,不管从车身材料、座椅结构、吸能结构设计、供应商标准等均满足沃尔沃基准,甚至更高标准。

安全指数超宝马X3 领克靠何取得碰撞测试NO.1-图4

以领克02为例,该车车身高强度钢使用率超过80.5%,可承受1600Mpa的强度,而宝马X3的高强度钢可承受强度为1000Mpa,从数据上看立判高下。另外,领克02全车的钢材镀锌率为93.5%(镀锌作用是有效防止钢材腐蚀生锈、延长钢材使用寿命)。领克02还创新开发了独特吸能盒设计、副车架脱离技术,在发生碰撞时承受更大力度的撞击以及保障乘员的生存空间。

领克还与沃尔沃汽车共享供应商管理标准,过程检查、尺寸控制、整车质量评审全系均采用相同的流程。另外,领克还采用与沃尔沃相同的车身三坐标仪器,测量精度高达0.05mm。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领克汽车产品前座均采用了基准更高的吸能座椅。沃尔沃近百年的安全技术积累,为领克强大的安全性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融入众多领先的电子电气及新能源技术

曾经说到汽车,底盘、发动机以及变速箱“老三大件”是我们老生常谈的东西。而在汽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子电气、底盘、动力总成成为人们关注的“新三大件”。在电子电器方面,通信、高性能处理器、雷达等新科技的持续升级为汽车主动安全提供了更有效的支持。

安全指数超宝马X3 领克靠何取得碰撞测试NO.1-图5

现行的中国汽车安全碰撞标准体系2018版规则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行人保护试验与AEB试验,更加突出主动安全的重要性。领克02在多达17项智能驾控辅助系统的助力下,取得了14.584分的主动安全成绩(满分15分)。针对行人安全,领克02还配备了主动式发动机盖弹起,针对乘员安全加入了主动式座舱清洁系统,而这些配置是奔驰GLA、奥迪Q2L、马自达CX-4等同级车型所没有的。

与此同时,领克车型的电子架构所采用的是FLEXRAY总线+以太网传输通道,保证了更快的传输速度,是大多数车型使用的CAN架构的20倍,这也使得领克汽车对于安全问题的识别以及动作反馈更加及时与灵敏。除了上述物理方面的安全保护,更加让我感到意外的是领克“心理”上的保护。领克SOS 24小时在线,更大程度保护了乘员遇到安全问题时心理上的“创伤”。

总结:最高五星+评级的安全测试成绩不是偶然,是领克创立之初就植入到骨子里的基因。沃尔沃近百年的安全技术积累、CMA架构的“严苛”内部标准以及顺应时代的高科技应用等最终成就了领克NO.1的安全等级。

网友还看了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