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阻奥迪与上汽合作会否弄巧成拙?
凤凰汽车评论 2016年11月11日,上海大众与德国奥迪签署合资在华组建各持股50%的销售公司,“奥迪”品牌未来将成为上海大众的第三个合资品牌。。
而来自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消息称,上海大众与德国奥迪的合作引发了目前奥迪中国经销商的一致抗议。最新的消息显示,相关经销商甚至给奥迪方面下了最后通牒,如果12月1日前其不取消与上海大众的合资,将会停止提车和提出高达千亿的赔偿诉求。
其实作为德国大众旗下独立品牌,奥迪在上世纪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首先是在上海大众进行生产制造的,当时的车型是奥迪-100,后来国家为了扶持一汽集团的发展,要求奥迪将车型扩延移至长春一汽大众生产制造,车型也由奥迪-100,奥迪-200,扩展至奥迪A6/A6L、A4/A4L、A3、Q3、Q5等等几乎全系列,其中奥迪A6/A6L更是成为了中国的“官车”,而与宝马、奔驰跻身“豪车”行列。
来自《财富》世界500强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1022.49亿美元的收入和45.40亿美元的利润位居第60位,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以801.95亿美元的收入和42.48亿美元的利润位居第107位。两者收入差距220亿美元,而利润差距只有区区2.92亿美元,对于一汽集团而言,一汽大众在其中的贡献功不可没,其中奥迪品牌应该更是承担着巨大的重任。
从大众/奥迪在华两大合资企业的持股情况看,上海大众中外持股比例已经达到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50对50,而一汽大众中外持股比例是60对40。因此在一汽集团改制整体上市时,德方就曾提出希望进一步增持在一汽大众的股份,但这一愿望并未能得到满足,同时一汽集团的整体上市也还遥遥无期。
鉴于上汽集团自2006年登顶中国汽车产销第一已经长达十年之久,且与第二名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而面对在一汽那里相关诉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怨气,加之之前与上海有过合作的经历,因此奥迪转身再度牵手上海乃情理中的事。且此次合作从销售公司而非制造公司起步,应该是个谨慎的选择,未来要进行生产制造也是易如反掌的。即便届时遭到一汽方面的杯葛也还是寰转的余地。再退一步讲,相关已经在产的奥迪车型未来升级换代既可以在一汽大众进行,也可以在上海大众进行,大众帕萨特/迈腾车型就是一个案例。
而对于现有奥迪经销商而言,未来竞争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也不至于弄到要与奥迪摊牌的境地。去年宝马经销商的争执应该只是个特例,毕竟宝马目前在国内只有一个合作伙伴,且还面临奔驰、大众/奥迪的竞争,最终让步也是应该的。
万一奥迪方面最终不愿妥协,而相关经销商又自己把自己逼入死胡同,如果此时一汽方面也不愿上汽奥迪分担销售,那么随着奥迪在华销售的下滑,直接影响的将是持股达60%的一汽的效益,同时间接获益的还有宝马、奔驰等合资企业,因此,对于奥迪与上海的合资,真正感到难受和压抑的应该是一汽方面。当然这样的时间应该也不会持续太长,以上汽形成产能的能力和奥迪的决心,最终还是上海方面会获益最大。
因此,面对奥迪已经与上海签署了相关合资合作协议,且这样的合资合作并未违反国家相关政策,并有意开展进一步合作的现实,无论是现有的奥迪经销商还是一汽方面,都应该理性对待,通过友好协商来达成各自能够接受的结果,为未来的发展创造和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共赢的目标,切忌吃独食和妄想借手他人来谋一己私利的做法,否则结果只会是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