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汽车讯 “巴铁”在备受网络追捧后,突然有人站出来质疑它的可行性。巴铁项目于中国汽车行业而言意味着什么?政府部门和公众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日前,中汽协董扬就此的一个评论文章在网络流传,现摘原文,如下:
最近,有个和公路车辆交通有关的项目叫"巴铁"(也称立体快巴),被炒得很热,有记者追问我对其的评价,被我拒绝了。这并不是我对这个项目有什么成见,而是我一贯地尽量避免对希望造成轰动效应的所谓"发明创造"发表意见。
我的这一习惯和我的工作经历有关。我在初入汽车行业的14年里,主要从事行业的科技管理工作,工作内容包括管理汽车行业的科研攻关计划,也处理有关汽车技术方面的人民来信和来访,其中多数是自称有发明创造,希望政府支持。这些来信和来访,绝大多数不可行,主要原因原理错误和技术不成熟。
改革开放以来,汽车行业最不靠谱的"发明创造"是"水变油"。这个明显违反常识的所谓发明,却得到个别政府官员的支持,以及业内部分人士的呼应。热闹了好几年,业内的科研试验机构也做过不少冤枉试验,也颇浪费了一些政府和企业的经费,最后不了了之。
还有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件,叫"W工程"。该技术号称只要改动发动机活塞就可以大幅度改善排放并明显节油。该项目一度被列入国家部委的推广计划,后被清华大学发动机专业的陆际清教授向时任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点击查看最新人物消息) 同志举报,宋健主任要求核查,而我适逢其位,主持了核查工作。为慎重起见,我们聘请本专业领域最权威的天津大学史绍熙院士和清华大学程宏教授为正副组长,制订了科学、公正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证明,该项技术在正常的发动机上没有发明者宣称的效果。时过境迁,重提旧事,是因为我认为有两点值得业界注意:一是该技术原本在废旧发动机修理中有一定效果,夸大为可用于新发动机并说有巨大的效果就是欺世盗名;二是在我们出具鉴定意见后,还听说被人抽换了鉴定结论,保留封皮和专家签字,进一步用于宣传,讲权威专家鉴定有效云云。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有人自称有动力蓄电池的新技术,可以造出全世界最先进的电动汽车,要求邹家华副总理批准他搞年产30万轿车项目。邹副总理当即拒绝,说你只有一只袖子,还不具备条件做大衣。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那"一只袖子"也是假的。
根据我的经历和思考,汽车产业的发明创造,不同于一般制造业。一方面是汽车产业技术密集,产业体量大,发明创造获得的利益也大,加之汽车产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关注、爱好者多,所以号称对汽车产品和技术有发明创造者也特别多,层出不穷。 另一方面,汽车产品和技术百多年来已经千锤百炼,汽车产业对技术成熟度要求甚高,所以在汽车产业做出重大发明创造真不容易,常常是前人己想过、但实际行不通,或者是虽然有道理、技术不成熟。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自然应该重视技术创新。但对发明创造的态度应该科学:
第一,应戒浮躁。具体而言,就是相信团体努力、多轮长期研究、经实验证明的创新,不要相信个人天才、突发奇想的发明;相信改进效果小而确切的创新,不要相信自称效果惊人而未经权威验证的发明;相信行业内的进步,不要相信外行业的颠覆。对于现在全球火热的特斯拉,我也仅认同其在细分市场选择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不认为在技术上有多了不起。
第二,相信内行专家。汽车产业是技术密集的大产业,众多内行专家都没搞明白的事,个别外行不大可能独排众议,特别是发明已经公布而行业内不认可,则多半不靠谱。曾经有位搞塑料汽车的企业家,扬言搞汽车不能用学汽车的人,越是内行越搞不好汽车,但后来的实践证明是他自己傻。
第三,不要政治化。这里主要指不要动辄上纲上线,批评没有按其意愿使用某项"发明创造"的人为"不爱护民族品牌"、"崇洋媚外"。首先,现在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不能接受不成熟的技术,只顾"政治正确"、忽视技术成熟的企业只能垮台;其次,爱国之心人皆有之,但那要在技术上达到一定的成熟度的条件之下;再次,行业综合利益优先,与零部件利益相比,整车利益优先,不要轻易指责整车企业未采取某国产零部件为"崇洋媚外";最后,也不要拿日本、韩国和中国比,指责中国人有"民族劣根性",不能不顾一切支持民族品牌。各国文化各有优劣,中华文明五千年到如今,足堪骄傲,无需拿我们的短处和人家的长处比。
策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好技术要经得起实验验证,好产品要经得起市场考验。希冀借助"专家"、"权威"的肯定来走捷径,是技术上虚弱的表现。同时,也希望专家、权威不要轻易表态,特别是未经亲自调查研究,仅凭听过汇报、看过现场就表态。这也是我不愿对"巴铁"表态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