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北京切换    | 城市分站: 北京 天津 上海 广州 保定 唐山 399个城市>>   移动版 登录注册  |
您现在的位置:网上车市 » 资讯首页 »  行业资讯 »  师建华:中国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师建华:中国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2016-05-30 17:16:31 来源:网上车市   编译    作者:网上车市   编辑:刘晓燕   

2016年5月18日,5月18日,2016中国汽车新创峰会在北京隆重举办。本次活动由二十一世纪报系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任指导单位,TNS新华信任独家调研机构支持,以“边界&境界 融合&解构”为主题,邀请汽车产业链上的业界精英们共聚一堂,嘉宾们观点碰撞、精彩不断。以下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的致辞。

师建华:中国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图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2016中国汽车新创峰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汽车产业将面对更严峻的能源、环保、交通环境,同时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互联网创新应用等新业态也会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也将给汽车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加上政府对汽车行业管理思路的更加市场化,2016年中国汽车产业必然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今年4月,中汽协会代表行业发布了《中国汽车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汽车产销规模达到2800-3000万辆;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建成5-6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知名企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达到150-18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达到400公里左右,整车能效接近10km/kwh;燃料电池汽车初步具备商业化条件,性能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具有驾驶辅助功能的汽车当年新车渗透率达到50%,有条件自动化(2级自动化)当年新车渗透率达到10%,为智能网联汽车全面推广建立基础。

针对上述目标,规划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和推进两化融合等重点任务:

在实施创新驱动方面,建立和完善满足产品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研发体系,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建立支撑产业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协同研发平台,促进先进节能技术、动力电池和电驱动、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技术的协同开发,加强跨界协同、资源共享,完善成果转移机制。 

在推进“两化”融合方面,推动汽车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鼓励产业链合作,促进企业完善和升级产品、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信息系统。建立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协同平台,提高数字化设计水平,强化整零协同开发,强化开发与制造、服务协同,形成研发-制造-服务-研发的闭环系统;基于汽车制造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开发利用信息化控制和网络化管理的智能制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一致性保障能力,加快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升级;

《中国制造2025》中也明确了到2020年,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到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大家知道,“十三五”是跨界融合的机遇期,未来的汽车必然要与外界连接,在智能化的同时也要互联网化,中国一定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目前,汽车智能化发展方向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而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车网的融合也已经成为趋势,智能网联汽车不仅仅是储能终端,它还是能源互联网、车联网、信息互联中的载体来实现各种信息和行为的交融、优化交通。

现在,无论是整车厂对于无人驾驶/智能驾驶、车联网、新能源等新技术层面的创新,还是新兴企业对出行、后市场、汽车电商等商业模式的创新,两者都在推动行业变革,改变着人们的汽车生活;互联网公司和互联网人掀起的“新造车运动”有成功的机会,但也需要传统汽车企业的支撑。互联网企业有优势,传统汽车企业也有不足,这就更需要汽车人与互联网人深度拥抱、精诚合作。

此次由21世纪报系主办的以“边界&境界 融合&解构”为主题的“2016中国汽车新创峰会”就是围绕新创企业与传统车企的融合与解构、IT对未来汽车的影响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应该说,智能网联汽车承担着汽车产品转型升级的任务,也承载着节能环保的社会责任和产业升级的使命。自然,历史的任务也就当仁不让地要由有志于实现汽车低碳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传统汽车人和新兴汽车人来担当了,让我们携手创新、共创未来,为实现中国汽车强国梦贡献力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继续以促进行业发展为己任,围绕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协同业界和政府,积极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在新时期、新常态下持续健康发展。

谢谢大家!

分享到: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本周
  •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