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人物: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汽车检测专委会常务主任委员王旭东
汽车延保这两年似乎是一个热门话题 ,但实际渗透率却很低,消费者对购买延保的热情也不高。经销商也开始知道做好延保、质保服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但却不知道如何做。对此,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汽车检测专委会常务主任委员王旭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和汽车延保、质保方面相关的政策,目前有《中国产品质量法》、《汽车三包法》、《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二手车检测鉴定评估行业标准》、《消费者权益法》。《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里面讲了,应当提供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承诺,但是具体怎么执行没有说明,很多省在贯彻管理办法的时候做了一些规定,山西做的最具体,要求三年以内车辆要提供不低于3个月5000公里的质量担保,包括发动机转向等,做的非常详细。但是实际执行层面,基本上没有人在执行,因为这里面就缺两个东西,首先缺一个二手车检测鉴定的行业标准,这个6月1日正式执行。其次是缺一个执行标准的权威第三方。
现在销售延保的三种途径及其风险
从我们国家的现状来看,厂商最早推出的是次新车延保,延保范围跟新车一样,就是原厂质保加上一年、两年、三年,大部分是卖新车的时候就卖出去了,就是买新车的时候再交一点钱,当然这个不会很便宜,销售渠道主要是4S店。
第二种认证二手车,我们国家规定认证二手车必定有质保,但目前的情况是把质量认证和质保完全捆在一起,不做区分。而这种做法风险很大。我们看到整个认证二手车环节中,4S店主导其中三个环节,只有认证这一块是厂家做的,但是厂家认证过程更多是电脑里面看4S店提交的资料,认证过程就算完成了,可以说其实认证二手车所有工作都是4S店做的。4S店二手车经理背着三座大山,两个是厂家给的,认证指标要完成,销售任务要完成。第三个是老板给的,要完成多少利润。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想办法。收一台车回来,压缩机不制冷。我跟厂家说制冷,然后申请认证,厂家批了,车卖出去后半个月客户过来索赔,5000多,厂家买单。经销商只交认证费1600或者1800。厂家的风险很大,但是限于人力、物力各方面原因,只能这样。如果引入一个第三方检测鉴定,把厂家认证二手车现在由4S店做的检测认证,交给第三方做,可以把风险降低。
第三种是商家推出的质保,这里面有新车质保,次新车延保和二手车延保,有的厂商自己保,自产自销。车王超市就是自己保,还有深圳的澳康达也是自己保,就是自检自修。
现在延保普遍卖的是2+1,原厂质保加一年,第三年开始延保,在这两年内如果出现重大事故,像最近南方大雨,广东省一次泡了5、6万辆车,深圳泡了1.2万辆,这些车买了延保,第三年延保开始起作用的时候,赔付风险非常高。或者说还没到延保期时车辆发生撞击了,达到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二手车鉴定行业标准事故车级别,大梁变形了,修得再好都调不到标准值,等进入第三年延保期,这个时候很多赔付就会出现。这一块风险怎么控制?现在延保没有把这个问题、风险考虑进去。因为风险控制不住,到了第三年赔付期,这个时候唯一办法就是调高保费,但是这样最后会严重影响消费者对延保产品的接受度。
引入第三方机构可以降低风险
延保很大一块市场是私家车,我们现在还没有人把私家车这一块列为我们的延保或者质保对象,因为我们没有渠道去销售给这些人,我们现在只能通过4S店销售。如果我们引入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来做这个事情,他们可以在卖车险的时候卖延保。向车主推销延保,什么情况下最容易成功呢?就是他来修车的时候,修一次花5000块左右,延保费才两三千块钱。如果没有修过那么多,他没有概念,你给他推是比较难的。
还有一些汽车租赁公司,延保公司或者是质保公司不敢涉足运营车这一块。其实这个量非常大,神州、一嗨都是10万辆左右的客户量。但是大家都不敢去做,为什么?缺一个第三方的鉴定评估机构,无法对车况做一个系统的评估,不敢做。
二手车市场,去年522万辆,大概65%可以通过认证。市场也非常大,问题是我们怎么样能够把这个市场抓住。
一辆私家车2万多个零件,有3000多个零件同时在起作用,出故障是必然的。现在私家车出了质保期, 80%客户都流失掉了。而如果推广延保产品,不仅可以提高新车的销售利润,还可以锁定客户维修保养,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信誉。
从品牌形象来讲,第三方机构公平公正,专业程度高,降低经营风险,也规避道德风险。现在自己去做这块业务可能赔,如果转嫁给第三方一定是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