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回归吉利:为什么李书福要“逆向操作”?
极氪又一次在美股市场上演了“极氪速度”。
2024年5月10日,极氪正式登陆美股。从品牌建立到美股上市,极氪只用了3年。这是在美股最快上市的国内新能源车企。今年5月7日,在上市马上一周年之时,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突然发布公告: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发行全部股份。
目前,吉利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并计划从纽交所退市,完成私有化。
同一天早些时候,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创造条件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内地和香港股市。”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对政策信号的一次快速回应。但实际上,一切都是按照吉利的战略部署,结合时势所进行的一次在战略上的稳步推进。
就像公告发布后,李书福所回应的那样:此次私有化是落实《台州宣言》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回归一个吉利”,聚焦汽车主业,强化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集团。
可以说吉利此举是战略清晰,目的明确,执行果断。
【为什么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在外界看来,IPO仅仅一年就预期退市,这是资本市场上一次前所未有的逆向操作。
但事实上,这是吉利目前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而当下也是最好的时机。
从外部因素看,是美股充满了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当下中美博弈的背景下,中概股的营商环境无时无刻不处于“高压”之中。
一方面是美股投资者,对中国车企一直戴着“有色眼镜”,导致市值与实际价值存在较大偏差。以极氪为例,当下65亿的估值甚至还不到蔚来市值的三分之一。可以说,极氪就像是吉利手里一颗被资本主义市场“埋没”的明珠。
另一方面,则是受美方“中概股退市程序”威胁的影响,以极氪为代表的中概股承受风险的概率也在进一步加大。在这一节点上,以65亿美金估值完成私有化,既是一记趁低“抄底”夺回真实价值的高招,也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受美股干扰的奇招。
从内部战略来看,则是对《台州宣言》更为坚定的执行。去年9月的《台州宣言》再次明确了“回归一个吉利”的战略目标。无论是战略聚焦的程度,还是战略推进的深度,都进一步得到加强。
从时间线上捋,2024年10月,几何并入银河。11月,极氪开始收购领克,并在今年2月正式整合为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此外,雷达并入吉利,翼真并入几何。原本的众多品牌,也被整合为战略定位明确的两大品牌阵营:极氪向上,领克向宽,吉利银河则稳抓基本盘。
因此,在这个时刻完成极氪的私有化,也意味着吉利完全把极氪未来的走向,牢牢的攥在了自己手中。极氪不用再被外部力量的波动所裹挟,从而将精力放在自身之上,专心做好产品,以更硬的实力,提升品牌竞争力。
从这个角度上看,极氪的“退”,反而是给吉利的“进”,争取到了更多的空间。
【整合的力量,后劲很大】
为什么现在大型车企需要整合?
最直接的原因在整个市场竞争的态势变了。以前,一个母品牌之下设立众多子品牌,是想通过不同的品牌定位,去占据不同细分市场。但随着市场发展,问题也接踵而至。
一是子品牌之间的产品,不可避免的存在定位相似,价格交叉的情况,直接分化了各自的销量。二是不同子品牌存在重复开发与重复投入。同样的技术和供应链,一笔钱能解决的问题,要在不同的品牌上花钱,直接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三是前两者叠加之后,则让车企前进的步伐愈发沉重,整体效率降低。就算是获得了可观的销量,但背后所付出的,也远远高于合理水平,直接影响营利,乃至与之后的布局。
最关键的是,市场早已不是野蛮生长、疯狂扩张的时代。在持续内卷战、价格战、技术战等“乱战”之下,内部统一形成合力,才是应对竞争,求生存且活的更好的出路。
所以,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品牌间协同,以及最大程度上发挥人才的能效,就成了新阶段下,采用多品牌策略的车企,所必须做的。
而这,也在《台州宣言》中被整合为:“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和战略人才”这五个关键举措。
那么极氪的私有化,以及吉利的进一步整合,能给极氪和吉利带来什么好处?这想必是整个行业所最为关心的问题。
让我们分别从吉利和极氪两个角度来看。
作为母公司,整合所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首先在研发和供应链上,降低重复研发的投入,以及零部件成本的降级,以及制造效率的提升。其次,则是通过整合,将原本各品牌独立运营的体系,合并在一起,将资源进行集中,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第三,技术的协同带来降本增效,具有优势的技术实现共享,从而整体提升母品牌的技术竞争力。
而在极氪这里,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作为吉利体系下的新能源转型排头兵,极氪从此更可以放开手脚去向高端豪华新能源领域去探索。此前,极氪只花了4年就成为了中国豪华纯电的年度销冠。所以,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通过整合之后,有了更多资本和更高效率的极氪,势必也将进一步收割市场。
这也意味着,定位于全球科技豪华品牌的极氪,在打造成新能源时代中国品牌的BBA的路上,又被按下了加速键。
在此之前,极氪009开创了国内豪华纯电MPV市场的先河,成为了40万以上豪华MPV的全品类销冠。而009光辉,则步入了超豪华产品阵列,改变了由海外品牌所主导的豪华车市场。
而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当极氪以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开足马力时,也代表着中国品牌的全球化水平,也将得到质的提升。
数据显示,截止4月底,极氪品牌已经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用户接近50万。当海外品牌还在智能化转型中处于跟进姿态时,极氪则已经开始了在全球范围内树立起豪华新标杆的发展路径。全球化的赛点,已经让极氪抢到了。
而这本质上,也是一种更有前景的长期主义。
【总结】
2024年,中国市场交付了超过700万辆电动车,占据全球电动车销量的60%以上。
在销量和市场背后作为支撑的,是中国市场在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研发,以及产业链上,扮演着全球最为重要的角色。所以,当极氪从美股退市,完成私有化,也在向全球市场释放出一个明显的信号:这是中国电动车资本的回归。这让本就具有极强生命力、创新力的中国品牌,跳出原有的限制,集中力量去搏出一个新的发展区间。
而在这种趋势下,未来我们或将看到这样一种情境:大量的海外资本与投资,将会开始涌入中国市场。中国电动车的国际话语权也将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到那时,人们必定会发现,今天吉利在私有化极氪上所拿出的真金白银,将会为全行业带来多大的收益。
-
16.68万起
-
23.58万起
-
23.29万起
-
5.99万起
-
83.9万起
-
29.38万起
-
28.99万起
-
27.98万起
-
10.8万起
-
6.58万起
-
5.99万起
-
6.58万起
-
6.98万起
-
5.29万起
-
4.99万起
-
8.68万起
-
5.99万起
-
5.88万起
-
8.98万起
-
8.58万起
-
16.68万起
-
10.8万起
-
6.58万起
-
13.99万起
-
10.58万起
-
17.98万起
-
8.68万起
-
11.98万起
-
16.88万起
-
10. 长安欧尚A600EV
参数配置 车型图片14.48万起
-
23.58万起
-
23.29万起
-
29.38万起
-
28.99万起
-
27.98万起
-
21.96万起
-
17.98万起
-
29.93万起
-
12.69万起
-
10. 上汽大通MAXUS G20
参数配置 车型图片16.88万起
-
23.29万起
-
47.88万起
-
35.88万起
-
32.99万起
-
33.58万起
-
43.9万起
-
46.99万起
-
31.98万起
-
52.98万起
-
10. 红旗HQ9 PHEV
参数配置 车型图片35.88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