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长安:你们不要再打了
听说了长安和吉利关于设计方面的纠纷,我觉得既意外、又正常。要是在前些年,这种事情应该发生在外国车企和中国品牌之间。至于国内企业推出的产品,大家的长相彼此类似,这恐怕是见怪不怪了。如果谁搞出一个特别不一样的设计,那才是意外。所以国内两家车企因为涉嫌设计抄袭而闹到对簿公堂,这种事情还真是第一次看到。作为一名汽车设计行业的从业者,我还是愿意就这个事情说两句的。
第一,个人觉得,这个事情真要打官司,谁输谁赢真不好说——因为很难界定。
保护知识产权固然重要,但必须得有度。你不能说只是因为看着类似、长得像,就说对方侵权。举个例子,当年福特第三代蒙迪欧(MK3)的三角尾灯就和同时期的第七代奔驰E级(W211)的尾灯就很类似。你看,大品牌之间也都在相互借鉴。
再看看第七代奔驰E级(W211)的尾灯,它俩不能说毫无关系,简直就是一毛一样
说回到本次事件上来。长安认为自己的设计都是原创的,所以吉利不能用。但其实要我看,里面有些元素在国外品牌上也早已有所应用。例如尾部布局和细节,就肯定不是首次出现的。所以仅凭长得像来找吉利要说法,我觉得在法律上可能很难站得住脚。
第二,作为吉利这样的企业,设计层面和别人高度雷同,这件事儿本身就做得很不明智。
吉利已经成为了国产品牌的领军企业,是需要有属于自己的设计思路的。但现在仔细想想,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吉利品牌好像还真没有什么固定的、或者是相对明确的设计战略和产品形象。相反,吉利集团旗下的其他子品牌,比如说沃尔沃、极星、极氪,倒都很有些独家设计特征的。这不得不说是吉利品牌的一大缺憾。
吉利很快发出声明回怼长安。但事情的重点在于自己缺乏设计战略的构建
客观地讲,本次事件中,吉利的做法确实不妥。我认为像吉利这样具备实力的企业,早就应该有了清晰的设计战略。甚至为了品牌形象,要刻意地去和别人做出区隔,怎么可能出现高度雷同的情况?这件事从根子上说,还是吉利不重视设计,缺乏战略上的顶层思考,导致在设计层面很难形成自己的特点。
当然了,我们也要考虑客观情况。最近吉利的设计部门做了一些人员交流、引入了新的团队。新的团队一定是有比较固定的审美偏好和工作传承的。所以,产生今天这样的结果,一点也不奇怪。而这恰恰更能体现出设计战略及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反观长安,虽然在规模体量上还赶不上吉利,但它至少努力地搞出了一些自家的设计。从这点上来说,是值得点赞的。
第三,智能电动车设计严重趋同,理应值得同行们的警醒。
我曾经多次提到过,当前智能电动车都在搞手机化的设计语言,带来了严重趋同的结果。传统燃油车前脸的主要识别差异,在于进气格栅。但在电动车上,已经不再有格栅了。同时大家又都喜欢用贯穿式LED灯带,导致车辆的主要识别特征就集中在了保险杠下方和两侧的进风口位置——带来的后果就是大家频频撞脸。如果任由其发展的话,这种孪生兄弟的现象只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企业及同行警醒的问题。
如果大街上的汽车全都长成这样,这恐怕才是汽车设计行业最大的悲哀吧
或许企业也是迫于无奈,只能被裹挟在时代潮流中随之向前。可还有句话叫“物极必反”。我想,当有一天大家都厌恶了现在的手机风以后,可能真的就要走向反面,要走向个性化了。千篇一律的汽车设计,一定不是消费者想要的。
我认为,当下是制定品牌设计战略的关键时刻。企业应该把握时机,强化设计战略,强化产品形象识别。尤其是对于产品线比较复杂的大企业,更应该搭建好自己的设计战略架构。可以说,谁有创新的胆识和魄力,谁就能赢得未来。
-
8万起
-
11.29万起
-
12.79万起
-
17.18万起
-
17.98万起
-
8.49万起
-
10.86万起
-
14.98万起
-
42.79万起
-
8.18万起
-
8万起
-
8.49万起
-
8.18万起
-
8.79万起
-
8.99万起
-
7.38万起
-
6.79万起
-
8.39万起
-
0万起
-
4.89万起
-
8万起
-
11.29万起
-
12.79万起
-
17.18万起
-
17.98万起
-
8.49万起
-
10.86万起
-
14.98万起
-
11.98万起
-
11.68万起
-
17.18万起
-
17.98万起
-
32.18万起
-
17.49万起
-
17.98万起
-
29.99万起
-
22.49万起
-
33.48万起
-
29.69万起
-
16.45万起
-
42.79万起
-
43.99万起
-
44.82万起
-
37.98万起
-
29.69万起
-
44.72万起
-
43.39万起
-
50.68万起
-
48.88万起
-
25.58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