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精英会213 李三:大众之夜的未来宣言
当地时间3月6日晚上8:30,在日内瓦国际车展前夕,大众之夜揭开了本届车展的序幕。大众集团今年给出的关键词是:塑造未来。
大众集团董事长穆伦在开场白中,首先感谢了全球消费者的厚爱,大众在2016年全年实现了全球1030万辆的销售成绩,全球营业利润超过71亿欧元。他的演讲没有过多陶醉于既往业绩,而是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汽车行业走到今天,应该直面各种挑战?还是四平八稳的往前走?回答显然是前者:迎接挑战,必须的。穆伦说:我也预测不了汽车行业的未来,但是大众集团上上下下都非常清楚,我们必须直面各种挑战,一起塑造未来。
穆伦坦言,2016年是大众集团命运多舛的一年,大众柴油门事件的后续工作还在继续处理当中。大众走过了付出艰辛的一年,从业务层面看,大众集团完成甚至超预期完成了制定的各项任务,大众集团对未来充满信心。虽然经历风雨,但大众作为一个非常有韧性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依然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增强,强大的技术支撑、悠久的历史传承为大众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甲壳虫、911是大家都熟悉的故事。
未来是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穆勒话锋一转,语气更加坚定:未来其实就是在现在,就是从明天的日内瓦车展开始。他告诉大家:2017年大众集团将推出60款新车,到2025年,大众纯电动车型将达到30款。此外,大众将在全球建立37个前卫中心和实验室,为解决全新移动出行提供解决方案。
穆伦用大段时间来描述大众集团的将来时。在大众2025规划中,30%的车型要由电机来驱动,大众的核心竞争力将从传统内燃机向电池技术倾斜。汽车公司应该转变思路,架构也应该改变,大众作为一个汽车集团将不仅仅生产制造汽车,集团更多的作用是充当一个智库,为每个子品牌提供智慧、提供交通综合解决方案,为此,集团专门在柏林创立了一个未来中心,这个中心的主要职能就是要开阔思路、更多利用人工智能为人们的个人出行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自动驾驶将是汽车行业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其实部分的辅助、自动驾驶系统已经在汽车行业广为应用,例如:自动泊车、自动启停、自动跟踪等等。当然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例如法规的健全、完善,政府间各部门的相互协调,另外在出行交通事故的时候还存在责任认定乃至牵扯到道德、道义问题。但是,自动驾驶是大势所趋,大众公司未来准备投入数百亿欧元到人工智能领域,我们的未来中心已经跟相关行业的很多公司展开合作,未来的汽车不仅能够360全方位检测车辆,同是强大的计算能力也让汽车生活变得更容易、更安全。
在演讲最后,穆伦用手里的一个小按钮带出了大众未来中心的最新模拟产品SEDRIC。SEDRIC是一个虎头虎脑的电动车,这辆车没有方向盘,轴距只有POLO大小,单内部空间却很宽敞,这辆车可以通过语音把你带到你想去的地方,它还可以自己寻找停车位,你如果不需要它的时候,别人还可以分享它的服务,你需要做的唯一一个动作就是摁一下手中的按钮,我们暂且把它称之为一键式服务。
在大众之夜,大众集团发布了包括大众Arteon R-Line、斯柯达明锐RS 245等多款重磅新车。还带来了大众最前沿的无人驾驶技术,第五级无人驾驶汽车—大众Sedric概念车。当然,即将在日内瓦车展亮相的远不止这些。
穆伦的演讲更像是一个未来宣言,为今年的大众之夜增加了很多科幻感,仿佛都在提醒着人们:大众汽车已经行驶在一条叫做未来的快行道上。
今年的大众之夜虽然没有了皮耶希、文德恩等曾经的汽车沙皇、大佬,但仔细观察现在的管理层,大众这个汽车王国依然有自己的“狼王”,这个人就是穆伦,他少了一些野性,多了一些人性。昔日的大场面已经成为过去,香槟也不再是有年份的,矿泉水也只提供有气和无气两样,啤酒依然保留了德国原装,但是,就象穆伦在发言最后一句说的一样,希望接下来的时间大家能够跟我们每个品牌的负责人有一个充分的沟通。
穆伦的绕场巡视非常简短,所有记者们都可以随意跟每个品牌的董事长、设计一把手、技术总监交流。本刊记者观察到,他首先跟大众品牌的迪斯(大众品牌董事长)、Bischop(大众设计总监)Welch(大众品牌技术董事)寒暄少许,随后穆伦走到西亚特总裁Luka Demio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穆伦来到斯柯达展台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他跟现任斯柯达总裁麦尔曾经是在保时捷时的上下级关系,两人背对着媒体窃窃私语许久。
对一个多年从事汽车报道的记者来说,参加这样开放的集团之夜活动,能够跟曾经报道采访过的受访者叙旧、了解最新情况或是为下次采访做好铺垫,本次之夜活动上就遇到了曾经的斯柯达技术董事现任大众品牌技术董事Dr.Welch跟曾经采访过的大众设计总监Bischop,还有曾经的斯柯达董事、后来的西亚特董事长现任大众品牌销售董事Stachelsmann,曾经的奥迪中国负责人安世豪-豪哥早就成为斯柯达销售董事多年。宾利总裁告诉我说:我们这样的超豪华品牌受中国政策影响特别大,能否告诉我们,政策到底啥时候会有变化啊?中国人下订单很快,就是提车不如原来积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