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科技广汽 重构硬核实力竞争新维度

广汽集团于2025上海车展现场重磅推出了旗下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的多款新车型,同时这一次车展也展现出广汽集团的一次技术大阅兵。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四化"深度转型的背景下,广汽集团正在构建一个覆盖全产业链的智能生态图谱。

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品牌营销领域负责人黄永强、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吴坚参与了本次车展采访。并向我们透露了广汽集团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升维思考。

一、组织变革的深水区:番禺行动的创新方法论

冯兴亚董事长首先披露了“番禺行动”的改革成果,揭示了传统车企向科技公司转型的深层逻辑。波士顿咨询的《汽车产业组织变革白皮书》指出,成功转型企业的研发效率普遍提升40%以上。广汽通过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重构,将产品开发周期压缩至24个月,同时实现平台化模块复用率85%的突破。

其建立的"一部三院"研发架构(产品本部+造型设计/整车开发/平台技术研究院),本质上是构建"市场牵引"与"技术驱动"的双螺旋结构。这种组织创新使广汽在固态电池、800V碳化硅平台、星灵电子电气架构等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代际领先。

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冯兴亚

二、品牌协同:差异化竞争中的价值升维

对传祺、昊铂、埃安三大品牌的定位黄永强表示:这展现了广汽集团在新能源高端化竞争中的独特方法论。根据J.D.Power 2025中国汽车品牌价值研究,高端品牌溢价能力的核心已从硬件配置转向场景化体验。

传祺向往车系的"油电同智"战略,实质是在PHEV技术路径上实现"场景智能化"的突破。其与华为、宁德时代共建的智能能源生态,通过HPC800中央计算平台与麒麟4.0电池管理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了150km纯电续航与3.8L/100km馈电油耗的极致平衡。

而昊铂EARTH大地概念车展现的卷轴屏技术,则代表了座舱交互的范式革命。这种柔性OLED屏幕与AR-HUD的联动设计,使信息交互维度从二维平面扩展至三维空间,重新定义了"第三生活空间"的人机交互逻辑。

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品牌营销领域负责人 黄永强

三、智能化下半场的价值重构:L4自动驾驶的商业化逻辑

关于L4高度自动驾驶Robotaxi的量产规划,吴坚表示:这标志着广汽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战略进阶。根据麦肯锡《全球自动驾驶发展指数》,到2030年L4级自动驾驶将占据全球出行服务市场30%的份额。广汽与滴滴自动驾驶的联合开发模式,实质上是构建"前装量产+运营服务"的闭环生态。值得关注的是广汽提出的"无免责条款"承诺,这在全球自动驾驶领域尚属首例。这种责任承诺机制的背后,是星灵安全守护体系构建的六层冗余安全保障架构,包括基于5G-V2X的天地一体化通信保障、分布式决策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突破。

广汽此次发布的"星灵AI全景图",本质是构建"车路云网"一体化的智能生态。其基于全栈自研的G-OS智能操作系统,已实现车载算力从200TOPS到2000TOPS的三级跨越。这种算力部署策略,恰好对应着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算力发展路线图》中提出的"边缘计算-区域计算-云端计算"三级架构。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在低空出行领域的布局。广汽与亿航智能联合开发的VT-30飞行汽车,通过星灵AI系统的空中交通管理模块,已实现与地面交通信号的5毫秒级响应。这种立体交通网络的构建,正在打破传统出行方式的物理边界。

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 吴坚

写在最后: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突破50%的产业变革临界点上,广汽集团展现的已不仅是产品层面的创新,更是面向AI时代的系统性能力重构。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的技术底座,到番禺行动的组织进化,这家传统车企正通过"科技广汽"的战略转型,在智能化下半场构建新的竞争维度。其全球化布局与技术纵深能力,或将重新定义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范式。

网友还看了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