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大众ID.系列,才知道什么叫“安全执念”

以前总觉得大众ID.系列拼不过国产新能源,直到拆解了ID.系列产品的电池包才发现……这哪是造车,简直是给电池造了个移动堡垒!

地下车库的承重墙够硬吧?ID.系列的电池包比这还夸张!他们搞了个“长序列试验”套餐——零下30℃冻成冰棍,马上扔进50℃桑拿房,再丢进盐雾箱腌半个月,最后还要泡1米深水半小时!

与其说是测试,还不如称为电池版的“荒野求生”!

有3个数字让我震惊:1600次循环充电=绕地球75圈,盐雾测试720小时=海边暴晒30年,436项安全检测远超国标!都说大厂转型慢,原来人家把时间都花在这种“变态测试”上了!

更绝的是这个“三明治”车身!32%热成型钢+81%高强度钢,46100牛米/度的刚度什么概念?相当于在车顶叠3辆满载卡车都不会变形!底部还藏了两根航母级横梁,电池就像穿了防弹衣!

防水测试更离谱!先用高压水枪360度扫射,再用80℃沸水冲击,最后直接丢冰水泡澡!也许用户这辈子都遇不到这情况,但该测的一点儿都不能省!

总结:

大众ID.系列产品让我明白:安全这件事,从来就没有“过分”一说!就像地下车库,看着平平无奇,但每根承重柱都藏着你看不见的守护。或许,这就是百年大厂的固执——宁可把成本埋在看不见的地方,也要守住那1%的危险可能。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