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精英会159:颜光明 自主品牌 破茧化蝶为何焦虑?
车市精英会专栏作家/颜光明 (独立汽车评论人)
吉利lynk&co品牌发布在都林举行。请来全球近300家媒体见证。声势浩大,气派不凡,创下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在海外发布之最。不论中外媒体怎么看,这是中国汽车品牌首次海外发布,针对的不仅是国内市场,还有海外市场。在国内媒体看来,这是自主品牌迈出全球化的第一步,也是一次品牌宣言。但在海外媒体看来,关注的则是吉利的变化,代表的是中国汽车,而并不是品牌。这是两种不同的视角,不过聚焦则是一致,那就谁也回避不了的事实,即中国汽车的崛起看来谁也阻挡不住。
近年来,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群体崛起所产生的格局变化正在发酵成观念和思维的转变。事实证明,自主产品已经不是质次价廉的概念,而是价廉实惠的国货;品牌也不再是被人瞧不起的选择,而是成为物有所值的理性表达;企业不再是被人诟病拿来说事的话柄,而是形象开始全面提升的榜样。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还是产品、品牌、企业发生了质的变化所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合资企业的衰败和自主品牌的崛起正在发生逆转。尽管这种变化还没有来的很强劲,但趋势已然昭示。
首先,以一二线城市对自主品牌由接收到喜欢所发生的观念转变正在形成很大的购买力。从中不免难看出合资品牌左右购买能力正在减弱,自主品牌开始走强。以上海为例,过去对自主品牌不待见,尤其是对外地自主品牌不屑一顾,而今大有改变。如比亚迪插电式混动在上海走俏,一度抢了地产车的风头。再比如,荣威首款“互联网汽车”上市就给了合资品牌一记闷棍,成为暴款,一车难求。此外,像长城SUV已经在此领域胜过了合资品牌,长安和吉利也都在A级车市场直接发起对合资品牌挑战,开始在同一个细分市场展开正面竞争等。
其次,在产品研发上今非昔比,刮目相看。从模仿秀到逆向开发,再从海外发包到国内正向开发,自主品牌摆脱了对汽车研发神秘的魔咒,冲破国外汽车技术垄断,尝试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探索自主研发的规律,付出了昂贵的投入,总结出不少经验。尽管路数不同,但最终大家都认同了正向开发的路数是正道,由此开花结果,形成自主研发体系能力,称百花齐放的多样性。我们看到,国内不少自主车企在海外设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开始与国外设计接轨,接触先进设计和思想,脑洞大开。比如长安和上汽等,都有海外的研发机构,眼界与过去大不相同。像吉利不仅在欧洲有研发中心,在美国、西班牙也有研发中心。所以,汽车自主首先在研发上要自主业已形成共识。
再是,自主品牌的文化自觉已经成为产品“灵魂”必不可少的元素。不少车企已经感觉到对于汽车的认知仅停留在物的成面显然不够,在经历了几次市场洗牌之后才意识到“物质进步不转化为精神享受就毫无意义”,要做受市场尊重的产品才是建设品牌的基础和必由之路。比如博瑞的畅销,可以说是这种意识迈出的重要一步,此次又在柏林发布新品牌,表明吉利已不满足物质化生产的机器,开始把汽车当作了文化和价值观输出的平台。从德国媒体追着魏思澜(Lynk&co品牌高级副总裁)采访中不难看出,吉利开始融入世界,向欧洲汽车发起挑战,提出了“Lynk&co就是车轮上的手机”全新的概念,震惊了车坛。同样,上汽与阿里合作推出的“互联网汽车”颠覆了传统汽车的垄断,在新技术革命上率先发力。由此表明,自主品牌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智能互联等,都走在了合资企业前面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事实正是我们感觉到的变化。就产品而言,消费者已不再迷恋合资品牌,用市场化的语言描述:中国的造车水平毫不逊色于合资品牌(其中不少自主品牌都有合资反哺背景),其造车方式和规矩都已掌握,尤其是在市场营销上更具有灵活性和独创性,而且最贴近市场。理性消费告诉我们,中国已经入汽车的选择时代,不再盲从和跟风,开始回归自我,寻找自身价值的体现。处在技术包围之下的中国汽车开始反思,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汽车同样要面临文化的比较和价值观的输出,这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的两个市场,都要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不仅仅是产品的价值,还有文化价值的取向。
从这样的角度思考,自主品已经破茧化蝶,但为何还要焦虑?除了产品要寻找广泛的认可度之外,关键还是品牌的认同。这似乎要比产品制造,设计一款新车难度更大。我们无法回避汽车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个舶来品的事实,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依然是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为主体的物化。如何把自主品牌变成“中国汽车”?这既是一个谁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必须要直面的回答。如果没有文化和价值理念的注入,我们还是摆脱不了跟随的角色,也就成为不了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主宰者。这样的焦虑,难道不是进步?
看了博越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