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对于中国车市与4S店发展来说告别了快速增长时期,2012年国内的汽车格局发生了变化就会延伸到汽车4S店的10个变化。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一同了解下今年的4S店发展与以往有何不同。
2012年国内4S店10大变化 (注:排名不分先后) | ||||
次序 | 变化 | |||
变化1 | 北京等地限购后新建4S多数为豪华品牌店 | |||
变化2 | 新增4S店生在中西部、二、三线市场 | |||
变化3 | 4S店集团化成为大趋势 | |||
变化4 | 经销商集团并购厂家直营4S店 | |||
变化5 | 车企从4S店压制到补贴 | |||
变化6 | 特殊事件示意友好 | |||
变化7 | 网上购车与4S店的互补 | |||
变化8 | 4S店越来越重视经营二手车 | |||
变化9 | 经销商涉及汽车租赁 | |||
变化10 | 利润由售前转为售后 | |||
制表:网上车市 www.cheshi.com |
1、限购城市新建4S多数为豪华品牌店
自从北京市2011年年初开始进行“摇号”上牌后,贵州贵阳与广州也相继出台了限制上牌的措施。以北京为例,每年只发放小客车指标仅为24万辆,而在2012年北京市上牌数量超过90万辆。而限购后,部分自主品牌以及并不是很热门的4S店关门大吉,而新建4S店的数量则大幅下降,新建多数为奔驰、宝马、奥迪、捷豹路虎等豪华品牌店。
2、新增4S在中西部、二、三线市场
至2012年,目前国内一线城市的4S店数量已经趋于饱和,随着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限购、限行”,一级汽车市场的增速逐渐趋缓,二三级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主体市场。年底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汽车二三级市场论坛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谈到了经销商转型,他表示:经销商的转型还要实现渠道的延伸,就是要配合汽车生产企业,把它的渠道向三四线城市、农村地区去延伸。目前国内的中西部、三线市场汽车保有量还并不高,但是购买潜力巨大,虽然市场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但是先入为主的政策会给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12年,西部、三线市场的4S店数量有所上升,预计2013年数量还将稳定上升。
3、4S店集团化成为大趋势
目前国内有几个大型的经销商集团,如新疆广汇与庞大汽贸等。大型的经销商集团在几乎全国主要城市经营着上百家4S店,多品牌的经营模式让各店之间互补,资金不容易断流。同时并购一些经营不善的4S店。
不久前,由于相关事件影响大部分日系车经销商,而国内庞大集团看准这一时机,在日系经销商普遍颓势的情况下低价并购大量日系品牌经销商,也算是趁火打劫。目前市场行情难以捉摸,如果自身的盈利长时间得不到保障,加入到大经销商集团的收购整合之中也是一条出路。
4、经销商集团并购个别厂家直营4S店
有部分厂商拥有投资直营的4S店,厂方经营此类直营店成本较高。而庞大集团看准了这一机会,欲收购18家江淮汽车的直营店,布局西南市场。虽然目前没有消息称此项收购成功,但也是开启了大型经销商集团收购厂家直营店的序幕。
5、车企从“压制”4S店到补贴
车企2012年突然惊悟,4s店就是自己的大客户!北京限购后,据了解京城的吉利厂家也出台政策扶持限购后的北京市场。比如,旧车置换除了有国家补贴外,吉利厂家还直接对购车者进行补贴,金额为2000元到4000元不等。据悉厂家的这项补贴政策只在北京地区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