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5家上市公司-股价全部破发!市值蒸发超2800亿元

网新社研究所,吉利汽车(0175.HK)作为中国领军车企之一,早在2005年便通过借壳“国润控股”登陆港股市场,成为较早进入资本市场的民营车企。由于采用借壳方式上市,其IPO发行价难以直接衡量,但上市后吉利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迅速扩张,逐步构建起涵盖燃油车、新能源、高端品牌及智能科技的全球汽车产业版图。然而,近年来,吉利旗下多家分拆或并购的上市公司股价表现低迷,绝大多数已跌破发行价,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其扩张战略的谨慎态度。

国内资本运作:换电、智能驾驶与新能源品牌表现不佳

近年来,吉利在国内资本市场动作频频。2020年,吉利参与力帆科技(601777.SH)破产重整,并成为其重要股东,随后整合为睿蓝汽车,专注于换电业务。该公司发行价为14.5元,但截至最新收盘价仅10.06元,较发行价下跌31%。2022年,吉利与李书福联合创立的智能汽车科技公司亿咖通(ECX.US)通过SPAC方式登陆美股,发行价10美元,如今股价仅1.24美元,跌幅高达88%。2024年10月,吉利分拆旗下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氪(ZK.US)赴美上市,发行价21美元,尽管最新股价23.89美元勉强维持在发行价上方,但市场表现仍显疲软,险些破发。

海外并购与上市:沃尔沃、极星、路特斯市值大幅缩水

吉利在海外市场的资本运作同样频繁,但股价表现更为惨淡。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100%股权,2021年沃尔沃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独立上市,发行价58瑞典克朗,如今股价仅18.5瑞典克朗,跌幅达68%,市值蒸发近1400亿瑞典克朗,而吉利仍持有其超75%股权。2022年,沃尔沃旗下高端电动品牌极星(PSNY.US)通过SPAC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10美元,最新股价仅1.05美元,跌幅高达89.5%。此外,吉利2017年收购的英国跑车品牌路特斯(LOT.US)于2024年同样以SPAC方式登陆美股,发行价10美元,目前股价1.59美元,跌幅84.1%。

资本扩张与市场反应:高增长能否扭转估值困境?

吉利在企业经营中一直是注重合规性,保持旗下各家公司的独立性,现在智能化,电动化研发投入加大,造成普遍盈利不佳。近年来,其通过并购、分拆和资本运作,构建了覆盖燃油车、新能源、智能驾驶、换电业务及高端品牌的庞大体系。然而,除极氪勉强守住发行价外,其余上市公司股价均大幅破发,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其扩张战略的疑虑。尽管吉利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突破2400亿元,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92%,但投资者似乎更关注其盈利能力与整合成效。未来,吉利能否通过技术升级(如“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和市场拓展(如全球化布局)重获资本青睐,仍有待观察。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