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X概念车:不为裹挟,探索求新
第一,宝马的新世代X概念车,是全新设计语言在SUV车型上第一次呈现出来。最近这段时间,宝马连续推出了多款概念车。这些车上的设计语言是有一致性和延续性的。这种新的设计语言是我特别想聊的。
第二,想探讨一下这种全新的设计语言背后是希望做哪些探索?我认为它是一个当代艺术的探索,非常有代表性。这两点也是我本人一直以来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其实最让我有想表达、想评论的欲望的,并不是因为某一个具体细节的设计,而是它的设计所呈现的整体感,我觉得它是在进行一种新的设计语言的探索,当然我还是想强调并不是仅仅是这一辆车,先前的几辆概念车都是在做新的设计语言的探索。新的设计语言并不仅仅是做表面文章,除了最直接能看到的全新型面,宝马还在尝试新的比例、姿态以及很多细节。这些方方面面整合为一体,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设计语言。
目前整个汽车行业面临的一个大的背景就是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潮流的兴起,国内舆论场环境大变,传统汽车企业日渐式微,新势力企业正在逐渐成为标杆。
新势力企业的产品在造型方面确实不同于以往的燃油车。因为智能化、电动化趋势的要求,电动车整体的设计首先要降低风阻,因此大轮廓都是偏向流线型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车身表面越来越光滑——几乎没有什么太多的棱线。还有就是基本上都采用无脸化设计。还有一些品牌更加极端,去追求那种理性规矩的几何造型。
现在电动车的大轮廓,要么是强调流线减阻的溜背造型,要么是追求大空间的单厢造型,几乎只有这两种形式。再加上腰线消失、车身表面过于光顺,车身侧面不再具有独特的识别特征。如果车头再采用无脸化设计,最终就只剩下车灯能做些文章了。而在车灯设计上,大家几乎都是在车头和车尾各拉出一条贯穿式灯带。
这种手法基本成为了固定格式,目前几乎所有品牌都在按照这个方向去设计,因此会给人一种感觉,如果不这样设计的话,就显得不够电动化、不够智能化。以至于现在流行的那些电动车,把车标挡上之后,几乎分不出谁是谁了。这真的很无聊!
对于我们这些从事汽车设计研究的人士来说,当前这种汽车设计语言的严重趋同和缺乏创造性,让我们觉得非常非常的失望。
反观宝马做出的这一系列的探索,在我来看真的令人感动——因为他们并没有被这个大的趋势所裹挟,而是在努力寻找一个属于宝马自己的新语言。可以看到,宝马做了非常有意思的尝试,那就是从自家的经典车型身上寻找经典设计元素,并试图以此为基础去探索一种全新的比例、全新的型面。
具体到新世代X概念车上,从整个比例来说——比如A柱的起始位置——并没有做出根本性的变化。毕竟限于车身尺寸,且要考虑总体布置的各种限制,其实很难做到颠覆。总的来说,最明显的变化还是在型面上,比如说侧面已经看不到所谓的腰线和肩线了。前轮包外圈的折线很清晰,后轮包则相对模糊,这是故意设计成了不对称的感觉,当然体积关系是有呼应的,原来的裙线和腰线之间的位置通常会是内凹的,但新世代X概念车上反倒把这个地方做成了一个突出的折线,而这个折线的位置和以前是完全不同的。从断面上来说,这个位置特别新颖,而且也完全成立。
这种大胆的探索和处理,我还是很敬佩的。这条线甚至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名字——最近这些年,我们在评价造型的时候总会提到肩线、腰线、裙线,这属于老三样了。现在这条线的位置其实才是一个真正的腰线,或者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复杂裙线的特异变化,因为它的位置其实还是更接近裙线的位置。这个断面太有意思了,是以前没有过的。
前脸部分,最显眼的就是鼻子了。当大家都在采用无脸化风格的时候,宝马却反其道而行之。当然,对于宝马来说,恐怕是无法放弃双肾格栅的,因为如果双肾没了,就不是宝马了。早些时候发布的新世代概念车索性将前格栅整体做成了双肾形。新世代X概念车则在最重要的视觉中心再次复活了实体的双肾设计。
这个实体双肾采用灯光塑造出了立体感和层次感,这是非常好的探索。你还可以再仔细看看副嘴下面的部位,是非常有雕塑感的切割状的面,而且线条的转折走向也很意外。这种型面并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而是一种节奏感非常强的新设计。如果把这个新的节奏比作音乐,那它肯定是年轻人喜欢的那种音乐。
反倒是车头前舱罩上面的线条放弃了先前非常有肌肉感的隆起,变得更加平整了,也更克制了。结合刚才说到的车身型面与线条,给人的感觉就是宝马正在尝试一个新的设计手法,就是把以前做的很夸张、很有体积感的地方弱化、平整化、且二维化;而先前没有太夸张设计的地方,现在反而把它强化出来,赋予强烈的雕塑感。这种变化非常具有戏剧性。
从设计策略上来说,这是一种很聪明的方法,就是不针对某一个局部去做调整,而是对设计语言进行整体的改动。例如原来的设计,车身上半部分是视觉重心,但现在却把上半部分做简单,相应地在副嘴、裙线等部位做出丰富变化,这样一来,视觉重心就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根本性的设计语言上的变化,而不仅仅只是局部调整。
在当前的大趋势下,汽车设计基本都变得越来越简洁。宝马在新世代X概念车上所体现出来的变化却并没有随波逐流,不是只做减法,也并没有简洁到完全没有硬线,完全没有细节,而是把原来很复杂的设计变简单,把原来简单的设计变复杂。这样既有简洁的感受,又有细节可看,而且还会对细节产生共鸣。我觉得这种探索很难,但却很有价值。
说到这里,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20年前宝马推出X coupe概念车的时候。那时我们都很激动与兴奋,原因并不仅仅是设计语言有没有创新,更是这种前所未有的探索行为本身——这是我们每个设计师做梦都想干、却未必有机会做到的事儿。
应该说,新世代X概念车上所呈现出的设计手法比20年前班戈的那套火焰燃烧表面语言显然要更加简洁、更加富有理性。该硬的地方硬、该饱满的地方饱满,而且节奏上的变化特别有意思。比如有些转折的地方,按照以前的传统做法,这里应该是非常完美的曲线组合,但是在新的语言下,这里却出现一些让你很意外的、颠覆传统的变化。这种节奏和变化在车身各处都能看到。所以,在新世代X概念车上,我们既能感受到很传统的元素,又能看到很多新的节奏变化。这种新老结合的探索方法,可比那些所谓的纯粹全新设计要有内涵得多。
新的探索必须要确保它一定是宝马,但又和现在的宝马不一样,是新的宝马。这种探索是持续性的,是逐渐找到专属宝马的新的设计语言。寻找新的设计语言这件事儿本身特别有价值。我现在终于看到有人不再愿意再走寻常路,而是勇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设计方向,而且品味还非常棒。果然宝马做到了,现在能做到这点的企业真是不多。我觉得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最让我关注和钦佩的。
接下来咱们聊聊第二个观点,宝马做这台概念车仅仅是为了找到新的设计语言吗?在我来看,并不是这么简单。我个人的专业背景是美术,美术是一种视觉上的艺术,经历了成千上万年的演化和发展。近代以来,当它突破了传统的古典主义艺术的束缚以后,从当代艺术开始,它的变化是加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多。然而进入二战后的那个时期则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我们找不到当代艺术了。很多所谓的新的艺术形式或作品背后都是商业利益,并没有做什么有贡献的艺术探索。
此前现代艺术是力图从观念上、从艺术视角上、从理念上去突破原有的古典主义的束缚。大概在100年前,达达主义就致力于完全解构或者破坏掉固有观念——也就是那些摆放在美术馆里的展品,都是严肃的、有品位的、高级的,才配叫艺术。而我们的现实生活都跟艺术不沾边儿。但是,当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于1917年把一个小便池送到美国现代艺术大展委员会那一瞬间,他实实在在地嘲笑了人类在崇高的名义下对于艺术的自我设限。相比达达主义对传统意义上人们对艺术的理解进行巨大破坏,二战以后的波普艺术则给出了答案。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认为艺术不是只有精英人士才能欣赏,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就是艺术。例如那些超市货架上摆放的一排排商品罐头。
时间来到当下,我个人认为当代艺术其实早就化整为零融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正在做的,我们正在用的,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是艺术。例如,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都在进行创作的各种短视频,谁又能说它不是一种新的当代艺术形式呢?
马路上奔跑的汽车也是同样,它是我们现代生活的一个必需品,拥有可以去体现艺术性、当代性的属性。围绕着汽车,你会发现人们对于它的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文化观念会产生冲击和碰撞,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种很好的观念艺术的呈现。于是有的人喜欢做改装,然后秀给别人看,这就是一种装置艺术;有的人可能更喜爱晚上去炸街,那这就是一种行为艺术。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把很多当代艺术、现代艺术的形式在汽车上做一次非常好的分解和再呈现。因为它已经非常自然地融入到我们生活当中,我们已经意识不到正在体验的是各种各样的艺术表达形式。所以,今天这个话题听上去有点脱离生活,但实际上真正的现代艺术就应该无声无息地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体会不到它的存在。它应该真的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就生活在艺术当中。
如果上述观点成立,我们将汽车理解为一件当代艺术作品,那它就必须具有艺术性、具有审美性,得接受品位高低和艺术性高低的评判。那么,我以为宝马目前对设计语言的探索,就是针对前面几个问题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这一系列探索,在我看来是一个当代艺术的集大成者,这里面所呈现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会影响到每一个消费者、每一个用户、每一个看到它或者开着它的人。当你和这辆车建立连接以后,你还会和它再次形成新的——包括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在内的艺术形式。
所以在中国市场目前的电动化大趋势当中,宝马在电动车销量方面或许并不是遥遥领先,但是至少在勇于探索、不去苟同,坚持特立独行的设计语言,追求独特的设计品位等方面,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好了,我们就此打住吧。本文中关于艺术观的表达,已经在我脑子盘桓许久,今天借助宝马新世代X概念车的赏析终于得以落地,倒也非常合适,它至少代表了我对当代艺术与汽车之间融合的理解与看法。
除了艺术感,设计、功能、时尚、甚至商业等元素都与汽车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汽车也终于跨越工程、技术、科学、人文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魅力。而我相信,正是这种跨界的属性,才成就了我们汽车设计联盟,才使得不同学科的专家有了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纽带。
-
8万起
-
11.29万起
-
12.79万起
-
17.18万起
-
17.98万起
-
8.49万起
-
10.86万起
-
14.98万起
-
42.79万起
-
8.18万起
-
8万起
-
8.49万起
-
8.18万起
-
8.79万起
-
8.99万起
-
7.38万起
-
6.79万起
-
8.39万起
-
0万起
-
4.89万起
-
8万起
-
11.29万起
-
12.79万起
-
17.18万起
-
17.98万起
-
8.49万起
-
10.86万起
-
14.98万起
-
11.98万起
-
11.68万起
-
17.18万起
-
17.98万起
-
32.18万起
-
17.49万起
-
17.98万起
-
29.99万起
-
22.49万起
-
33.48万起
-
29.69万起
-
16.45万起
-
42.79万起
-
43.99万起
-
44.82万起
-
37.98万起
-
29.69万起
-
44.72万起
-
43.39万起
-
50.68万起
-
48.88万起
-
25.58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