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加上“HUAWEI”,质量问题频发,别砸了华为的金字招牌

最近,问界汽车憋了许久的大招终于放出来了。

现在很多消费者来到华为直营、授权店后发现,展车铭牌已经变为“HUAWEI问界”,“AITO”已不知所踪。而销售人员也统一改变了宣传口径,称其为“华为汽车”。

问界加上HUAWEI质量问题频发别砸了华为的金字招牌-图1

此前,在AITO汽车多平台官方账号的宣传文案中,就已出现“HUAWEI问界”字样,引发舆论场对华为造车的猜测。对此,华为称“HUAWEI问界”是华为生态汽车品牌,是华为开创的全新商业模式。

至此可以认定,华为距离“造车”只有一步之遥。起码华为潜意识里想给消费者带来一种错觉——问界汽车就是华为汽车。

然而,华为并不想过早地迈出这一步。

今年以来,问界销量持续下滑,不复去年风光。三月前三周上限量数据显示,问界第一周为973辆、第二周为823辆、第三周为728辆,持续下滑,总计仅有2524辆。比起去年月销连续破万,如今问界月销破5000辆都难。

这种局面下,把“HUAWEI”Logo搬出来,实际上是华为的无奈之举。比起引发竞争对手对自己造车与否的忌惮,解决销量问题显然更迫在眉睫。

可即便华为站到了台前,问界销量下滑颓势难减,这究竟是为什么?

问界加上HUAWEI质量问题频发别砸了华为的金字招牌-图2

01

铁粉收割殆尽,“HUAWEI”救场

说起来,就像总能进入热搜的传说中的“苹果汽车”一样,一开始消费者对“华为汽车”也抱有十足的兴趣和期待。因为作为过去多年,中国孕育的最成功的本土品牌之一,可能还要把之一去掉,华为的品牌光环足够耀眼。

可由于制定了“华为不造车,只帮助车企造好车”的基本战略,华为只能一步步在造车边缘疯狂试探。试探客户,也是对手的态度,也试探消费者的耐心。

此前,由于消费者对“赛力斯”不买账,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可能是史上最短命的汽车之一。随即华为迅速鼓捣出了AITO问界系列,在擦除赛力斯痕迹的同时,又通过配置和销售,凸显“HUAWEI”的身份。

去年,问界系列销量连月上涨,到第3季度,实现连续破万。当时,这种模式被业内普遍认为已取得成功。可实际上,不少问界车主把车买回家后,都会自行把“AITO”标识拿掉,改成“HUAWEI”。

到今年,问界销量一路下滑,同时网新社连续多个周末到当地各大商圈华为直营店探查,比起去年,前来看问界的消费者已大幅减少。询问店内销售人员得知,现在,每天来看车的客户平均只有2-3组,甚至周末都门可罗雀。

问界加上HUAWEI质量问题频发别砸了华为的金字招牌-图3

华为销售人员告诉网新社,原本以为问界车型进了展厅后,能有效带动客流量。可实际上恰恰相反。由于华为手机业务这两年很困难,新机竞争力下降,前来看手机的客户大幅减少,连带着看车的也越来越少。

可以认为问界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华为铁粉已被收割殆尽,其余很多对华为品牌有好感的消费者想买一辆真正的“华为汽车”,而不是想要一台摆在华为店内的华为智选汽车。

于是,华为将“HUAWEI”搬了出来,想要救场。

02

小毛病多了起来,质量管控出问题?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是大风口,很多新品牌登台,表现好的也不少,按理说同样是新品牌的问界是有机会的。

但比起最多几千块的手机,作为大宗商品,消费者对汽车的质量和可靠性需求要高得多的多。而比起手机早已成熟的代工模式和集成电路组装工艺,制造一辆汽车要符合的标准也严苛得多。

这意味着每一个新品牌都要接受时间的检验。尤其是此前没有造车背景的新品牌,消费者一定会带着怀疑来审视它的产品,毕竟没人愿意做小白鼠。

最近,问界车主普遍反馈车的小毛病多了起来。

例如有车主拍视频,称问界M5的副驾驶车窗无法升起,无论用主驾还是副驾的控制键,都不管用。还有车主视频演示自己问界M5的电尾门控制功能失效,还是只行驶了1000公里的新车。虽然都不是大问题,但涉及到日常使用,让他们很是烦心。

问界加上HUAWEI质量问题频发别砸了华为的金字招牌-图4

这说明问界的生产质量把控有问题。

众所周知,问界系列车型的核心技术几乎都源于华为,可制造由小康代工。根据余承东的前不久的说法:“华为深度参与研发,不仅提供零部件,还从设计、质量、用户体验、整体质量管控、OTA版本升级等方面进行了把控。”

对于汽车生产质量的管控,华为无疑是一个新人。在这方面,华为实际上出了多少力,起了多大作用,还未可知。

小康汽车造车多年,生产体系成熟。可多年来,小康自己的产品也没打下质量出色的名头,例如在车质网上,可以找到大量关于风光系列车型的产品质量投诉。

所以,即便余承东强调华为不会自建工厂,可汽车不同于手机,生产线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就没法真正有效管控质量。

问界加上HUAWEI质量问题频发别砸了华为的金字招牌-图5

毕竟蔚来、小鹏都从代工转向自建工厂,绝不是偶然。

03

别砸了“HUAWEI”的金字招牌

2022年,华为营收6369亿元,虽然利润率在提升,但营收比巅峰时少了2000多亿元。

任正非说“要把寒气传给每一个华为人”,可见华为的危机意识有多强。要度过危机,华为必须要从汽车业务上找到突破口。

余承东身上的担子非常重。他介绍:“华为和赛力斯合作,一年多时间做出三款车来,全世界没人这么快。”“我们周末、夜里、节假日都在工作,几班倒,并行战斗。”

这种精神固然值得钦佩,可百年来,汽车行业已形成了强大的客观规律。一般新车从立项到上市,要花三年左右时间。即便这些年得益于架构化、模块化,研发时间大幅缩短,但必要的验证、测试流程还是一如既往,这部分时间是很难省下来的。

问界加上HUAWEI质量问题频发别砸了华为的金字招牌-图6

市场日新月异,车企研发新车,必须争分夺秒,可汽车更是关系出行安全,质量管控容不得一点马虎。

华为手机的质量好,信号好,是经过无数消费者检验,以及长时间沉淀,收获了这样的好口碑。可对于汽车,华为似乎有些急火攻心,太想一举成功,以至于现在把“HUAWEI”金字招牌搬了出来,仍无济于事。

中国老话讲,欲速则不达。

华为不缺技术,更不缺品牌影响力,现在似乎唯独少了定力,以及对造车的敬畏和尊重。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