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和科技的融合,沃尔沃全新XC40西区上市

【网上车市西安分站讯】2020年12月26日,沃尔沃XC40四驱版在沃尔沃西安天一汇通隆重上市,升级后的XC40在动力、安全和配置等方面进行多项增配,新增T4四驱智行时尚版车型的同时,也实现了T4、T5车系全部配备四驱系统,展现出沃尔沃汽车的十足诚意,为消费者带来更懂你、呵护你、个性化的美好出行新世界。

安全和科技的融合,沃尔沃全新XC40西区上市-图1

作为沃尔沃产品谱系中最为年轻的车型,XC40承载着推动沃尔沃品牌年轻化的重要使命,携手华晨宇也让用户看到了新世界的更多可能。随着中国豪华汽车消费者年龄层级不断下降,他们早已不是为了单纯地购买一款产品,而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沃尔沃以“安全、健康、环保”理念为世界呈现有内涵豪华的坚持,以及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富有品位的生活方式,正越来越受到他们的认可与青睐。

安全和科技的融合,沃尔沃全新XC40西区上市-图2

XC40作为一款城市紧凑型SUV,在驾驶模式上也进行了全方面地配备,提升车主在不同路况的驾驶体验。让这款车可玩性更强!

针对不同路况环境与驾驶者喜好,提供以下五种驾驶模式:

- Comfort模式,可以应对大多数日常驾驶需求。

- Eco模式,更加柔和的油门响应,升挡更加积极,实现最为经济的油耗表现。

- Dynamic模式,最迅猛的发动机与变速箱响应,是一种极具驾驶乐趣的高性能模式。

- Off-road模式,在20-40km/h时速时优先保证动力输出,提高恶劣路况行驶性能。

- Individual个性化模式,可逐项设置刹车力度、方向助力、油门和变速箱响应、避震器阻尼等车辆特性,还可以将适合自己的座椅、后视镜位置存入智能遥控钥匙,简单操作即可完全定制符合自身驾驶风格的驾驶模式。(个性化模式仅在驾驶员执行个人设置后显示)

当然,在安全层面,消费者对沃尔沃有不容置疑的信任。新发布的XC40也把安全性当成最重要的亮点之一展示出来。

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

- 当车辆的速度达到4km/h时,通过前风挡上的光学雷达系统监视交通状况,当前车刹车、停止或者有其它障碍物的时候,系统首先会自动在刹车系统上加力,以帮助驾驶员在做出动作前缩短刹车距离;如果距离障碍物已经很近,系统会紧急刹车。

- 碰撞警示:通过雷达系统来时刻监测前方车辆,判断本车于前车之间的距离、方位及相对速度,当存在潜在碰撞危险时对驾驶者进行警告。

- 辅助刹车:系统采用雷达测出与前车或者障碍物的距离,利用数据分析模块将测出的距离与警报距离、安全距离进行比较,小于警报距离时就进行警报提示,小于安全距离时即使在驾驶员没有来得及踩制动踏板的情况下,系统会启动提供辅助制动。

主动安全系统

· 道路偏离预防及保护系统

- 能提前预警偏离危险,自动干预转向系统,确保车辆始终保持在车道上,从源头避免偏离事故发生。

- 当车辆在行驶中突然偏离路面,道路偏离保护系统则会触发前排安全带收紧,座椅和座椅框架间的吸能装置能够缓解车辆跌落时最多1/3的垂直冲击力,避免乘员的脊柱受伤。此外爆燃式可溃缩刹车踏板仅需30毫秒即可断开刹车踏板,迅速切断撞击力向驾驶者腿部传递。

· 对向车辆智能避让

- 在车速达到60-140km/h借道超车时,如相向有来车,系统测定即将发生碰撞,自动启用转向辅助功能,将车辆转回原来车道,以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 车道保持辅助

- 当车速在65-180km/h之间,且车道两侧标示线明显时,若驾驶员无意间即将偏离车道时,车辆给予警告并主动干预转向,纠正行驶路线。如果使用转向灯变道,系统不予干预。

安全和科技的融合,沃尔沃全新XC40西区上市-图3

· HLA上坡辅助系统

- 车辆上坡过程中遇到停顿时,系统将保持停车所需要的制动压力,杜绝溜车。

· HDC陡坡缓降系统

- 下陡坡时无需通过油门刹车来控制车速,系统自动采用设定好的固定时速匀速下坡,让整个下坡过程不会产生刹车顿点,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及安全性。

· 疲劳警示系统

- 该系统在车速超过65km/h时启用,系统通过挡风玻璃上摄像头记录车辆行驶轨迹,如检测到车辆行驶状态发生异常,系统将通过声音及文字形式警示车主,同时系统会链接导航,提示最近的休息点。

· RSC防翻滚稳定控制系统

- 在车辆急速转弯发生较大侧倾时,通过调整限制发动机的输出和制动转向时的外侧车轮,以保持车身稳定,抑制侧翻的发生。

 科技感是目前市场看重点之一,年轻人的市场,如果科技感缺失,势必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我们可以看看新款XC40在智能配置上怎样体现出科技感。

安全和科技的融合,沃尔沃全新XC40西区上市-图4

智能配置

CLEANZONE ®清洁驾驶舱

- 沃尔沃汽车致力于持续提供行业领先的清洁车内环境,创造愉悦且健康的驾乘体验。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沃尔沃汽车就确立了清洁座舱的相关标准并开展严苛测试,旨在为遭受过敏、哮喘困扰的车主创造安全健康的车内环境。在此后的近三十年间,沃尔沃汽车不断创新,从1999年发布IAQS智能空气循环控制系统,到2014年注册CLEANZONE®商标,再到2019年AAC双效增强型空气净化系统的发布,沃尔沃汽车始终是汽车行业清洁座舱解决方案的引领者。

今天, CLEANZONE®清洁驾驶舱是一整套清洁座舱解决方案,包括车内空气净化、内饰排放控制和新车气味管理等,并可以通过视觉显示车内空气质量状态。

· IAQS智能空气循环控制系统(Interior Air Quality System)

- 智能空气循环控制系统IAQS可防止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浓度升高。空气传感器会对外界进入车内的空气进行检测,空调进风口实时智能开启和关闭——当空气污染程度加剧,空调会自动切入内循环模式。配合复合活性炭滤芯,车内氧化碳、氧化氮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有效减少。

·  AQI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系统

- 车内乘员可通过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系统AQI查看车内PM2.5指数,以及由第三方提供的车外空气质量情况,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的综合指数。让北欧洁净空气既闻得到,也“看得到”。

· CZIS主动式座舱预净化系统及Pre-cleaning座舱远程净化系统

- 在车辆长时间停转并锁闭的状态下,用户可通过手机启动座舱远程净化系统,或使用钥匙激活主动式座舱预净化系统,迅速驱散停放时积聚的挥发性气体。驾乘人员在进入车内关上车门的瞬间,即可享受纯净呼吸。

Harman Kardon® 尊贵级音响系统

· 13个专业扬声器、600瓦高功率输出,采用Dirac Unison®主动式声学处理技术,配合Air Woofer专利技术,带来震撼的听觉享受。

· 世界首创Air Woofer专利技术

- 采用全球首创的Air Woofer专利技术,将低音扬声器的位置从前门板内侧移动到中控台前方(前风挡下方),将扬声器音效发挥到最大,带来完美的全音域音场,畅享天籁般的听觉盛宴,同时留出了宝贵的门板储物空间。

- Air Woofer 与重低音扬声器:重低音扬声器在后备箱,在前排驾驶员以及副驾驶位置的音质传输中会损耗,前排中控台风挡下方的air woofer (新风低音)完美的平衡了前后低音输出,使驾乘者都可以享受完美的音响音质

· VNC 主动降噪

- 通过扬声器发出低频音,抵消车外持续的低频噪音。

· ALA 自动音量调节

- 随速调节:车辆提速后声噪增大,音响音量会自动增加。

- XC40独有:根据声源(USB以及其他音乐载体)自动调节音量,使车内用户可以得到最佳的音量以及音质

· QLS环绕声技术

- 7.1声道:模拟的家庭影院环境,优于同行业普遍采用的环绕声场技术。

Volvo On Call随车管家

- 与手持移动设备同步,提供安全、安防、车况检查和控制等22项车辆管理功能,车主能够更加便捷地掌握车辆动态,让出行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 除可帮助车主实时了解车辆信息外,更可远程操控车辆锁止车门,远程启动发动机,使您的车内温度保持舒适。

- 有严密的注册认证管理,以保证用户隐私不被泄漏。

全系标配12.3英寸液晶智能数字仪表盘

- 通过光线传感器来根据外界环境光线来控制显示屏亮度,保持持续清晰的显示效果。

- 四种主题模式,自主选择所需查看的必要行车信息。

- 可与中控液晶屏联动显示导航和媒体界面。

全系标配9英寸液晶触摸屏

- 纵置布局符合手机操作习惯,并带有红外感应技术,就算带着手套或者拿其它物品(笔、手机等)也都能直接操作。

- 结合广受赞誉的互联及信息娱乐系统,支持苹果CarPlay系统,让日常操作更加便捷和安全。

多彩LED内饰氛围灯,2种控制方式,7种色彩选择:

- 可通过调节空调温度控制色彩变化,或根据个性喜好选择色彩

手机无线充电:中控台下方提供手机无线充电板,便利再升级。

同级别唯一配备Pilot Assist 领航辅助系统

- 当车道标识清晰可辩时,该系统能够在缓慢的拥堵车况下,以及行车速度最高130公里/小时内的高速车道上,为驾驶员提供转向、加速、车距保持和刹车等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且无需跟随前车。

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 自动排队:根据前车的速度变化而变化,以保持所设定的合理间距。

- 转向辅助:通过摄像头监测车辆的行驶轨迹,在车道线内跟车行驶(50km/h以下),如果车辆偏离车道,系统将施加转向力修正行驶轨迹。

安全和科技的融合,沃尔沃全新XC40西区上市-图5

陕西天一汇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029-86550001  

地址信息: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景路22号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