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精英会专栏作家/张毅 (新华社《环球车谈》栏目主编)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放开汽车合资企业“50%外资持股上限”的说法越来越多。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官员称放开汽车合资股比不可避免,国内车企却有不同意见。认为如果放开汽车合资股比,是对外资在利益上的让步,将直接打击自主品牌汽车,并使国家失去对中国汽车工业的主导权。
放开汽车合资股比,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吗?
有观点认为,已经进入后合资时代的中国汽车,即使放开合资股比,也无伤大碍,不会产生什么直接影响。因为该来的跨国汽车企业都来了,都在按照现行的股比规定在运行。利益已经固化,轻易不会变动。
谁在要求放开汽车合资股比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指出:“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的外资准入限制”。
同年11月1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发布会上称,“进一步放开钢铁、化工、汽车等一般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包括放宽外资在注册资本、股权比例、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
两年多过去,放开汽车合资股比,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什么实质性动作。
今年4月25日,在北京车展期间举办的中国汽车论坛闭门峰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透露说,汽车合资企业中方股比不低于50%的底线受到美方强烈质疑。我们的原则是能顶多久就顶多久。但放开股比已经进入倒计时,长则8年,短则3-5年就会放开。
今年6月26日至28日召开的2016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也表示,政府正在调查提高50%股比限制的事项。
据了解,正在进行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美方对中国有关行业不许外资控股的规定很不满,要求限期取消。
其实,不许外资控股相关行业的规定,很多国家都在执行,也没有违反WTO的相关规定。只是在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中,要求双方对等。如果中方限制美国汽车企业在中国不得控股,美国也可以限制中国相关企业在美国投资时不得控股。
限制汽车合资股比有过积极作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利用外资成为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汽车行业也不例外。为了确保中方话语权,维护中方在合资企业中的利益,国家规定中外合资整车企业外方不能控股,于是就出现了中外双方股份比例各占50%的独特现象。
目前国内已有的几十家整车合资企业,其他合资车企股份比例都是50:50,董事会中双方的股东人数也是一半对一半。如果中外双方发生分歧,必须协商解决。
三十多年过去,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基本能够互相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双方各占50%这种股权比例,保障了中外双方利益,促进了合资汽车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以及2009年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均明确规定,汽车整车、专用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摩托车中外合资生产企业的中方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股票上市的汽车整车、专用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摩托车股份公司对外出售法人股份时,中方法人之一必须相对控股且大于外资法人股之和。
2015年发改委和商务部修订后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继续保留了对汽车整车合资项目对外资的股比限制。
一位曾参与多家合资车企组建的业界人士认为,中国特色的汽车合资模式,选择性地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三大政策支柱,分别是50%对50%的合资合作资本架构;40%的国产化门槛;以及合资项目中必须包括研发机构设置和正向开发形成约定,以及发动机制造的基本投资要求。
第一个支柱决定了合作的格局;第二、第三个支柱决定了中国零部件等配套体系的成长速度。
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这三大政策支柱还有多少作用呢?
放开合资股比不会有大的影响
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汽车市场。2015年,中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的三成左右。如此巨大的市场容量,吸引了全世界的汽车企业来华投资建厂。
目前,全球主要跨国汽车集团都已经在中国投资建厂,除了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巨头也不甘落后。
最新修订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把汽车整车制造从之前的鼓励类别,划归到了限制外商投资的类别当中。
之所以做出这一调整,一是国内汽车整车企业已经饱和,而且汽车产能过剩的风险越来越大。
东风雷诺是近期最后一个获批的整车项目,目前在国内发改委等待批准的汽车整车项目,一个都没有。至于最近炒作的很凶的特斯拉项目,八字还没有一撇。以特斯拉每年在华销量只有区区几千辆的现状,能否在华投资设厂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目前的几十家合资整车企业,除了一汽-大众,都是中外双方各占50%的股份。一汽集团和大众汽车已经达成协议,将一汽-大众中方60%股份、大众和奥迪分别占30%和10%的股份比例,调整为一汽集团51%、大众30%和奥迪19%。
但是由于大众汽车排放门事件的影响,外方推迟了这一进程。
从目前国内几十家合资车企的经营状况来看,除了少数几家,绝大多数经营状况良好,已经成了下金蛋的母鸡。中外双方每年都能拿到可观的分红。
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等国内汽车集团,通过旗下合资企业,不仅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还培养了人才,为旗下自主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合资反哺自主,已经成为业界一个普遍现象。
合资外方把合资企业的分红,大多又进行了再投入,不断扩大合资企业的规模。目前,合资整车企业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占到60%左右。
如果没有新的合资整车企业进入,放开不放开合资股比,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已经开业的几十家整车合资企业,只要一方不同意,就不可能调整股比。而这些合资车企已经成了摇钱树,减少股比就是减少分红,谁会愿意这么做呢?
中国已经进入汽车后合资时代,今后新设立的合资整车企业没有几个,而且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步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并且要开发新能源汽车。
已经在中国投资设厂的跨国汽车公司,如果要扩大生产规模,也要改变以前的模式,要具有研发能力并开发新能源汽车。 这些外国投资方,将继续在中国发挥积极作用,除了提供产品和技术,还有义务帮助合资企业建立研发能力,使合资企业成为一个真正的整车厂而不仅仅是一个汽车装配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