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年内港股最大IPO 与比亚迪PK海外市场

网新社研究所,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300750.SZ)于5月12日启动港股IPO招股,计划于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此次IPO发行价区间上限定为263港元/股,与5月8日A股收盘价基本持平,体现了市场对其价值的认可。公司计划发行1.18亿股股份,按发行价上限计算,预计募资总额约307亿港元(约合39.5亿美元),有望超越2024年美的集团创下的46亿美元融资纪录,成为近四年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IPO项目,并冲击2025年全球IPO榜首。

根据行业研究数据,宁德时代在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市占率排名第一,但近年来受累于三元锂电池增速放缓,公司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4.15个百分点至44.34%,排名第二的比亚迪,市场份额为23.79%,同比增长2.15%,两者差距进一步缩小。

本次港股募集的资金,约90%资金将投入匈牙利工厂的一二期建设,用于加速海外布局;剩余10%用于营运资金等一般企业用途。基石投资者阵容包括中石化(香港)、科威特投资局(KIA)、景林资产、高毅资产以及橡树资本等国际知名机构,已承诺认购约26.28亿美元股份,占发行总量的65.7%。上市后,创始人曾毓群持股将从23.27%稀释至22.66%,但仍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H股股东将持有公司2.61%权益。

全球霸主的基本面:技术领先与市场统治力

作为新能源创新科技巨头,宁德时代已建立起覆盖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全产业链布局。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全球设立6大研发中心和13个生产基地,服务网络遍布64个国家和地区。其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突破1700万辆,意味着全球每三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使用宁德时代电池,储能电池项目也超过1700个。

客户阵容堪称"汽车界全明星":奔驰宝马丰田本田等传统巨头,蔚来、理想、小米等造车新势力均在其列;储能领域则服务NextEra、国家能源集团等头部企业。2024年,公司营收达3620亿元,锂离子电池销量475GWh,同比增长21.79%。其中动力电池贡献69.9%收入,储能电池占比15.83%,两者毛利率分别达23.94%和26.84%,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市场地位方面,宁德时代2024年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7.9%(中国以外市场27%),储能电池全球市占率36.5%,双双位居行业第一。这种统治性地位源于其持续的研发投入和规模效应,使得公司综合毛利率保持在24.44%的高位,显著高于同业竞争对手。

增长警报:比亚迪紧逼与市场格局演变

然而,最新数据揭示出宁德时代的增长存现隐忧。2025年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38.8%,宁德时代虽以84.9GWh装车量保持第一,但市占率仅微增0.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比亚迪装车量达37GWh,市占率提升2.4个百分点,两者差距缩小至18个月新低。

国内市场的分化更为明显:一季度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比达82.8%,同比增长75.9%,而三元电池下降6.3%。作为三元电池龙头(市占率近70%),宁德时代受到拖累,国内市占率同比下降4.15个百分点至44.34%。同时,其铁锂电池在A0/A00级市场的缺席、特斯拉销量下滑21.8%、以及吉利"金砖电池"等竞品放量,都制约了公司的增长空间。

更深层的挑战来自客户战略调整。华为智选引入中创新航,小鹏全系弃用,理想增加欣旺达份额,蔚来部分车型转投比亚迪——这些"去宁德化"举措反映出整车厂对供应链多元化的追求。虽然宁德时代目前仍保有技术优势和规模壁垒,但竞争对手的快速成长正在改写行业格局。

外汇困局:全球化布局与资金瓶颈

表面看,宁德时代账上2600亿元现金、日均盈利1.4亿元,似乎"不差钱"。但招股书揭露关键短板:外币储备仅38亿欧元加67亿美元,面对欧洲超10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捉襟见肘。匈牙利基地(规划产能100GWh)、西班牙合资工厂(总投资41亿欧元)等项目,都需要巨额外汇支持。

这种矛盾源于全球产业政策变革。美国IRA法案要求2024年电池组件50%以上本土化生产,欧盟《新电池法》也设定严格的回收比例要求。宁德时代选择在匈牙利建厂,实质是以"资本换准入"应对贸易壁垒。H股上市不仅能直接募集欧元美元,还可打通国际融资渠道,为后续海外扩张铺路。

地缘政治:看不见的"成本放大器"

海外扩张还面临地缘政治风险的考验。美国已将宁德时代纳入实体清单,虽然通过技术授权(如与福特合作)部分规避影响,但储能业务仍受关税威胁——该业务2024年贡献约9%出货量。欧盟《新电池法》的碳足迹追踪和再生材料要求,则迫使公司额外投资建设回收网络,进一步加重资本负担。

这些非商业风险难以量化却影响深远。正如招股书将"市场需求波动"列为首要风险,宁德时代需要在技术领先、成本控制与地缘政治之间寻找平衡。匈牙利项目的90%募资占比,正是这种平衡策略的体现——既满足欧盟本土化要求,又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估值优势:盈利能力支撑市场信心

尽管面临挑战,宁德时代的估值仍具吸引力。按263港元发行价计算,其H股市值约1.19万亿港元,对应2024年市盈率21.72倍,远低于同行正力新能的237倍。相比港股其他电池企业(中创新航、瑞浦兰钧)甚至比亚迪,其24.44%的毛利率和20倍出头的PE都显得更为稳健。

此次发行股份仅占扩大后股本的2.61%,且65.7%已被基石投资者锁定,流通盘相对稀缺。这种设计既避免过度稀释现有股东权益,又可能支撑上市后股价表现。当然,全球市场波动(如中美贸易战等宏观因素)仍是不可忽视的风险变量。

未来展望:稳固国内基本盘,加速海外布局任重道远

宁德时代港股IPO标志着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国际化的新阶段。作为全球电池行业的标杆企业,其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毋庸置疑,但增长放缓、外汇短缺和地缘风险构成的"三重压力",也考验着管理层的战略智慧。此次募资不仅是简单的资金补充,更是全球化布局的关键落子。对于投资者而言,既要看到公司深厚的行业护城河,也需清醒认识转型期的挑战——在能源革命的大潮中,即便巨头也需要不断证明自己的适应力。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