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反内卷”不要只看销量!不重品质!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突飞猛进,已然进入发展的“高速公路”。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以51.1%的市场渗透率,历史上首次超过燃油车。但在向好的高速发展之下,问题也随之凸显。

最为明显的,是车企间愈演愈烈的“内卷”。从性能数据,到研发周期;从车辆配置,到起售价格;从创始人直播到品牌流量。本应以先进技术为根基,产品高质量为箭头的新能源汽车,如今已然成为了“求量追速而不重质”的恶性竞争。

表面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内卷”,不仅挤压掉了燃油车的份额,更挤掉了一众海外品牌的市场。表象之下,却折射出我们忽视了品质这道关。放眼海外市场,来自于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尽管品牌走出了国门,但并没有在全球大市场占据主动。

市场上不是没有先例。曾经,中国摩托车、彩电、空调等产品风靡海外,却因低价低品质而最终“伤筋动骨”。这也证明“内卷式”竞争,能在短期之内赢了销量,但会在长发展周期中输了品质和市场。

因此,面对各行各业所呈现出的“内卷”问题,前不久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尤其像新能源汽车这种资金投入大、技术密集度高、产业竞争激烈的产业,更需要高质量稳健的姿态发展,以释放出新质生产力的强大潜力。

在国家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之下,新能源汽车更是变革的桥头堡与风向标。

一方面是车企之间要跳出“无序内卷”的惯性思路,把“功夫”从追求销量和速度上的“高”,转移到产品品质的“高”。让创新落到“质”上,让发展走到可持续上。

另一方面,则是要“扫清”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的“痛点”与顾虑,让消费者“放心买”、“踏实买”,而不是担心被车企“背刺”,以及产生“便宜没好货”的念头。

所以当下,“反内卷”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一套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以高品质为基点的主流新能源车性价比测试标准,以此去掉“内卷的浮躁”和流量的滤镜。让“性价比”不再是低值低价的代名词,而是高品质和高价值的代表。

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来说,主流新能源汽车性价比评测标准,这要在驾驶方面,除去常规测试内容外,更多的以用户视角来考量车辆驾驶是否舒心惬意,在安全上是否有着过硬的车身寿命和电池安全水准,并且在新能源车引以为傲的智能水平上是否能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以及是否能打消消费者最焦虑的长途续航表现。而高价值,则建立在满足前者所有标准之下,所匹配的合理价位。让消费者不再为“随时降价”而担忧。当消费者对品质和价值真有了底,购买时才会真正的心里有底。

市场经济鼓励竞争,尤其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之下,更是促进技术进步、产品升级、产业转型的助推器。而“恶性内卷”则会成为这条前进之路上的最大阻碍。因此,只有拿出“反内卷”的决心,并真正将注意力从高发展速度聚焦于高品质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才能真正的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