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而上,豪车事记者联合采访法拉利官方车手叶一飞

在刚刚结束的Imola 6小时耐力赛上。法拉利车队获得了hyper组别的全场第四,中国车手叶一飞参与驾驶的83号赛车以6:01:03.390完赛,但遗憾未能登上领奖台。赛前,叶一飞接受了来自中国两岸三地媒体的联合采访。

知难而上豪车事记者联合采访法拉利官方车手叶一飞-图1

对于赛前的压力,叶一飞表示“确实会有压力,毕竟这里是法拉利的主场。今天早上,从停车场一路走来,很多车迷前来合影。他们都希望法拉利在主场能够取得佳绩,这给我带来了不小压力,但这种压力会转化为积极的动力,激励我去争取好成绩。在揭幕战卡塔尔上,我们取得了全场第四的成绩,我相信这个周末我们会有更好的表现。”

知难而上豪车事记者联合采访法拉利官方车手叶一飞-图2

当有记者问道混合动力赛车和传统动力赛车,这两种车型在耐力赛驾驶策略和技巧上有什么不同时,叶一飞解释道:从工程师视角来看,传统的纯燃油动力赛车在参数控制上相对简单,操作并没有那么复杂。一旦赛车引入了高压混动系统,情况大为不同。在比赛过程中,我们需要专门的电气工程师严密监控车辆的参数,确保一切正常。混动系统的加入反而提高了出错概率。

知难而上豪车事记者联合采访法拉利官方车手叶一飞-图3

叶一飞说,混动系统也给车手带来了更多挑战,车手需要思考如何利用各种工具把赛车性能发挥到极致。譬如刹车平衡这一问题,混动系统的电控刹车让赛车有了更多的调整空间。一台机械刹车系统的纯燃油车,从踩下到松脚,整个过程的刹车比是不变的。但是,在F1比赛或耐力赛Hypercar当中,电子刹车允许我们随时调整。车手还可以借助电子系统调整差速器或车辆的前倾感、后倾感。在大多数情况下,车手需要在方向盘上进行操作。比赛规则要求车手主动做出调整,而非过度依赖工程师的远程帮助。此外还需要在模拟器上进行验证。

知难而上豪车事记者联合采访法拉利官方车手叶一飞-图4

当问道如何评价法拉利499P赛车?与之前其他赛事驾驶的赛车相比,你能否和我们分享它的优势或不足?叶一飞解释说:我今年驾驶的法拉利499P是LMH组别赛车,其混动单元设在前轴。在刹车或出弯时,前轮负责回收动力。而我去年驾驶的LMD组别赛车,其混动系统位于后轴,这也是两台车驾驶操作不同的原因。LMDh赛车可以在任何速度下使用混动系统,而LMH赛车只能在一定规定下使用。例如出弯加速的初段,LMH赛车由于介入速度的限制,表现稍弱。但在高速阶段,LMH赛车前轮的输出和制动可以带来更好的表现。

有记者问,作为很早前往欧洲发展的车手,请问你觉得哪些方面是欧洲职业赛车手的培养体系领先的地方?叶一飞说道:在11、12岁的时候,我便经常前往日本和欧洲参加比赛。当时社会对赛车运动的理解仍有偏颇。我每次参加比赛都会被误以为不务正业,很多人也把卡丁车比赛和电子游戏混为一谈。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国内赛车运动的面貌已经发生变化。如今有了更多赛道和设施,国内与欧洲的差距已逐渐缩小。但像法拉利这样的顶级厂商,他们扎根在欧洲,更倾向于在欧洲赛场上挑选赛车手。如果车手想要与顶级厂商签约,就必须到欧洲参赛并取得佳绩。因此,欧洲参赛车手的基数更庞大,竞争也更激烈。但我相信,经过时间的发展,这种情况能慢慢改善。如今,越来越多中国车手在欧洲卡丁车级别的赛事取得了好成绩。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中国车手来到欧洲打拼,为国争光。

知难而上豪车事记者联合采访法拉利官方车手叶一飞-图5

关于赛车和赛道,有记者问,法拉利在去年的勒芒赛上有明显的优势。今年法拉利的赛车增加了重量,优势相对没有那么明显。你觉得,今年比赛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叶一飞表示:今年很多新厂商加入了比赛,主办方也制定了相应规则以保证公平的竞争环境。在我看来,今年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力所能及地发挥出赛车的潜力,同时又不出现失误。我们并不保证每场比赛都能有最好的表现。在第一站卡塔尔上,赛道相对宽敞,犯错机会不多。伊莫拉站的情况截然不同,而且伴有下雨的可能。在这种严峻条件下,车手对赛车的操控能力将被放大。

叶一飞指出:伊莫拉这条赛道的设计比较独特。它并非简单的直道,而是一条持续向右拐的直道。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超车,需要车手根据行车轨迹去预判前车的走向。另外,有些弯道只允许一台车通过。我会在比赛前进行模拟,哪些弯道值得进弯前冒险超车,哪些弯道更适合出弯后超车。超越GT赛车不是特别需要考量的事情。难点在于,如何保证超越了前面的GT赛车,而不被后面Hypercar赛车反超。另外,雨天是另一个挑战。大多数赛车会行驶在慢慢变干的赛车线上。如果要超越前面慢车,必须行驶到依旧湿滑的路线上,出错概率必然加大,我必须提前权衡风险与收益。

知难而上豪车事记者联合采访法拉利官方车手叶一飞-图6

有记者问道同车的队友阵容颇具看点。库比卡(Robert Kubica)是一名已经取得辉煌成就的车手,而你们三人的驾驶圈速应该相近。作为一名顶尖的职业车手,你是否还能从库比卡这样的车手上挖掘到可学习的地方?譬如他的工作方式、驾驶细节或者其他方面?叶一飞说:我们三人是同级别的车手,共同代表厂商参赛,因而速度差距并不明显。库比卡早年参加过F1比赛,积累了许多赛车的研发技巧,这些技巧有宝贵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车队从更多维度探寻答案。我们其实在2021年一起参加过欧洲的勒芒系列赛,都是LMP2组别,在驾驶技巧上有很多共识。另外,我们三人都有方程式比赛的经验,驾驶风格比较接近,这为赛车调校提供了极大便利,也是我们的优势。假如车队有一名车手喜欢转向过度,而另一名车手喜欢转向不足,要让赛车同时满足两名车手的需求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