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聚创:前路凶险!

速腾聚创前路凶险-图1

最近,资本市场除了关注风头正盛的ChatGPT外,其实还有一个风口也是焦点——激光雷达。

上周末,禾赛科技在美股IPO上市,首日收盘市值26亿美元,超过Luminar近4亿美元,首次坐上美股激光雷达公司市值榜首之位。

这引发了大众对于激光雷达赛道的关注和讨论,包括同样被视为国产激光雷达头部企业的速腾聚创。

关于速腾聚创,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在2021年4月的上海车展。当时,由华为支持的极孤阿尔法S,宣布将成为首批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令人意外的是,车辆搭载的激光雷达并不是来自华为,而是一家叫做速腾聚创的公司。

此后,速腾聚创的发展犹如坐上火箭。随着各车企开始紧锣密鼓布局激光雷达车型,速腾聚创迎来了订单爆发期,成为获得定点车型数量最多的中国激光雷达企业。

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但不管是对国产激光雷达还是速腾聚创而言,其实挑战才刚刚开始。

01

IPO前路存在多重挑战

眼下,速腾聚创首要面临的挑战就是IPO。

在禾赛科技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拿下“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的头衔后,作为竞争对手的速腾聚创当然也坐不住了。

速腾聚创前路凶险-图2

关于最终上市的地点,速腾聚创很有可能和禾赛科技一样,选择“弃”中“投”美。早前有海外媒体报道,速腾聚创将赴美上市,目标是筹集10亿美元资金。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赴美上市的吸引力更大。理由是,不管是上市标准还是估值来看,美国证券交易市场目前依然比国内拥有更大的优势和便利性。

事实上,禾赛科技曾在2021年年初,向证监会提交了一系列上市材料,准备冲刺科创板,但仅仅3个月,便终止了上市申请。

再度谋求上市后,禾赛科技转向了纳斯达克。除了自身原因,还有猜测或因为科创板给出的估值太低。

估值虽高,但美股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也不再是“温柔乡”。

2022年,由于美国证监部门对中概股的刻意打压,中国企业赴美IPO热潮一度被熄灭,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在A股或者港股上市。虽然目前随着中概股底稿审查正式落地,这种局面有了改善的迹象,但此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依然存在不小风险。

一方面,目前美股交易规模处于历史低谷期,对于科技公司的估值大不如前。

另一方面,除了中国企业在美国面临的监管风险之外,中美之间的对话可能出现的一些坎坷,也会增加计划在美国上市中国企业的额外挑战。

一边是高估值的诱惑,一边是市场的不确定性,速腾聚创未来谋求IPO只能在两者间寻求平衡。

速腾聚创前路凶险-图3

此外,商业竞争,讲究的是速度和时机,一步慢,有可能步步慢。

“行业第一股”向来是企业的必争之地。除了越早上市就能越快对外融资外,行业第一股往往还能获得高估值溢价,挤压后续上市竞争对手的估值,以及第一股能获得外界不少关注,扩大自身行业影响。

而如今速腾聚创失去了行业第一股的称号,加之有禾赛科技作为参考系,或收缩资本对其估值的想象空间。

02

核心竞争力有待验证

激光雷达行业的竞争,其实可以看做是路线之争。

从自动驾驶的角度来看,激光雷达是目前除了特斯拉的视觉方案外,高阶智驾的另一大主流路线,国内以华为为代表的各大国内车企和自动驾驶公司,几乎全都押注在了激光雷达上,从长远来看,这一路线是有很大发展前景的。

速腾聚创前路凶险-图4

但不代表所有的激光雷达都等于先进。

具体到激光雷达行业,同样存在不同的技术路线选择,整体呈现由机械到半固态,再到固态发展的渐进式发展路线,同时整个行业还处于不断变革中,一旦押错技术路线,企业的强弱格局可能随时翻转。

激光雷达鼻祖Velodyne的案例就是前车之鉴。

2018年前后,Velodyne在无人驾驶激光雷达领域占据近80%市场份额,还是激光雷达第一股,2020年借壳上市时的估值一度达到18亿美元。但后来由于技术路线选择错误,很快被反超,去年11月,Velodyne和Ouster以全股票方式合并。

这给所有激光雷达公司敲响了警钟,一时的快慢说明不了太大问题,激光雷达赛道还存在很大的变数。

不同于美国激光雷达公司,中国激光雷达目前主要发力半固态领域。

尤其速腾聚创在这方面占据了先发优势,在2017年就率先推出了基于MEMS技术方案的车规级半固态激光雷达M1。三年之后的2021年,M1正式对外发售,正好赶上了激光雷达上车元年,彼时市面上可上车的激光雷达产品少之又少,速腾聚创得以集中拿到大量订单。

速腾聚创前路凶险-图5

但随着技术的突破,Velodyne的故事未来也可能在速腾聚创身上上演。当然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局面,包括速腾聚创在内的多家激光雷达公司,已经开始积极布局终极的固态激光雷达。但最终谁能跑出来,还是未知数。

其次,速腾聚创现有的产品和技术也不存在绝对优势,车规级产品最重要的是可靠性和耐久性,但有主机厂反馈称,M1在耐久性上还需要验证。

03

成本和量产,关关难过

对于速腾聚创,前方还有很多难关要逐一攻克。

首先是成本。

2023年,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首要关键词就是成本。不管是上游的激光雷达供应商,还是下游的整车厂,随着烧钱扩张的野蛮时代终结,成本管控可能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胜负手。

可以看到,过去一年,因为成本管控能力的差异,企业呈现出不同的温差。具备成本管控优势的特斯拉去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其CEO埃隆·马斯克称过去一年为特斯拉“最好的一年”;而陷入亏损困境的小鹏汽车,则迎来生死攸关的一年。

对于激光雷达企业而言,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为高投入,亏损已经成为行业的常态。

速腾聚创前路凶险-图6

此外,随着实现车规级量产交付以及首个标杆客户交付后,激光雷达行业接下来将进入规模化交付阶段,比拼的则是成本竞争力。

其次是量产。

激光雷达作为初次在汽车行业大规模应用的产品,获得车企定点订单也不意味着胜利,后续还要根据车企的开发需求,进一步开展完整的测试验证与自动化产线设计和运营。

速腾聚创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邱纯潮也曾表示,从定点到量产确实面临很多难点和痛点。

目前车载领域激光雷达已经实现了SOP(Start of Production ,即完成各项验证、可开始批量生产),但是SOP只能证明产品有量产的可能性,远远不能保证能够达到规模化量产,还需要充分的测试验证和应对市场波动的规模量产实力。

速腾聚创前路凶险-图7

所以速腾聚创不能高兴得太早,手握过多的定点订单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研发压力,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引起“骨牌”效应。

观点:

就像带刺的玫瑰一样,激光雷达赛道同样既美丽又危险。

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智能化的下半场竞争,激光雷达行业正在迎来一轮大爆发,这是一个充满前景的朝阳行业;

另一方面,这又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一路上有太多倒下的前辈,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对于速腾聚创来说,只有保持冷静和定力,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