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购车信息屏障,尽在2022中国汽车极寒挑战赛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中国新能源市场渗透率高达27.4%,换句话说,中国汽车市场每卖出去3辆车,就有1辆是新能源车。随着新能源市场销量规模实现初步普及,新能源车企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车企要怎么增加产品适应性,行业要怎么转向更高质量发展?中国消费者也面临新的难题, “纯电动冬天续航腰斩”,“新能源车下雪天性能骤降”等等新闻频频出现,新能源车要怎么选?

打破购车信息屏障尽在2022中国汽车极寒挑战赛-图1

(新能源市场渗透率高达27.4%,销量数据和截图来自乘联会)

为帮助消费者打破购车“信息屏障”,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全面掌握新能源车型在冬季这类寒冷条件下的真实表现,2022中国汽车极寒挑战赛来了。

打破购车信息屏障尽在2022中国汽车极寒挑战赛-图2

(中国汽车极寒挑战赛现场实拍)

看极寒测试  避免开新能源车半路趴窝

为什么要看极寒测试?以“逢买新能源,必谈续航焦虑”为例,续航焦虑的深层次原因不是续航太短,也不是充电桩要排队,而是标称续航与实际续航总是差了很多意思。想象一下,消费者按照标称续航来规划游玩目的地,结果半路上趴窝了,这样的局面是既扫兴又尴尬,这样的尴尬当然是买车前就要想办法避免。

这里要认识到,标称续航是在比较理想的环境下,在特定路况上跑出来的,但真正的消费者,一个是海南的,一个是东北的,用车环境怎么可能一样?还有如果这个海南消费者要开车去东北旅游呢?续航主要由动力电池性能决定,动力电池性能主要受用车环境和驾驶习惯影响,尤其是低温环境会降低动力电池活性,会对续航带来非常明显的影响。

打破购车信息屏障尽在2022中国汽车极寒挑战赛-图3

(2022中国汽车极寒挑战赛车队画面)

2022中国汽车极寒挑战赛的一个重要科目即是“续航能力”,主要考核纯电动车型的低温续航达成率,即车辆在冬季高寒地区气候条件下,综合行驶的续驶里程达成情况。参与项目挑战的所有车辆,在相同的低温环境下(约-30℃),车内空调温度设置为25℃,所有车辆满电状态按照规定路线,交替排序行驶,直至电量耗尽,最终记录续驶里程。

对消费者来讲,这个实测结果非常有意义,第一是可以测出新能源车型冬季的保底续航表现,让大家对同一车型的标称续航和保底续航有多少差异做到心里有数;第二是因为测试标准相同,从横向来看可以测出不同价位不同级别车型的保底表现,让大家可以在选车的时候,有个统一的参考标准。

类似科目还有“充电能力”,主要考核纯电动车型的低温充电兼容性,即冬季高寒地区车辆对不同充电桩的兼容水平,同时还要考核低温充电速率,即车辆低温环境下充电速度。科目“能耗测试”,考核新能源车辆低温环境综合工况下,正常行驶的能耗水平。可以说,有了上述“续航能力”、“充电能力”和“能耗测试”三大科目,消费者已经可以对新能源车的真实续航做到心中有数,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续航焦虑。 

打破购车信息屏障尽在2022中国汽车极寒挑战赛-图4

(2022中国汽车极寒挑战赛实测现场)

看2022中国汽车极寒挑战赛  真实、客观和全面

2022中国汽车极寒挑战赛想要破除的不只是续航焦虑,更是“选车焦虑”。市面上已经有不少媒体主导的新能源冬季测试,但是这些测试重噱头轻严谨的情况突出,甚至是不同媒体间针对同一型号车型的结论近乎相反,这反而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困惑,引发更多选车焦虑。

考虑到纯电动车相较燃油车,不仅仅是供能从燃油换成了动力电池,做功也从发动机变成了电动机,可以说使用体验上有着明显不同,消费者在选车的时候很可能既要考虑是买燃油车合适还是纯电动合适?又要想是这家的新能源更好还是那家的更棒?于是我们看到2022中国汽车极寒挑战赛的参赛车辆不仅有纯电动车型,还有混动车型,方便消费者跨动力对比。同时又细分成不同组别,方便消费者在自己的购车范围内选到更适合自己的车型。

换句话说,在极寒测试里,2022中国汽车极寒挑战赛真正做到了科目全面,标准客观,结果真实,最重要的是覆盖了市场上不同动力类型,不同价位级别的车型,帮助消费者做到“一榜在手,选车无忧”。

总结:

如果从新能源汽车补贴首次出现的2010年开始算起,满打满算中国新能源市场也只是发展了12年,同时考虑到2022年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又面临转型之际——从高速发展转型至高质量发展,2022中国汽车极寒挑战赛的诞生可谓适逢其时,既能够回应消费者的疑虑,保护消费热情的同时,也是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发展保驾护航。2022中国汽车极寒挑战赛已经顺利落下帷幕,测试结果也即将公布,让我们共同期待。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