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纪时代战略投资魅族科技,能实现怎样的“超级”协同?

自去年李书福宣布造手机以来,外界一直在猜测,这位汽车大佬将以何种方式来构建手机业务。李书福长袖善舞,在中国资源整合能力无人出其右。吉利汽车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与包括沃尔沃、宝腾、路特斯在内的一系列资本并购成功案例息息相关。而踏足手机行业,并购也被认为是李书福将优先采取的方案。

果不其然,最近这一猜想得到了验证。

2022年7月4日,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纪时代”)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魅族科技”)在杭州举行战略投资签约仪式,正式宣布星纪时代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权,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

星纪时代战略投资魅族科技能实现怎样的超级协同-图1

去年9月,由李书福创办的星纪时代正式注册,吉利集团(宁波)有限公司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至本次收购前,该公司并未有任何实体业务。可认为星纪时代就是李书福为了收购一个手机品牌,专门组建的一家新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李书福已控股魅族科技,但魅族科技将保持独立运营,一些核心高管继续留任。魅族创始人黄章将出任魅族科技产品战略顾问;黄质潘继续出任CEO;戚为民继续出任CFO。

这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李书福将继续倚重这些魅族老将。对于目前仍有大量实体业务,以及未来仍将以手机为主业的魅族来说,这是一个保证公司继续平稳发展的明智之选。

星纪时代战略投资魅族科技能实现怎样的超级协同-图2

为什么李书福相中了魅族呢?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目前魅族正处于估值低点。

2016年魅族手机年出货量达到2200万台顶峰,此后逐渐下降。去年,魅族市占率仅为0.1%,沦为边缘品牌。

二是魅族仍有重要优质资产。

签约仪式上,几位高管提及最多的便有魅族Flyme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是魅族在安卓系统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本土优化而诞生,已迭代近10个大版本,因用户体验出色,备受广大“煤油”(魅族手机用户昵称)好评。

目前,中国仍有近一亿Flyme用户。可以说,这是魅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李书福相中魅族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是魅族是个成名品牌。虽然近年来发展不顺利,但品牌知名度仍在。反之,如果创建并打响一个新品牌,成本难以估量。

综上,虽然手机行业是个比汽车还“红”的海,但入主魅族,李书福不仅收获了成熟的手机业务,还获得了大量新老用户。

当然,在李书福的设想中,踏足手机行业不仅意味着开展一项新业务,更重要的是为用户打造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的融合体验。因为“未来智能汽车、智能手机两个行业的赛道不再单调,两者将深度融合。”

星纪时代战略投资魅族科技能实现怎样的超级协同-图3

通过布局手机业务,吉利旗下的汽车业务将与消费电子业务深度融合,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可以实现超级协同。

何为“超级”协同?

核心还是智能汽车-智能生活这条大赛道。

智能化已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核心。但目前,智能出行同智能生活仍是割裂的。虽然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发展很抢眼,但相关科技始终服务于出行,还未能像智能手机一样,深刻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这导致车企的能力边界一直不能有效拓展到出行之外。

另一方面,手机企业拥有车企不具备的先天优势。一是数据收集能力。手机是最大的流量入口,且逐渐流行起来的智能穿戴设备都围绕手机来发展。

二是手机企业拥有更出色的软件设计能力。譬如苹果、华为打造的智能车机系统一面世,体验令人耳目一新。

再者,手机可以链接车联网、卫星互联网,打造丰富消费场景,是车企构建智能生态圈的最后一张拼图。没有手机,就没有万物互联的钥匙。

所以,签约仪式上,星纪时代表示将致力于高端智能手机、XR技术产品、可穿戴式智能终端产品研发和生态建设。

这即是吉利和魅族要实现的超级协同。

观点:

去年以来,李书福、马斯克、李斌这些汽车大佬先后表示要造手机。

究其原因,面对不可逆转的智能化发展大趋势,他们认识到如果延续目前汽车智能化发展路线,汽车在未来智能生活中将只能扮演有限角色。甚至在以软件为基础的智能一体化发展中,车企还将为手机、软件企业掣肘,话语权将进一步削弱。

所以,下场造手机,这些汽车巨头试图再一次打破边界,提升发展上限。

当然,运营好一个手机品牌绝非易事,好在吉利和魅族可谓珠联璧合,充分发挥各自在产品和营销领域的强劲实力,有望让魅族品牌重焕新生,让汽车+手机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融合创新体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