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比肩华为,王传福4次重大战略失误,比亚迪利润暴跌93%

近期,比亚迪公布了其2020年一季度财报预告。根据这份业绩预告,一季度比亚迪盈利区间为5,000万元-15,000万元,与去年同期74,973万元的盈利相比,同比下降幅度高达79.99%-93.33%。换言之,比亚迪2020年一季度利润或将下降近九成。

再来回看比亚迪2019年的财报。

2019年,比亚迪全年营收1277.39亿元,同比下降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2亿元,同比下降42.03%,基本每股收益为0.50元,同比下降46.24%。全年比亚迪利润率仅为1.32%。

此前就有机构指出,比亚迪“盈利严重依赖新能源补贴”,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利润的大幅下滑证明了这一论点。

13.png

整车方面;伴随着2019年下半年补贴力度降低,比亚迪将蝉联了四年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权杖拱手相让于特斯拉;新能源电池市场份额方面,比亚迪也已被异军突起的宁德时代狠狠甩在了后面。

无论是整车制造领域还是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比亚迪都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深层原因何在?

纵观比亚迪发展史,每一次在面临重大抉择的关口,需要王传福来掌舵辨明方向时,“鱼和熊掌兼得”的思维总是左右着这位集技术专家与企业家于一身的传奇人物,霸道地选择“我全都要”的同时,也放弃了在其中一个领域深耕挖掘、做大做强的可能性。

12.png

孟子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懂得取舍何其重要,正是王传福不懂得取舍的企业理念,表现在财报上则是,看似全面开花,实则无论是企业影响力、品牌影响力还是利润均在大幅下滑中无法自拔。

鱼和熊掌都要的结局或许就是,鱼和熊掌都将不会属于你。

14.png

16.png

2019年,因中美贸易摩擦,华为将4000万台手机订单交给了比亚迪,这将同在深圳的两家民营企业首次联系在了一起。

其实,作为中国新时代企业的代表,华为和比亚迪已不属于同一量级。

华为2019年度财报数据显示,其营收达8588亿元,同比增长19.1%,净利润627亿元,同比增长5.6%。作为2019年全球财富500强位列第一的中国民企,华为已将比亚迪远远甩在身后。

虽然身处不同行业,但两家企业均是先后诞生于改革开放特区的深圳市,任正非和王传福两位民营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创立属于自己的事业,如今的发展却相去甚远,令人唏嘘。

上世纪90年代末,比亚迪已成为了全球手机电池代工行业的头部企业,先后获得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当时的一线巨头大订单。这源于在王传福的带领下,比亚迪一心钻研电池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成本优势。王传福“电池大王”的美名也不胫而走。

之后不久,其也进入了手机代工行业。在与富士康的比拼中,比亚迪继续展现出“价格屠夫”本色,迅速蚕食对手市场份额。

新世纪初,就在比亚迪在手机电池和手机代工领域的业务发展蒸蒸日上之时,王传福却做出了进军整车制造业的决定。

16.jpg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行业,比亚迪却想要“通吃”。这势必会造成资源投放难以平衡、倾斜不一的问题。

至今,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动力电池以及手机代工等领域虽然取得不错成绩,但却均被后来者赶超。

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被特斯拉反超;在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被宁德时代反超;在手机代工领域,富士康、伟创力美滋滋地收获着苹果的巨额分成,比亚迪只能屈居其后。

反观华为,其以通信设备制造起家,业务逐步延伸至通信基础建设,再延展至通信消费领域。

不难发现,华为始终把握明确发展大方向,方向拓展、技术积累紧紧围绕核心业务展开,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华为的战略方向与核心发展战略始终保持一致,如此坚持数年,才有了当下5G通讯领域世界领头羊的领先地位。

时至今日,我们无法评判“比亚迪进军整车制造领域”这一决策是否正确,但这一决策却实实在在分散了比亚迪的核心力量,导致其失去了在手机代工和手机电池供应方面的领先者地位。

 17.png

2019年世界新能源大会上,王传福呼吁“禁售燃油车”,引起行业广泛关注。

事实上,这位梦想铸就“新能源帝国”的企业家,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过类似言论。

心怀“打造一流新能源汽车”的梦想,王传福于2003年收购陕西秦川造车厂获得造车资质。

我造车是因为看好电动车未来的发展,我所掌握的磷酸铁电池将会在12年后独霸江湖。”彼时,刚开始造车生涯的王传福意气奋发。

几乎与王传福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家还处于孵化期,名为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迎来了新掌舵人——埃隆·马斯克。

特斯拉的发展轨迹不再赘述,这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公司正在掀动百年汽车行业格局,大众、丰田等行业巨头也感受到了来自特斯拉的强势威胁。

18.jpg

今年3月,特斯拉Model 3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突破10000辆,力压宝马3系、奥迪A4L等燃油版的豪华轿车。

那么比亚迪呢?

进军造车领域后,比亚迪并未如王传福当初所豪言的一样,马上开始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投产,而是大张旗鼓地造起了燃油车。

这不难理解,2000年初,中国私家车时代的大幕刚刚开启,嗅觉敏锐的王传福立刻意识到燃油车将是一块更具潜力的市场。

高喊“打造一流新能源汽车”的旗号进入汽车制造领域,随后却出尔反尔,造起了燃油车。比亚迪造车的路子颇为诡异。

直到2008年,比亚迪首款新能源汽车F3DM和特斯拉Model S同年问世。

但Model S全身都是黑科技,彻底打破了传统汽车的造车理念与造车逻辑,堪称打破百年造车格局的行业“新物种”;比亚迪的F3DM又是一款什么样的新能源车呢?通过油改电,在当时热销的燃油车比亚迪F3身上强行塞入自家电池,希望以此粗糙的产品快速占领正在兴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同时起步,拿出来的产品可谓云泥之别,这让两家车企的命运从那时起就被注定。

17.jpg

一家企业的“起心动念”何其重要,如今已十多年多去,特斯拉早已一骑绝尘,其市值一度超越巨头大众汽车集团,仅次于丰田株式会社,而比亚迪却一边吃着燃油车的红利,一边吃着国家新能源车的巨额补贴,并且在补贴退坡后陷入长久的下滑。

如今的比亚迪面临销量与利润同时的巨额下滑,似乎束手无策。

 18.png

以造电池的资历来看,国内无出比亚迪其右者。

早在2005年,比亚迪首款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就已问世,这与其多年来在手机电池业的深厚积累密不可分。

2008年,比亚迪首款搭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F3DM正式上市,比亚迪也正式开启了新能源整车、电池双轨运行的序幕。

国家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一步极大促进了比亚迪新能源业务的发展。

截至2016年,比亚迪动力电池出货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

可是,长期以来,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只是为自己服务,非常封闭,这为其日后的市场销量增长设下了极大的障碍。

2012年,特斯拉Model S正式引入国内市场,引爆了中国用户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热情,其装配了来自松下的三元锂电池。自此,三元锂电池开始咋国内新能源车领域引起重视。

21.png

2014年,宁德时代以“三元锂+磷酸铁锂”电池双线并举的形式,正式登场。

与此同时,新能源补贴政策也逐渐向电池能量密度倾斜,以解决市场“里程焦虑”的痛点。

当市场关注度瞬间转换至续航里程后,宁德时代借机快速崛起,短短4年时间,至2018年,已登上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

而早早布局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的比亚迪似乎再一次迷失了方向。因业绩承压,自2017年开始,比亚迪的多款新车陆续搭载了三元锂电池。

事实上,至2019年,比亚迪在售新能源产品中,除e6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外,其他产品皆使用三元锂电池。

但是,在不久前比亚迪举办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发布会上,王传福还在高呼为行业“纠偏”,让其回到更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上来。如此看来,王传福得先纠比亚迪自己偏才行。

2019年,比亚迪装机量为10.78GWh,市场份额仅占比17.3%。而宁德时代装机量为31.71 GWh,占比51.01%,并已与许多全球头部车企达成合作协议。

20.png

棋错一步,步步错。眼看着宁德时代做大,而显现颓势的比亚迪或许为当初的敝帚自珍暗恼不已。

在曾经引以为傲的动力电池领域,比亚迪同样“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市场地位不再,份额被步步蚕食,而伴随着技术壁垒被逐步打破,比亚迪“刀片电池”的技术护城河优势也正在一点一点被削弱。

一家企业没有一以贯之的技术价值观,终将在摇摆不定中失去自己原本拥有的东西。

 19.png 

不久前,比亚迪宣布成立五家弗迪系公司,意在切入供应商市场。

不难看出,这是比亚迪对此前“封闭”路线的一次自我纠偏。

或许源于王传福对技术的执着,也可能是他在早期奋斗时,吃了太多因国外公司建立技术壁垒的苦头,在投身于新能源领域后,他将打造“技术护城河”视为生命。

为此,他不惜投入巨资,从上游新能源原材料,到中游三电核心技术,再至下游整车制造,打造了一条完整的比亚迪新能源产业链。

23.png

这样的做法,固然会让比亚迪拥有成本优势,以及高度自主权。但当全球进入“供应链一体化”时代后,如果没有独家底层核心技术,就无法树立绝对技术壁垒。而大多数底层技术密码,仍然掌握在全球无数不多的尖端科学实验室手中。

故步自封的后果显而易见。所有技术环节和零件都有替代公司提供解决方案,市场格局在快速固化。所以,当比亚迪回过神来,似乎已无落脚之地。

“刀片电池”或许是一记重锤,但其能否敲开现有行业格局,还有待验证。

网新社此前在《如此锋利的刀片电池,能救比亚迪于水火吗?》一文中明确指出,比亚迪通过刀片电池切入供应商市场的意图,将面临对手、资本、乃至国家利益的层层强大阻力,想要实现并不乐观。

另一方面,比亚迪成立弗迪系公司,也可视为一剂打消潜在客户疑虑的药方,是对王传福大权独揽状态的纠错。

从主机厂到供应商,比亚迪想要顺利转换身份,必须打消其他车企的潜在顾虑。如果仍以比亚迪的身份供应零部件,则必然需要同行提供三电系统核心数据来进行匹配,这关乎于企业产品的商业秘密,何等重要。

所以,有业内人士指出,弗迪公司能否打开市场的关键,在于其股权构成。

王传福必须放弃弗迪系列子公司的控股权,才有可能取得业内和其他车企的信任,否则作为供应商的弗迪系列依然无法成为其他车企的核心供应商,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

事实上,也有资深股民意识到了这一关键,并建言献策,比亚迪可以出售一些股份给其他企业,来表达诚意。

接下来,就看王传福如何抉择了。新能源供应商领域的竞争已然异常激烈,市场会不会给比亚迪的弗迪系列再一次机会?

结局难以预料。

22.png

15.png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