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穆伦:大众不惧怕挑战、尊重竞争者》
网上车市专栏作家:李三、李安定
6月7日早晨,大众集团董事长兼CEO穆伦,在北京首次接受了中国媒体的专访。与李安定、李三等6位资深媒体人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大众中国总裁海兹曼教授在座。
穆伦随行人员不多,亲自提着公文包,我们打趣说,怎么连个拎包的都没有?他答道:“这种事情我喜欢自己做”。穆伦与他的前任风格有很大的不同,采访过程中一直在翻阅之前准备的文件,还不忘用黄色荧光勾画,采访结束后,穆伦又独自把文件装回银色手提箱里。交流完毕,李三调侃:您何时把大众品牌搞的像保时捷一样出色!他笑而不答。据悉,穆伦今天下午将出席中国政府领导人主持的全球企业领导人峰会。
以下是这次交流中穆伦谈话的要点:
众所周知大众目前的非常状况是因排放引起的,可以告诉大家我们的清查处理工作进行的很顺利,重要的问题是不能停下脚步,要让大众回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上,这也离不开中国市场和两个合资企业的支持。大众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难度很大,首先要保持与伙伴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加强内部改革,继续推进2025发展战略,要有更多的灵活性,发挥旗下品牌和区域的主动性扩展权限。
保持在中国的领先地位,首先要保持在产品上,要有好的产品在各个细分市场上加强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并把这些了解转化为产品。全球汽车现在正面临一个新的时代,随着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众和其他传统汽车品牌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大众不惧怕并且尊重竞争者,有能力迎接新的技术挑战,我们将要增加在中国的投资,仅仅2016年投资将达到40亿欧元,大众在中国的研发部门已经有3500个工程技术人员,我们要发挥其才干,并把这些研究成果立尽快转化应用到新产品上。未来大众的目标是从传统汽车供应商转向移动出行方案的提供者,我们计划在全球建立3个“未来中心“,主攻电动化智能互联驾驶,其中一个中心就设在北京。
所谓的本土化,不仅仅是产品的本土化、供应商的本土化、提供服务的本土化,更重要的是人才的本土化。每年在中国大学毕业的工程师就有700万人,大众没有理由不从他们中间挑选人才。公司目前正在制定2025战略,这个战略的核心就是要加速大众全球化和本土化。不单单在中国要这样做,在美国也要同样如此,把新技术带到中国,必须如我所说,全球汽车面临着转折,许多地方在发生着变化。
关于德国工业4.0的话题,首先我们要有统一认识。所谓工业4.0远超我们目前对自动化的认识,其中大量应用机器人和传感器必不可少,我认为所有新技术包括布局技术到终端都要统一考虑,我看到中国对这方面非常重视,比如收购德国的库卡将对未来机器人的使用起到关键作用,对于汽车业来说不仅是应用工业4.0更意味着全面转型。
大数据、智能,互联所有这些都是为提高交通出行的安全性、个人对舒适性以及保护环境服务。
当前,城市化的进程已经是大趋势,大城市中心交通拥堵日益加剧,如何为大城市中心交通提供更好的出行解决方案,是大众公司目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面对未来,大众一直持开放态度,比如上周大众收购了欧洲个人出行供应商“盖特“就是一个例子。日前,奥迪和奔驰、宝马一起收购了诺基亚地图,这个举措将提高我们在地图导航方面的服务质量。
我们很高兴大众在一季度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是,是否度过困难阶段要看今年全年的表现。2016年是关键的一年,一是要处理好排放事件的影响;二是要对未来公司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至于中国,我们将不断推出新产品,辉昂和新的SUV,奥迪和斯柯达也规划了好的产品。我们非常清楚中国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仅是来自国际品牌的竞争,更多的是来自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
在北京车展上,中国汽车企业提供的电动车和互联概念车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变化将促进我们要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并对这些需求做出及时的转化反应。对于我们来说,中国、美国如何定位大众品牌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大众品牌到底定位在哪里?也是大众集团董事会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也许我们应该把大众品牌定义为“工业4.0”。
至于德累斯顿透明工厂停产辉腾事宜,我想说的是工厂目前的确已经停产但是在那里的工厂还会有后续产品。关于经济型轿车特别是10万元级别的市场,我们已经对这个细分市场做了详细的市场调研,不久就要拿出有说服力的产品。海兹曼教授补充说,将来的经济型轿车不会使用大众品牌。
针对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他们对SUV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我们将推出5款10万到20万价位的全新SUV产品。未来大众品牌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尤其在中国必须要给与回答,简单说对于大众品牌就是三个词:安全、舒适、环保,关于去中心化的进展,大众集团旗下有12个品牌、120个工厂、60万人,这方面不能一蹴而就,这个过程需要三年,要在管理层明确权、责、利,在其负责的领域发挥他们的作用,目前的领导体制将从狼堡转向区域,提高区域的自主性,这点在中国进展的很好,在美国也要看到成效,同时我们在评估小区域比如东南亚,如何平衡。(网上车市 2016年6月7日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