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以来,关于日系车钣金薄、不安全等说法一直干扰着大众的视听,其中很多谬误观点的始作俑者和传播者中,不乏一些汽车行业的“砖家”,时间久了,提到车辆安全,竟是人自然的产生类似的联想:关门声音不厚重是不是车门不结实?钢板厚度决定安全性?车重就一定更安全?……似乎众口真能铄金!
然而,就在4月8日一汽丰田举行的“这就是真的”科学实验室主题活动上,丰田便用一个个生动实际的试验为我们打破了一个个那些流传已广的辨认“窍门”进行了现场科学验证,并一一击破。
关门声音不厚重是不是车门不结实?
首先击破的流言,就是我们大部分人买车最常用到的一个所谓的窍门,就是“听关门声音厚重不厚重来评判一个车辆结不结实”。
辨明真伪:车门关闭的声音与安全性无关。
车门钢板(外壳)的厚度决定安全性?
这个问题也是不少消费者买车当中会使用的另外一招,就是摁车门,看看车门能不能摁动,从而来判定一辆车的好坏。下面就让我们用事实来说话,看看到底谁才是决定安全的关键。
汽车钢板的厚薄无法说明汽车的安全性能,“发生碰撞时并不是单纯依靠钢板来保护车内人员,特别是在汽车发生强撞击的时候,单纯靠钢板强度完全不能保证安全。”
在现场的碰撞试验中,不含防撞梁及加强筋的门板明显凹陷,含防撞梁及加强筋的门板变形较小。仅凭钢板很难保证不变形,安装防撞钢梁才能有效防止变形,跟钢板本身的抗冲击力关系不大。以卡罗拉为例,前后门内各斜置了一根圆形防撞钢梁,有效增强了对冲击力的缓冲、传导和抵御能力。防撞钢梁上方还贴合了门板加强件,车门的强度并不靠“钢板厚度”支撑,靠的是牢固的结构。
正确安全观:车身结构才是顶梁柱。
车重(钢板更厚)就一定更安全?
另外还有一个流言被就是:车重的车辆在碰撞中更占便宜,而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继续看接下来的试验。
前几年大家在说起汽车安全的时候还喜欢拿车身外壳坚硬程度说事,好像一辆车外壳越硬就能坚不可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外壳越硬的车确实能让车辆少受损。一辆车的外壳钢板厚,结构又很合理,车能吸收掉碰撞能量,那车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如果钢板非常厚,结构却不大合理的话,汽车碰撞后虽然变形较少,受损较轻,但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和能量会不经过虑地传递到乘员身上,发生二次碰撞或者其他,让人受到更大的伤害,这就不符合我们保护乘员的初衷。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开一辆坦克,撞完之后几乎不会变形,但其实坦克内部的加速度是非常快的,坦克没事,里面的人就说不定了,所以钢板厚度绝对不是决定汽车安全最重要的因素。
总结:在交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汽车的安全性能也愈发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无论是“破”顽固观点,还是“立”新标准,对汽车“全方位安全”的追求将成为有车一族的常态。不过,在此也提醒各位读者,世界上不存在百分之百安全的车辆,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关键的时刻,系好安全带和正确使用儿童座椅才是真正能保命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