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北京切换    | 城市分站: 北京 天津 上海 广州 保定 唐山 399个城市>>   移动版 登录注册  |
您现在的位置:网上车市 » 资讯首页 »  绍兴车市 »  雷雨天气行车安全 车辆如何预防雷击

雷雨天气行车安全 车辆如何预防雷击

2012-08-30 09:17:42 来源:网上车市      编辑:陈甜甜   

这几日国内的天气有些反常,先是南方不断的出现雷雨、暴风雨天气,随后北方陆续也出现了雷雨天气。部分城市再现去年多地“看海”景象,而在这一系列恶劣天气的背后,车辆在遭遇时都有哪些对策可以有效防范?小时候,就听大人叮嘱,打雷一定不要站在树下避雨,也不要靠近金属物体旁边。

最近时常突如其来的暴雨夹带着闪电打雷,不禁想问问暴雨天开车,把人藏在这么大个金属物件中安全吗?可以打电话吗?可以听收音机吗?本期话题,车讯网(微博) 编辑总结了雷雨、暴风雨天气行车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如何才能保证雷雨天气时的行车安全。

遇雷雨天车内更安全

雷雨天气行车安全 车辆如何预防雷击

汽车是金属物品,但潮湿的轮胎则成为了车体与地面连通导电的关键部件,即便是车辆受到了雷电的袭击,电流也可以通过车体外壳、轮胎传递到地面之上。车厢是躲避雷击较理想的地方,不过车窗一定要全部关紧,不要打电话、听收音机等等。因为收音机的天线有避雷针的作用会吸收闪电,所以一定要收起来。要关闭音响系统,如果被雷击中的话,雷电的强大电流很有可能会侵入到电器设备之中,导致其损坏,严重时会发生火灾。

雷雨天车辆咋防雷击

在雷雨天气下,如何开车最安全?轿车本身是个大金属壳子,雷电击中车辆后,高压雷电可从车辆的金属壳直接传递到地面形成回路,从而保护了车内人员和设备安全。因此,雷电情况下,首先要把车门窗关好,如果车门窗有缝隙或小孔,一旦遇到球形雷,雷击所形成的火球将通过缝隙或小孔进入车内,导致车起火燃烧。此外,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小问题需要格外留意。

收起外置天线。有些车将天线设计在车顶部位,而这些露在外面的天线在雷电发生时极易充当避雷针会对车内的人造成伤害,所以一定要拆下或者收起来。当然这是老车型比较喜欢的设计方式,现代车型几乎都使用内置天线(或整个车体就是一个接收体)来取代裸露在外的天线,这一点也是出于安全和美观的角度来考虑的。

雷雨天气行车安全 车辆如何预防雷击

车内播放的音响系统也是吸引雷电的因素之一,我们都知道雷电是空气中的正电子与负电子碰撞产生的,车内使用的音响系统也是在不断的发出微电子信号,这就给雷电找到了最好的目标。因此,雷雨天行车时应关闭音响系统,否则若被雷击中,雷电的强大电流有可能侵入电器设备中致其损坏,严重时会发生火灾。

手机也是同样如此,相比音响系统,手机的电磁信号更容易被雷电捕捉,行车时切忌打手机。在雷雨天驾车行驶时,手机尽量少打,最好不打。

雷雨天气停车需谨慎

行车需要注意避雷,那么停车呢?同样,遭遇雷雨天气停车等候雷雨停止,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避雷方式。但是需注意停车时不要将车辆停靠在大树或建筑物广告牌下方。大树本身就是雷电的导电体,在树下停车无疑增加了危险系数。可以将车辆停在路边,没有大树的区域内。

雷雨天气行车安全 车辆如何预防雷击

忌停危险地带。尽量不要把车开到山顶或者建筑物顶部这些易遭雷击的区域。最好把车停靠在正规大型的停车场避雷雨,还要注意停车场附近是否有变压器、电线杆等配电设备。

遇闪雷勿触车内金属物

车辆一般没有特别安装避雷针,但车壳是金属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因此,车厢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雷电期间骑自行车、骑摩托车和开敞篷车或者拖拉机就容易遭遇雷击。

汽车比较容易遭受雷击的位置大多集中在汽车的顶棚、车轮的金属圈部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闪电击中汽车后电流会迅速向地面发展,而在潮湿情况下,雷电流会通过车体表面达到车轴的位置,由于车轮橡胶是非导体,所以雷电流会在车轮的金属部分留下电流疤痕,当车轮潮湿时,雷电会通过车轮接地;而在车轮干燥的情况下或者是敞篷车,雷电就会危及人身安全。

雷雨天气行车安全 车辆如何预防雷击

涉水注意车辆打滑

雷雨天行车比较容易碰到路滑,马路的单边积水使高速行驶的车辆造成单边阻力突然增大,车辆被突然抢胎,严重者使车辆打圈或失去控制等问题,所以应降低车速,扶好方向盘,并留意路面积水。真的遇到车子打滑,也无须太慌张。一定要保持冷静,遵循“后同前不同”的法则:如果是前轮侧滑,应当将方向盘朝侧滑的相反方向纠正;如果是后轮侧滑,则要将方向盘朝侧滑的相同方向纠正。如遇特大暴雨,能见度极低时,应开启大灯及前后雾灯和危险警告灯,最好能靠路边停车,待形势好转再行。

绍兴购车咨询&团购报名
4008-112233转4027
关注网上车市绍兴分站微博: http://weibo.com/sxcheshi 获取更多优惠信息

分享到: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本周
  •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