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车市,他名声不显,低调内敛,很少接受媒体专访。与他亲密接触的人才知道他很有“才”,他的同事何攀说,在整个奥迪体系,打高尔夫球的几乎没有谁是他的对手。他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现在着迷于“大数据”的SOA模型,某知名咨询企业的专家一席交流后惊呼:“你是搞计算机的吧?”,而奥迪的财务培训师却坚称他“一定是学财务预算的”,可在聆听他的“大团队”理论之后,你又会怀疑他是学人力资源的。仿佛是一个谜,一个很难读懂的男人。查看详细
上世纪80年代末,邓囿文毕业于沈阳航空学院,分配到161航空仪表公司,骨子的不安份注定他不是一个搞技术的人。2年后他从令人艳羡的单位辞职,为私人老板做产品设计,从事车间管理。90年代初开始与朋友合伙开研究所,做石膏板的设备生产线,并显现出非凡的商业才华。
在1994年前后,年仅二十六七岁的邓囿文每年就有两三百万人民币的进账。可惜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到了1998年,央行整顿城市信用合作社,邓囿文的研究所资金链出现问题,一夜之间公司倒闭,他的人生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偿还银行贷款后,邓囿文又回到了人生原点,一切得从头再来。
“让优秀与众不同”是吴亚丽女士提出的新元素企业文化,这一企业文化与奥迪的品牌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一脉相承,因此有人评价新元素是最奥迪的。在与邓囿文长达两个小时的的深入交流中,他所透射出的东西,比如他的进取精神、激情、创新精神,不拘泥于常规的做法,不走寻常路,都让我一次次受到洗礼,感叹他的与众不同。在我看来,邓囿文是把“让优秀与众不同”这一企业理念理解得最为透彻的人。
一个企业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投资人的信任和支持。这一点在新元素体现得非常明显。吴亚丽充分授权给邓囿文管理团队,充分信任这个团队,经营方面完全放权给团队,年度目标,年度预算,薪酬标准,营销费用,赢利指标,人员配置等等。这恰恰是投资人的睿智,逼迫邓囿文必须穷尽一切资源和能力规划未来,援引他的话来说是“因为你不知道老板的期望有多高,你只能往死里整,你才会心安,才会对得起这份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