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公司治理问题尚未解决,香港上市不应该被批准

即便已经受到巨大的惩罚,滴滴却没有痛定思痛,转身谋求在港股上市的可能性。

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对滴滴处以人民币80.26亿元的罚款,再度将这个风雨飘摇中的企业拉回到大众视野。

在此之前,滴滴经历了暂停新用户注册、滴滴出行APP下架整改、纽交所摘牌退市等一系列事件。如今80.26亿的巨额罚单落地,其赴港上市事宜也被提上日程。

滴滴公司治理问题尚未解决香港上市不应该被批准-图1

早在2021年12月3日,滴滴在宣布美股退市的同时,就表明了谋求港股上市的意图。

纵观滴滴这一路抢跑上市后又闪电退市的全过程,都不难看出被资本裹挟的身影,而启动港股上市的背后,资本的大手依然若影若现。

始终以逐利为目标,为资本服务的滴滴,赴港上市后患无穷。

01

为讨好资本不择手段

自滴滴成立以来,资本深度参与了滴滴的发展。

滴滴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滴滴净亏损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和106亿元。滴滴创始人程维在内部信中写明,自2012年成立到2018年,滴滴累计亏损390亿元。再加上2021年全年493.34 亿元的亏损,滴滴9年的亏损额高达1086亿元。

能够在巨额亏损的状态下存活,滴滴充分借助了资本的力量,得到了软银、阿里、腾讯、苹果、高瓴资本、红杉资本、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富士康、丰田、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等多家资本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的大股东是持股20.02%的日本软银;二股东是持股12.0%的优步,两家都属于外资企业。

“资本是助推你的,但最后你都得还回去。”摩拜创始人胡玮炜深刻道出了资本的本质。

滴滴公司治理问题尚未解决香港上市不应该被批准-图2

滴滴火速赴美上市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不满连年亏损,想快速上市套现。事实上在滴滴赴美上市的数周前,中国监管部门曾表示希望其推迟IPO,并敦促滴滴对自身网络安全进行一次彻底的自我检查。

一边是以外资为首的股东压力,一边是代表国家利益的政策监管,滴滴的天平明显倾向了前者。

事实证明,滴滴犯了一个极其愚蠢的错误。作为一家中国企业,滴滴没有基本的道义与担当,拿着647.09亿条涉及国家安全和用户隐私的数据与冰冷的资本做了交换,以获得活下去的机会。

如今,滴滴赴港上市的逻辑与当初如出一辙。只不过,亏损加剧的滴滴所面临的情况比赴美上市时更差:投资者怨声载道、亏损进一步加剧、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抢占。

为了安抚投资人的情绪,滴滴不得不选择转战港股,以换股的方式挽回投资者的损失。这是滴滴赴港上市的底层逻辑。

02

为什么上市不应该被批准?

作为监管部门,需要对滴滴这样“唯资本上”的思维逻辑高度警惕,毕竟,滴滴手上依然握着关乎国家安全的海量数据,掌握着资本利益与国家安全的天平。

滴滴公司治理问题尚未解决香港上市不应该被批准-图3

滴滴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4.93亿,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其中滴滴在中国拥有3.77亿年活用户和1300万年活司机。2021年Q1,滴滴中国拥有1.56亿月活用户,中国出行业务日均交易量为2500万次。

滴滴发展至今,早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商业公司”来定义。手握大量的用户、道路数据,滴滴有责任,也有义务配合中国政府维护好网络数据安全。

但滴滴却不止一次地希望逃脱国家安全审查。一家中国企业,何以敢置国家安全、人民隐私于不顾“顶风作案”,违法窃取647.09亿条数据?

说到底,滴滴从根上就“坏”了。

滴滴公司治理问题尚未解决香港上市不应该被批准-图4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此前发布的处罚公告如是定性了滴滴的恶劣行径::经查实,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违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违法违规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严重、性质恶劣。

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受审查的过程中,滴滴还拒不履行监管部门的明确要求,阳奉阴违、恶意逃避监管,被判定违法。

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滴滴居然敢在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的眼皮子地下耍花招,可能是中国企业的独一份儿。

究竟是谁主导了滴滴嚣张的气焰?滴滴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和总裁柳青是这一切的导火索。

如果滴滴依然延续程维和柳青的管理模式,不惜一切代价讨好资本,那么滴滴港股上市就不该被批准。

03

投资者出逃

退一步来讲,即便滴滴赴港上市,它还能够回归发展的正轨吗?

滴滴公司治理问题尚未解决香港上市不应该被批准-图5

恐怕很难。

作为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港股资金结构更为成熟,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据港交所数据,2020年、2019年机构投资者共计占比分别为56.5%、53.4%;个人投资者共计占比分别为15.5%、20.3%。

机构投资者看中的是一家企业的长期价值升值,基本面差的股票一般很难获得投资者认可的。滴滴在过去将近400天的时间里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对政策风向预判失误,缺乏大局观以及投机取巧的商业头脑,都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已经吃过一次亏的投资人,很难重建对滴滴的信心。

滴滴公司治理问题尚未解决香港上市不应该被批准-图6

包括淡马锡、高瓴资本在内的多个机构,目前已经抛售离场,不在前20股东名录中。而因滴滴股价大跌而蒙受投资损失的投资人,在滴滴上市接受网络安全审查后的48小时,也通过美国Labaton Sucharow、Rosen以及Schall等律师事务所发起了集体诉讼和索赔调查。

此外,曾经一家独大的滴滴在当今的市场中也并非不可替代。

在滴滴接受安全审查的日子,国内网约车市场已经换了天地。众多竞争者入场,让看好网约车市场的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为了抢占市场,国内多家二线网约车平台纷纷发力,阿里加注出行市场;曹操、T3纷纷获得大笔融资……最新的消息是,华为、腾讯两大巨头也以聚合平台的形式进入网约车市场的竞争。

滴滴公司治理问题尚未解决香港上市不应该被批准-图7

有了更多的选择,逐利的资本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加持风险系数极高的滴滴呢?

观点:

唯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是一家中国企业的基本修养。

滴滴接受了严苛安全审查,付出80亿元代价后,依然不改其为资本谋利的经营本心,转头赴港上市为资本套现铺路,只会重蹈覆辙。

如果滴滴一天不脱离程维、柳青的掌控,一天不改为资本谋利的立场,那么滴滴始终是一颗“定时炸弹”,不应该批准其再度上市。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