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车市下半场:如果找不回信心,就先找到“刚需”

预测未来从来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就像最近罗永浩语出惊人,称“传统车企没什么机会了”,就招来一片口诛笔伐。

不讨喜的原因倒不是他的观点。而是他的屁股坐歪了。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进入AR行业,再度创业的罗永浩像极了新势力。但过去很多年,包括谷歌、微软在内的一众巨头花了几百亿美金,都没能让AR掀起什么浪花,离人手一个AR设备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所以,利己地去预测未来,人性使然。

2022车市下半场如果找不回信心就先找到刚需-图1

刚过去的6月,除了特斯拉,新能源汽车批售量排名前八的车企还有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广汽埃安、奇瑞、上汽乘用车、长安汽车。排在后面的才是一众新造车。

起码现在就断言“传统车企没机会了”还为时过早。那是不是可以预测“外资品牌没什么机会了呢”?

同样不能。

6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批发渗透率达45%,跟5月持平;豪华品牌渗透率27.5%,比5月提高8.5个百分点。倒是合资品牌仅有4.8%。

如果再过几个月,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能再提升一些,是不是担忧对象又成了自主品牌?

中国车市的变化从未如今天这般剧烈。前几年是一年一个样,今年开始一个季度一个样,甚至一个月一个样。

这让预测未来变得更加困难。

然而,人类对未来的猜想和兴趣已经刻在DNA里。因为在不确定中找到确定,人们才有理由,说服自己做出选择。

找到2022下半场的“确定”,值得一试。

01

最大的“确定”:消费信心滑落

虽然人天生喜欢听好消息,但还是先泼一盆冷水。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零售926.1万辆,同比下降7.2%。6月,全国零售达194.3万辆,同比增长22.6%,环比增长43.5%。

看罢这组数据,是不是有一种下半年车市要V型反转的意思?

再来看另外一组数据。1-5月(6月数据还未出炉),中国餐饮累计收入16274元,同比下降8.5%,且从第二季度开始,月同比跌幅迅速扩大到20%以上。

车市是仅次于房市,受宏观经济影响最大的消费市场。但跟房子一样,汽车处在消费链条的末位,往往后知后觉。

先知先觉的正是餐饮。

随后是快消品市场跟着下滑。1-5月,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累计1.08亿部,同比下降27.1%。

如果都不愿意出去吃饭,甚至外卖都不舍得点,那换手机还是等等再说吧,买车更是无限期推后。

所以,上半年车市乏力,除了可归咎于疫情、缺芯、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受阻等“黑天鹅”以外,消费信心普遍滑落,才是真正值得为行业警醒的因素。

“黑天鹅”只能扑腾一时,恢复消费信心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022车市下半场如果找不回信心就先找到刚需-图2

信心从何而来?

从确定的预期中来。

根据一季度央行城镇储户调查,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7%;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4.7%,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不少信用尚佳的普通人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各大银行放贷人员的电话。只需要一张身份证,金额达30-50万元的低息贷款就会发放到手,而且具有网贷无可比拟的安全性。

然而,对于这种诱惑,电话另一边的回复往往是“我不需要”。

年轻人不想贷款消费了。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晚8点后的各大超市,出现了许多跟大爷大妈们抢半价蔬菜的年轻人;周末,各大商场都是前来蹭空调的人,任凭折扣一再攀升,各个店铺仍门可罗雀。

“省钱”,是从现在开始,大多数中国人唯一可以确定的诉求,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这种预期下,下半年消费信心很可能继续滑落。因为对于花钱这件事,大多数人的风格都是过犹不及。

02

车企的“确定”:找到刚需

没有消费信心,下半年车市仍不容乐观。可以预见的是,车市竞争将愈发白热化。

不过,虽然让消费者掏钱变得更难了,但车市仍存在机会。

首先是仍有刚需消费者。它们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首购或换购中低端车型的消费者,他们的第一诉求是“省钱”;

另一种是不受经济周期更替影响的富裕群体,他们想要一辆大“玩具”。

再来是已井喷的新能源汽车,是车市确定增量。上半年实现122%的同比销售增长,下半年最不济,也能继续保持。

2022车市下半场如果找不回信心就先找到刚需-图3

反倒是购置税减免政策预计增售效果平平。因为即便没有减免,刚需也要买车。不买车的也不会因为这少的万八千,就一冲动把车订了。

由于减免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反而会让一些刚需提高预算,购买中高端汽车。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今年下半年,中低端经济性强的车型和高端车型有望进一步实现销量增长。

紧抓刚需需求,这也是各大车企下半年能找到的确定预期。

03

A级家用车市场的“确定”:自主混动VS合资降价

其实,在与各大专业咨询机构长期合作的过程中,各大车企早对今年,乃至未来几年的车市走向有了基本判断。

所以,一些高明者早已提前做好了准备。

去年,比亚迪DM-i混动系列产品上市即热销,绝非偶然。今年,比亚迪继续扩张DM-i版图,销量节节攀升。6月,比亚迪新工厂竣工投产,进一步解决产能问题,为冲刺2022“自主一哥”打好了基础。

其它自主品牌的混动产品虽然晚比亚迪一步,但吉利、长城、奇瑞、长安均于今年上半年推出了DHT混动车型,下半年产品阵容将继续扩充,一同做大混动市场蛋糕,趋势已现。

2022车市下半场如果找不回信心就先找到刚需-图4

这波自主混动的集团冲锋对谁影响最大?当然是合资车企,且压力最大的将是A级家用车市场。

由朗逸、轩逸、宝来长期把持的A级轿车市场,以及由途观、CR-V统治的A级SUV市场,在比亚迪DM-i的冲击下,已出现松动。下半年更多混动产品加入,天坪将进一步倾斜。

但合资品牌也有应对之策。

一是提升终端优惠。目前途观终端优惠已达4万元、朗逸达1.3万元。下半年,优惠幅度有望继续保持,甚至再提升。

二是转向新能源。日系在依托混动产品保持竞争力的同时,同步发力纯电市场。它们的市场表现如何,将在下半年揭晓答案;

大众ID系列似乎找到了感觉,上半年已有数月销量过万,与头部新势力看齐。下半年,大众ID系列的主要挑战是提升软件体验,以及增强渠道服务能力。在没有新车投放的情况下,将决定大众ID下半年能否再进一步。

2022车市下半场如果找不回信心就先找到刚需-图5

总体上,下半年燃油车市场将进一步萎缩,混动和纯电车型将凭借出行成本低的优势,继续扩张市场份额。

对于那些缺少相关产品的车企来说,下半年必将更艰难,要想活下去,打价格战难以避免。

04

高端市场的“确定”:电动和燃油“大玩具”

在这个消费信心不足的时代,如果“经济性”已成为衡量家用车是否优秀的唯一指标,那么对中高端汽车的需求已大幅超越“实用”范畴,无限趋近于“玩具”。

不少人都有共同疑问:经济这么差,这些车企的新产品怎么一个比一个贵,怎么卖出去啊?

譬如已上市的芭蕾猫,售价最高达22.3万元。对于一个曾主打10万元以下市场的品牌,看似是一个出格之举。

但经济越低迷,奢侈品越涨价,已被无数案例证明是可行的商业逻辑。

欧拉芭蕾猫毫不掩饰,目标直指刚上市的Smart精灵#1,就差明说“我是给富裕女性准备的玩具”了。

2022车市下半场如果找不回信心就先找到刚需-图6

类似产品将在下半年陆续交付到目标用户手中。

80万元的高合HiPhi Z,近50万元的沙龙机甲龙,45万元的理想L9、预计40万元的阿维塔11……这些产品卖的一款比一款贵,底气来自在这个民族自信高涨的年代,中国富裕阶层的“玩具”,中国品牌有能力提供,且是以一种极度彰显科技的方式。

但仍有一些人不忘儿时的汽车梦。

在高端纯电市场的羽翼还未丰满前,2022下半年,可能是外资品牌引入大排量进口高性能产品的最后窗口。

还不知道通用将在中国重启的进口车业务将带来哪些产品,但已吊起了车迷胃口;7月初,日产官方进口引入全新途乐,丰田也爆出有可能国产导入新一代陆巡的消息,如果属实,日系两大经典全尺寸越野车将再度齐聚中国。

当然,提到进口车,不能不说BBA。

奥迪已将引入进口3.0T版本的A7提上了日程;

宝马也将在下半年导入包括M240i、X3 M40i、X4 M40i等M performance系列的性能车型,进一步扩张高性能家族;

奔驰则打算充实跑车阵容,导入AMG SL63,并将AMG 43系列的动力改为2.0T+PHEV,让63系列的V8发动机显得更珍贵。

2022车市下半场如果找不回信心就先找到刚需-图7

李想在理想L9发布后曾宣称:“最迟明年,把BBA的中大型SUV售价都拉到50万元以内。”

BBA的策略则是用一款款高性能,顶级豪华产品,来支撑品牌溢价。

李想的预测能否兑现,很可能下半年就能见到一些苗头。但能左右天枰的砝码,还在富裕人群的兜里。

观点:

下半年按惯例,车企为了让年终报表更好看一些,会全力冲刺销量。

但2022下半年与以往不一样,带着更强烈的血腥味。

活下去,将成为一些车企的首要目标。它们可能会赌上全部身家,殊死一搏。

另一些上半年活得还算滋润的车企,下半年的目标是继续扩大优势,甚至想给那些已奄奄一息的对手补上最后一刀。

但无论如何,对于所有车企,2022下半年都至关重要。这半年它们能活成什么样,很可能将决定未来多年,它们在中国车市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这意味着,决战很可能将在2022下半场打响。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