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床还是小城房?当代青年人生第一问

大城床还是小城房当代青年人生第一问-图1

“原来宇宙的尽头不是铁岭,是老家县城。”

大城床还是小城房当代青年人生第一问-图2

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城床还是小城房?这是个老问题。

《奇葩说》某期曾就“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这一话题拿出来辩论,关于这个话题,最大的冲突其实是到底该奋斗还是安逸。

站在“大城床”一方的马薇薇的观点是:

“你愿意你的一生是一眼望得到头的说明书吗?

你愿意你的一生,就这样安逸地过吗?

它是幸福的,可它绝对不是精彩。”

换句话说,小城市是舒服安稳的,但也意味着单调乏味,大城市虽然挑战更大,但机遇也更大。

站在“小城房”一方的陈铭则说:“互联网的出现缩小了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的资源代差,两者环境趋同。”

当两个城市的差距缩小,在小城市,同样能活出精彩人生。

大城床还是小城房当代青年人生第一问-图3

大城床还是小城房当代青年人生第一问-图4

我的同学小马就是“小城房”的真实案例。

一流985毕业,就读城市被认为是未来最有潜力的新一线城市之一,但小马选择回到家乡。

毕业时,大家在高中群里聊起各自未来的选择,大多数人选择了“小城床”,在这之中显得“异类”的小马开玩笑说道:“这个城市地震太多,害怕。”

毕业一年后,某天小马突然在微信上找我,向我咨询买车的事。

因为从事汽车媒体工作的原因,这种事很常见,满口答应下来。

我问他预算多少,买车的需求是什么。他回道:“落地30万以内,轿车,平时上下班代步。”

老实说,我的第一反应是惊讶,因为彼时选择“大城床”的我,还挤在合租的3居室内,其中一间是客厅隔断,这在大城市很常见,但月租并不便宜,在3000左右,别说买车,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换一个主卧,不跟别人挤一个卫生间。

大城床还是小城房当代青年人生第一问-图5

所以开玩笑地对他说:“发达了呀,老同学。”

他谦虚表示:“还行,主要家里支持了一点。”

回到家乡后,小马入职了省会的一家事业单位,待遇方面,杂七杂八各种补贴和奖金加起来,到手也上万了,在我们这个三线城市算是很不错的水平。

小马是家里的独子,父母早早就为他在省会城市全款买了一套房,作为他未来的婚房。

听完后小马的故事,人家同样的年纪就有房有车,手中刚在下班路上买的煎饼果子瞬间就不香了。

羡慕归羡慕,正事还是要做的,打起精神后我给他推荐了奥迪S3和奔驰C。

不过他说:“低调点吧,不买BBA。而且30万的BBA也是入门级。”

好吧,我又换成了雷克萨斯ES200和沃尔沃S90。不过,小马还是不太满意:“雷克萨斯ES200要加价吧,太坑了,沃尔沃安全性能不错,不过S90感觉太大了。”

说罢我都想撂挑子不干了,这不就跟男生问女生要吃啥,女生说随便,结果你随便选了,她又说不喜欢一样嘛。

男生买车时的随便,就跟女生吃饭时的随便一样,完全不靠谱。

最后选来选去,他自己说了一款车,是当时即将上市的丰田亚洲龙。

“这车怎么样?我之前去问过,现在店里还没现车,你们有体验过吗?”

嘿,原来你有看中的呀,不早说,浪费我的表情。

可能男生都有初恋情怀,第一眼就看中的车就认定了,最后,小马果真入手了亚洲龙。

大城床还是小城房当代青年人生第一问-图6

大城床还是小城房当代青年人生第一问-图7

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结局也逃不过成为世间最平凡的普通人。

但是年轻时的我们不知道呀,而且就算内心隐隐有这种预感,也不想认输,凭着一腔孤勇和中二的热血,觉得自己一定能闯荡出一番事业。

“努力过才不会后悔,如果都没尝试过就承认失败,那老了午夜梦回时,一定不会原谅曾经那个放弃的自己。”

我们用这个陈年鸡汤,来诠释这种行动的正义性。

但当我们真的挨了社会的毒打后,却还是一个忙于996的普通人,钱少事多离家远,这时才会领悟:“安稳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看着早早就回到老家,外人口中“躺平”的同辈们,亲人在旁,呼朋唤友,肆意潇洒,而你只能在加班后回到冷冰冰的合租房里,独自咂摸后悔的滋味。

都说90后是内卷最严重的一代,70后享受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红利,80后享受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红利,他们选择“大城床”,最后能拼出一套房的难度更低,概率更高。

90后则不一样,高房价是压在身上的一座大山,996是逃避不了的归宿。

小马“躺平”了。是的,他没有享受到大城市一样的便利交通和新潮事物,生活日复一日,儿时的梦想也无从谈起。

但这种“躺平”不意味着不奋斗了,而是放低我们对成功的期待。

回到家乡,小马工作也很努力,是单位积极向上的后备力量,坦然接受父母的帮助,如果以有房有车的标准来看,他已经收获了当今社会主流意义上的成功,而且生活得更有质量。

大城床还是小城房当代青年人生第一问-图8

大城床还是小城房当代青年人生第一问-图9

改变想法的不只是我,还有很多跟我有着一样经历的年轻人。

我的同学中就有不少这样的案例。

比如在北京工作的一对高中同班情侣,去年领证后,就在老家一起买了婚房,虽然现在还在北京奋斗,但已经打算在未来几年回到家乡。

大学室友也在北京工作的第三年听从父母的建议,回到家乡的四线城市考取公务员,如今已经结婚生子,在群里聊起近况时说自己并不后悔这个决定。

最近网上有一个特别火的话题,有人提问:“越来越多的 985、211 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原因是这段时间求职季的几则“名校硕博扎堆就业小县城”的新闻。

这个话题下的高赞回答用亲身经历简单阐明了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大城市收入虽然高,但生活成本也高,最后留下的还没有小城市多。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选择更轻松的小城市呢?

越来越多年轻人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大城床还是小城房当代青年人生第一问-图10

大城床还是小城房当代青年人生第一问-图11

如今,在大城市生活,不得不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单身焦虑、育儿成本、房价等现实困境,这让“小城房”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而且县城已经成长为国内经济不可或缺的增长点,小城市工作机会贫瘠的刻板印象也正在改变。

从北上广深回到老家县城,并不等于躺平。许多已经做出选择的年轻人告诉我们,他们在小县城生活的综合得分,并不一定比大城市少。

人生不像高考,并不是独木桥,给自己多一种选择,就多一种人生的可能性。

大城床还是小城房当代青年人生第一问-图12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