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些年轻人说了啥,就会明白长安汽车一季度强势表现并非偶然

受疫情冲击,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量几近腰斩。

中汽协一季度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47.4万辆和367.2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5.2%和42.4%。即便3月份产销量分别实现环比399.2%和361.4%的巨幅增长,车市已初现复苏之势,但整体形势仍不容乐观。

在此大背景下,各个车企状况分化日益加剧,马太效应愈发凸显。在为数不多的坚挺者中,作为老牌央企的长安汽车赫然出现于此列,令人惊叹之余,又不免生出十足好奇。

长安汽车究竟有何种魔力,能在当下万般艰难的环境中率先企稳,乃至逆势上行?

13.png

2.png

12.png

7.png

公开数据显示,长安汽车狭义乘用车3月销量71398台,同比下滑18.7%,环比2月大涨397.4%;相比全行业48.1%的跌幅,跑赢了近30个百分点。一季度,长安汽车销量165125台,同比下跌25.92%,跑赢大市近20个百分点。

更具含金量的市场份额方面,长安汽车乘用车市占率由2019年同期的4.38%,提升至今年的5.85%,提升了1.47个百分点,相当于提升了34.5%的市场份额比例。

同时,长安汽车3月共有逸动系列、CS75系、CS35系、长安欧尚X7等4款车型销量突破万台,领先于自主一线阵营的吉利和长城,势头强劲。

复苏企稳的销量,也带动了业绩的增长。

4月14日,长安汽车(000625)发布了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数据显示,公司一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亿元至7.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20.96亿元大幅扭亏为盈,每股收益0.10元至0.16元。

不难发现,上述一系列向好的数据,充分反映出了长安汽车已步入正规,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的事实。与很多2020年已发出业绩预警的国际一线车企相比,更显不易。

2.jpg

事实上,了解长安汽车近年来发展轨迹的人,对其当下意气风发的状态并不意外。这家肩负海量社会责任以及行业寄望的老牌军工央企,于2017年毅然走上了“第三次创业”之路,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长安汽车以果敢姿态、前瞻视野,对“造车”客观规律的尊重,以及对市场态势变化的重新审视,对公司结构、战略、产品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才有了如今的焕发新生。

8.png

2017-2018年,长安汽车进入短暂阵痛期。

面对强敌环伺,愈加险恶的外部环境,以及已有产品序列纷纷已行至生命末期的客观事实,再加上应对新能源、自动驾驶研发所需要的天量资金,2017年末,长安汽车新领导团队毅然做出决定,勇于对2014-2015年成为自主“一哥”的辉煌告别,带领企业从零再出发。

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改革措施就此迅猛展开。

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去除落后产能的大政方针,长安首先对旗下欧尚品牌进行了彻底变革。

2018年6月,起家于传统微客产品的长安欧尚宣布,主动退出微客市场,全面向乘用车领域转型,并发布了全新产品战略布局、全新市场定位,及全新价格体系。

至此,长安旗下拥有了第二乘用车品牌——长安欧尚。在品牌和产品上,与长安汽车形成良性互补关系,从而面向更为广阔的受众。

如今,长安欧尚已拥有科赛、X两大产品系列,涵盖小、紧凑、中型等主流SUV细分市场,并将继续推出新能源产品。

去年11月,长安欧尚X7正式登陆市场,凭借高质价比,以及一系列暖心的销售政策,大获成功。上市首月销量即破万台,并在随后的三个月内斩获4.4万台订单。刚过去的3月份,长安欧尚X7更是实现了11677台销量,成为了一匹急速蹿升的黑马。

17.jpg

数据显示,过去数年,长安汽车共淘汰了多达140万整车和126万台发动机产能,并停止了20余款旧有产品生产。

改革必然伴随阵痛,但阵痛过后,将是一个更开阔的新天地。

以此同时,更加宏伟的战略变革也同步展开。

2017年和2018年,长安汽车相继发布面向新能源领域的“香格里拉”计划和面向智能驾驶领域的“北斗天枢”计划,投入千亿资金于相关技术研发,生态圈建设领域,直指汽车未来发展大方向,也同时开启了长安汽车向出行服务转变的战略。

对新能源和智能驾驶有所耳闻的人,都知道两个领域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才有望逐步实现。对于任何一家车企而言,独立承担不仅风险大,而且担子极重。

所以,长安汽车积极积极引入外部资金,敢于率先走上混改之路。

2019年年末,重庆长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敲定了即将引入的四家战略投资者。分别是南京润科、长新基金、两江基金、南方工业基金。

13.jpg

此举将通过引入外部“水源”,加速“香格里拉”计划的落地,有望一举盘活长安新能源战略,也为长安汽车注入了新鲜血液。

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曾说:“任何创业都不是轻松的,需要有归零的心态。重要的是战略的把握,要把握得非常精准,确保方向正确。”

事实证明,正是在正确发展大方向的指引下,长安汽车如今已化茧成蝶,主动从过往追求体量、数量增长的模式中抽身,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轨道。

9.png

自新世纪初我国开启私家车时代,近20年间,感知到最明显的变化是,即便生活日用品的价格随着收入提升在增长,但汽车售价却一直在逐步下降中。

背后的本质原因在于中国自主品牌的做大做强,以及百姓对自主品牌产品的逐步认可。

同样的情况也曾在其他行业普遍存在。

15年前,企业级通信交换机所需要的一块电路板,国外要卖20万元。10年前,随着国内企业逐渐掌握技术并投产后,如今的价格只需数千元;上世纪集成电路电路、计算机行业所需要的8086芯片只能进口,而如今我国企业产品的售价只需5元。

不难看出,由于国外企业起步早,建立起了技术壁垒,所以通过终端产品高订价方式,就可以理所应当从发展中国家赚取高额利润。

所以,十多年前售价还高达30万元的“CR-V”们,如今来到20万元内。这样的变化,离不开自主品牌对掌握核心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心怀提振大国制造业水平、实现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历史责任感。

长安汽车就是个中翘楚,始终以“掌握核心技术”为发展基石。

长安汽车对于核心技术研发的重视,业内首屈一指。即便在创业初期,也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于研发领域。据了解,长安汽车每年的研发资金占比高达5%.

同时,长安汽车还积极吸纳全球优势资源,立足全球视野,陆续重庆、北京、河北、合肥、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和德国慕尼黑,建立起了“六国九地”研发布局。来自24个国家、多达12000名外国技术人员服务于此,为长安汽车的“第三次创业”提供了深厚动力储备。

回报则在夜以继日的不懈耕耘和投入中开始显现。

14.jpg

2019年,长安发布蓝鲸动力NE平台。不但取得了高达40%的发动机热效率,与全球顶级水准并肩的成就,也实现了模块化发动机架构,从而有效降低了成本。

2020年3月,长安汽车公开完成了中国首个L3级汽车自动驾驶体验,标志着在这项业内公认的未来汽车技术发展领域内,中国车企已跃居领先地位。

此外,到2025年,长安汽车还将实现单车100%语音控制率,并完成L4级自动驾驶量产。

可以说,正是在这些核心技术的驱动下,长安汽车现有产品才能深受国人认可,更受到了来自年轻群体的关注,继而有效提升了长安品牌价值,为“向上”奠定良好开端。

10.png

在某泛90后网络社区中,长安“PLUS”家族产品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

在一个产品购买意向率的投票贴中,长安CS75 PLUS的得票率高居榜首,远高于同级别数款竞品,可见消费者对于该车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在一个年轻消费者购买CS75 PLUS的提车贴中,车主讲述了“苦等7天”才提到现车的经历。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后续跟帖中,等待10天、半个月甚至20天以上的用户纷至沓来,足可见该车终端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一个公示CS75 PLUS中保研碰撞测试结果的贴中,年轻人普遍对该车获取的优异碰撞成绩赞许有加。相比于很多成绩更差的合资产品,乃至豪华产品,长安汽车对待产品一丝不苟的态度,正在刷新消费者的认知。

15.jpg

事实证明,唯有消费者真心用脚投票,一款车才算的上真正的好车。过往一年,长安汽车以CS75 PLUS为首,陆续推出了CS35 PLUS、CS55 PLUS、CS85、逸动PLUS等多款新品,构建了全新“PLUS”家族产品序列。

这些产品在长安“性能DNA”和“智色双旋”全新理念的指引下,凭借流畅和品质兼备的内外饰设计、领先智能科技的辅助、蓝鲸高效动力的加持、以及权威部门的安全验证,一举征服了市场。

今年3月,长安全新引力系列首款新品UNI-T于“云端”正式亮相,以“外星”来客的前沿姿态,更是刷新了消费者对长安的固有认知,更发出了长安正式宣战合资对手的宣言。

在一个《长安UNI-T会成为国产汽车闪光点》的帖子中,不乏对该车的真实正面反馈。

“随便拿个14万的合资车来比,头都给你比掉了”、“开着概念车上街了”等年轻人的真实声音,无不透露出消费者对长安汽车“旧貌换新颜”的肯定。事实上,只要踏踏实实做好产品,拿出好技术,并积极把握消费者喜好,那么,当下已没有品牌信仰束缚的年轻消费者,是乐于购买自主产品的。而长安汽车也正是抓住了时代机遇,通过自我革新,向外界展现出了全新姿态。

16.jpg

所以,3月逆境下,长安汽车4款产品销量均破万台的成绩,完全得益于广大消费者的真心支持,有望持续成为常态。而随着年轻群体关注热度的持续提升,品牌力继续向上,也尤为可期。

企业强盛之路虽然漫漫而修远,但长安汽车上下求索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未停止。

11.png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