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7 13:00 来源:网上车市 编辑:陈甜甜
很多车主都有这样的体会,驾驶新车时,车内或多或少都有股特殊的气味。据权威机构检测,70%以上的汽车车内有害物质浓度都超标,尤其是一些中低档的汽车,超标率更是达到90%以上,极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车内异味 众多车主之“痛”
如今,人们装修完家后,往往会“晾”几个月,并购买一些竹炭包、菠萝皮等,扔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希望能吸收装修留下的毒气。在入住前,还会找来专业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机构,来测试一下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浓度。
但对于购买的新车,似乎如此精心考虑的人就不多了,新车入手后,大多迫不及待地就开着上路了。事实上,新车内的有害气体,正扮演着“无形杀手”的角色,危害着驾乘者的健康。
车内毒气让车主很受伤
2003年,北京一市民疑因新车内苯污染导致中毒患病,经多月医治无效死亡,其亲属将生产商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经济损失70万元,成为全国首例新车车内污染致人死亡诉讼案;2009年,南昌车主张女士将已开两年的私家车送至江西省环境检测中心站室内环境检测中心,进行车内有害气体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车内甲醛含量高达0.41毫克/立方米,是一般室内评价标准的4倍;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检测结果为1.84毫克/立方米,是一般室内评价标准的3倍.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类似这样的因车内苯、甲醛等空气质量问题,导致车主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案件还有不少。在省城,因为车内毒气而被搞得身心俱损、疲惫不堪的车主也大有人在。
省城车主邓小姐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4年前她买车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要考虑“车内空气”这一问题,当时仅仅是被车子流线的外观、漂亮的内饰给吸引住了,虽然坐进车里也感觉有种呛人的怪味,但压根没有太在意,“总觉得新车都这样,过一阵子怪味就没了。”但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开了车没几天,就感觉眼睛辣辣的,开到快一个月时,嗓子也跟着变得又干又痛。“正好那段时间单位每天加班,所以第一反应就是‘忙得上火了’,就开始吃消炎药、猛喝水,但没什么效果。”回忆起当时的经历,邓小姐不住叹气。无奈之下,她到医院做了详细检查,最终被诊断为“甲醛过敏”。医生说,甲醛可以被呼吸道吸收,并且会刺激呼吸道和眼部黏膜,时间久了还会造成皮肤和免疫系统损伤。经过一番筛查,邓小姐终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最近一个月来与自己朝夕相处、密不可分的那辆新车。而且,更重要的是,新车到手的那个月正值夏天,为了凉快,她每天都不开窗户,只开空调,反倒让车子里面的怪气都“憋”在车里,散不出去。“更加加重了车内的毒气浓度。
与邓小姐相比,车主白先生虽然也曾遭遇车内空气污染侵袭,但因为反应及时,受伤并不算厉害。他也是在选购好新车没几天后,出现了眼睛酸胀、咳嗽不断等症状,他怀疑是车内内饰等释放出来的味道造成的,尽管还没有确切证据,但他还是毅然选择了暂停开车,几天后,症状消失……自己的真实经历加上别人的教训给他好好上了一课,以至于现在只要身边有人买车,他都要劝告“一定得打开车门,坐进去闻闻味道”。
车内污染就像“隐形杀手”
就像上述邓小姐的遭遇一样,一直以来,面对车内怪味,车主的态度总是显得有些被动,称之为“新车味”,并且认为“新车味慢慢就会消退”。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如果用更为准确的表述来定义“新车味”,应该就是指车内空气污染,也就是汽车车内含量超标的有害气体。而由于车内空气质量始终处于无法规、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地带”,车内空气污染的危害性也往往被人忽视,并且影响到了车主的维权。
据权威机构检测,70%以上的汽车车内有害物质浓度都超标,尤其是一些中低档的汽车,超标率更是达到90%以上。前段时间,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在国内5座城市进行的随机抽检表明,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近9成汽车存在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大部分汽车车内的有害气体含量超标五六倍,最高达到十倍。
“排毒”方法最好是通风
毕竟像东风标致、沃尔沃这样如此高度重视车内空气质量的汽车生产厂家还不算多,想要壮大队伍,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目前还没有做到车内空气质量完全达标的前提之下,只要买了新车,车内总会有怪味道,所以必须还是要重视到如何祛除车内的怪味。
相比之下,最实惠的办法其实就是勤开窗多通风,这就和家里装修完的办法一样。需要注意的是,尽量减少使用空调。尤其是夏天,因为夏天气温高,有毒气体更容易挥发出来,对于人体的影响会更大。所以,越是到夏天越是要坚持开窗户,不要一味地使用空调。更不要让车子在阳光下暴晒,这样无形中都会增加有害气体的挥发与释放。建议广大车主,在用车的过程中,在车厢的密闭空间中,如果出现了头晕、疲劳、恶心、呕吐等症状,就应该引起重视了,多半是对车内的异味产生了反应,要立即停止呆在车里了。
绍兴购车咨询&团购报名 |
4008-112233转4027 |
关注网上车市绍兴分站微博: http://weibo.com/sxcheshi 获取更多优惠信息 |
(编辑 陈甜甜)